魯直,洪州汾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創始人。他與杜甫、、陳(黃庭堅是其中之壹)並稱為“壹祖三宗”。與、晁、秦觀壹起,都師從蘇軾門下,合稱“門下四學士”。他生前與蘇軾齊名,被世人稱為“蘇黃”。書法是獨壹無二的,是“宋四家”之壹。
黃庭堅《學書》理論綜述
古人雲:“大字本無‘易’二字,小字本無‘易’二字,不要學傻凍蒼蠅,學人家老成,成了家才現實。”現在的漢字不古,但東西重疊,漢字壹無所知,讀書人很難升天。學習漢字時,先做雙鉤,用兩指重疊的筆按無名指,將筆高高舉起,手腕順著自己的意願。那妳看人字案就不用受了,以後就是壹家人了。——《論寫作法》
《蘭亭》是真劇本,但不壹定要以壹筆壹畫為基礎。比如周公,孔子,沒有小錯誤是活不下去的,所以是聖人。窮書生從聖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所以壹曲遮百。這個世界上研究蘭亭的人很多。魯直說,“我會從柳下惠身上學到我學不到的東西。”可以學書。——《後記蘭亭》
東坡先生說“大字難密接,小字難廣冗”,如贊《東方朔畫像》、《論樂毅》、《蘭亭集序詩》、《先秦古器》。結得密密麻麻,渾然壹體,如焦山摩崖上的《伊何銘》,永州摩崖上的《中興頌》,李斯刻秦始皇、二帝的《伊山》等。
近代有兩個美人,如楊的官書,行草,徐長史的篆書。雖然這對於壹般學者來說難以啟齒,但畢竟如此。人若眼花繚亂,五色無主,精神清明,必自愧不如。學習書籍的時候,可以時不時的臨摹,要多拿壹些古籍來細看,這才是妙處。唯有心不雜,卻是心醉神迷之路。——《為福州陳書》
任何人想學壹本書,必須先學會用筆。用筆勾回手腕的方法,掌空指實,無名指倚筆有力。古人不抄書,張谷人寫在墻上,入迷了,寫的時候就順著他的意願。學漢字是有成就的,是在內心熏陶的,不低俗,然後就能做到,以人為本。任何壹個寫詞的人,壹定對魏晉人的書很熟悉,他會向他們學習,會對古人的筆法沾沾自喜。想學草書,必須掌握真跡,才能認識草書書法。草書不難做。——《卷後後記與張在希》
胖的人物要有骨頭,瘦的人物要有肉。古人學書分兩種方式,使其肥而瘦,常偏其醜,是壹種寬厚。-在書上
黃庭堅《龐居石寒山子詩》壹書
黃庭堅晚年的代表作,從容而快樂,筆從空中來,飛得很高。字危而韻味十足,用長筆畫大畫突破,可謂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