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故事1
有個小和尚,剛入佛門,學剃頭。老和尚讓他剝冬瓜修行。每次練習後,他都在冬瓜上插上壹把刀。老和尚多次勸說,小和尚充耳不聞,不予理睬。久而久之,他養成了壹個壞習慣。有壹天,老和尚讓他剃光頭,小和尚剃完之後在老和尚頭上插了壹刀。結果老和尚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其實很多時候安全來源於習慣。壹個人壹天的行為只有5%左右是非習慣性的,其余95%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因此,筆者認為,在對待安全工作時,要抱著壹種“放輕松”的態度,把安全工作的小事當作大事,高度重視安全工作的細節。只有責任感和安全意識相輔相成,安全行為才是自覺的、具體的。只有每個人都養成良好的安全工作習慣,才能真正消除安全隱患,避免違章作業,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效率。
安全故事2
大家都知道“消防安全”。雖然我知道它,但很少有人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註意到它。近年來,棉紡廠火災、森林火災和生活中的許多小火災時有發生。我自己也經歷過壹次。
秋天的壹個夜晚,明月當空,萬裏無雲。在這美好的天氣裏,我的父母邀請我去放孔明燈籠。當我來到廣場,我看到,嘿,有這麽多的人玩孔明燈籠!我們還興奮地選擇了壹塊空地,點燃了燈芯。孔明的燈籠慢慢升起,隨著壹聲大叫,孔明的燈籠搖搖晃晃地升了起來。沒飛多遠,壹陣風吹來,孔明燈籠像個醉漢,跌跌撞撞地進了路邊的花園。破碎的燈立刻燃起了熊熊大火。風很大,風助火。火很快就燒到了草地上,使它發出噝噝聲。我們慌了,不知道該怎麽辦。然而,有的大人嚇得四處逃竄,有的大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跑來跑去,有的扔石頭,有的跺腳,個個大汗淋漓。在大家的努力下,火被撲滅了,我們也松了壹口氣。
“真的很危險!”我充滿了情感。"我沒想到壹個小小的孔明燈籠會造成巨大的災難."看來只有在生活中小心謹慎,才能有效預防火災。請時刻保護我們的家園,讓悲劇不再重演!
安全故事3
對每個人來說,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妳我成功的另壹面。只有確保安全,才能到達並享受成功的喜悅;這也是培育幸福之花的土壤。只有當妳安全的時候,幸福之花才會在妳的人生旅途中綻放…
暑假,爸爸帶我去醫院看望壹個叔叔。我看到舅舅腳上有個鳥籠壹樣的東西,很可怕,但是我不敢問。
我坐在爸爸和叔叔旁邊,才知道鳥籠是鈦合金鋼板,是用來固定叔叔小腿的。我趕緊問:“叔叔,妳怎麽了?”舅舅摸著我的頭說:“我被摩托車撞了,腿斷了!””我點點頭。回來的路上聽父親說,原來是舅舅過馬路的時候,後面來了壹個小夥子,沒來得及剎車就撞上了。我叔叔被彈到了很遠的地方。爸爸還告訴我,我叔叔可能是殘疾人。多可怕啊!
在現實生活中,當妳走在路上時,走在人行道上是安全的;想過馬路的時候走斑馬線,看紅綠燈,也是安全...其實安全就是這麽簡單,但必須強調的是,只有我們真的把安全記在心裏,並付諸實踐,安全才會伴隨我們,快樂成長。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安全故事4
袋鼠和籠子
有壹天,市動物園發現袋鼠從籠子裏逃出來了,於是開會討論,壹致認為籠子的高度太低了。所以我決定把籠子的高度從10米提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在外面發現了袋鼠,我決定再把高度提高到30米。
沒想到第二天就看到所有的袋鼠都跑到外面去了,管理員緊張得不得了,決定把籠子的高度提高到100米。有壹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在聊天,“妳覺得這個人會繼續養妳們的籠子嗎?”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繼續忘記關門!
啟示;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他們不是要消除根源——“關門”,而是要擡高“籠子”。在調查安全事件時,如果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那麽這些問題將永遠無法消除。
同時也會增加企業成本——“加高籠子”。所以,作為安全的人,我們要時刻問自己,“我們的袋鼠籠關了嗎?”
安全故事5
扁鵲的醫學理論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妳的三個兄弟都擅長醫術。哪個最好?”扁鵲答道:“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大吃壹驚,問道:“妳是最有名的。為什麽妳大哥最熟練?”
扁鵲慚愧地說:“扁鵲病重時,我給他治病。大部分人都見過我動大手術,比如在經絡上紮針放血,在皮膚上塗藥,所以我認為我的醫術高明,名聲傳遍了全國。我弟弟在生病初期就治療了這種疾病。大多數人認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僅限於他自己的村子。而且我大哥在發病前就把病給治了。因為大多數人不知道他能提前根除病因,所以認為他壹般,但在醫學專家看來,他是最高的。
以上的“病”可以理解為“安全事故”。能在“病”發作前排除意外,才是“好人”。
預防安全事故,要從“小病”做起。也就是防患於未然。事後控制不如事後控制,事後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安全事故管理就像醫生看病。治標不忘夯實基礎。很多企業掛著“安全第壹”的口號,實際上卻存在“治頭痛醫頭,治腳痛醫腳”的管理誤區。
“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結果控制者因為糾正管理失誤而得到員工和領導的認可;不知名的過程控制者不容易引起員工和領導的註意。最終管理者享受表面文章,卻遠離預防性的預控和過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