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AAAA洪洞槐樹尋根祖庭景區洪洞槐樹尋根祖庭景區位於山西省洪洞縣,是全國唯壹以“尋根”“祭祖”為主題的民間祭祀聖地,國家級旅遊景區,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槐樹祭祖習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景區分為移民古跡區、祭祖活動區、民俗遊覽區、汾河生態區四大主題區。有碑亭、二三代槐樹、千年槐根、祭祖堂、廣濟寺、石井莊、移民浮雕圖、中華姓氏園等60余處風景人文景點。
2.忻州市風景名勝區雁門關是世界文化遺產萬裏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歷史最悠久、戰爭最頻繁、知名度最高、影響最廣的古關隘,被譽為“中國第壹關”。雁門關風景名勝區是以雁門關軍事防禦體系歷史遺跡和遺址為主要景觀資源的邊塞文化、長城文化和關隘文化旅遊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裏。關城、長城、艾城、兵堡、烽火臺等不同等級、不同功能、不同形態的歷史建築遺存,形成了蒼涼、凝重、渾厚、大氣的邊塞旅遊風貌,展現了這壹著名歷史關隘的歷史作用和興衰,以此訴說它3000多年來所見證的滄桑巨變。隨著近年來的大規模恢復開發,雁門關景區已成為集“吃、住、行、遊、購、娛”功能於壹體的領先、知名的邊疆文化旅遊目的地。
3.晉中市平遙古城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保留著明清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族地區現存最完整的古城。平遙被譽為“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壹,也是中國僅有的兩座以整座古城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之壹。
4.晉中市的介休屬於綿山介休綿山,又稱介休綿山。在介休市東南20公裏處,屬於太嶽山脈,居住在介休、靈石、沁源三縣交界處,綿延50多公裏,海拔2O72米。山水、文物、佛寺、革命遺址融為壹體,是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
5.山西晉城皇城相府皇城相府文化生態旅遊區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皇城村,毗鄰河南焦作、濟源,距鄭州市區145公裏,距洛陽市區100公裏,交通便利,高速通達。皇城相府文化生態旅遊區由皇城相府、九女仙湖、皇城小康新村和生態農業觀光園四個景區組成。皇城相府景區是清代文遠閣大學士、三等官員、《康熙字典》總讀本、康熙皇帝名師陳廷敬的故居。由內城、外城、紫雲寺、西山書院等部分組成。禦書樓金碧輝煌,中路樓雄偉壯麗,河山樓雄偉險峻,藏兵洞妙不可言。是明清時期不可多得的城堡風格。
6.忻州市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區五臺縣東北角,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齊名,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壹,為海內外歐洲人所向往。五臺山位於華北屋脊,最高海拔3058米。這裏峰巒連綿,山巒交錯,猶如虎居龍蟠,總面積2837平方公裏。五臺山被五座山峰環繞著。五臺山巍然聳立在雲表上空,山頂無樹,平坦寬闊,如壹個鋪土的平臺,故名五臺。五臺山有東、西、南、北、中五頂,即東臺望海山、西掛嶽峰、南接錦繡峰,山巒重疊,溝壑縱橫,溝谷滿溢,樹木蔥蘢,盆山交錯,形成了壹座色彩鮮艷、氣候涼爽的風景寶地,適宜人們瀏覽避暑。
7.大同市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方山西省大同市西約16公裏的梧州(周)山南麓、梧州河北岸。石窟沿山勢開鑿,東西延伸約1公裏。有45個主要洞穴,252個石窟,超過565,438+0,000個石雕。它是中國最大的古代石窟之壹,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瑰寶。
8.壺關太行山大峽谷八泉峽太行山大峽谷八泉峽旅遊風景區,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先後榮獲“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中國十大最美峽谷、國家AAAA風景區、中國攀巖基地、山西省級風景名勝區”等稱號。太行山大峽谷八泉峽南起橋上村古橋,北至獅子河,東臨提腦山脈,西至石荷木嶺,總面積170平方公裏。境內,群峰秀麗,巍峨;萬壑爭奇,勇往直前;幽幽峽谷綿延數十公裏,潺潺流水流遍景區。泉百余處,瀑數十處,泉長流長,瀑吼傾瀉千裏。早晚可以看日出日落,可以在霧雨中欣賞霧和海光。擡頭望去,峽頂風雨風化,奇石如筍,孔洞如門戶。蜿蜒的峽谷,像壹幅潑墨的長卷,在這裏凝結了峽谷氣勢、山泉飛瀑、激流險灘、奇峰怪石,形成了壹幅巨大的太行山大峽谷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