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強不屈的牡丹剛到洛陽,就昂首怒放,這進壹步激怒了武侯,下令將牡丹燒毀。雖然樹枝被燒了,但到了第二年春天,牡丹開得更旺盛了。由於這種牡丹是在火中確定的,人們稱贊它為“焦牡丹”。
後來,經過洛陽人的精心培育,花朵變得更紅更亮,因此後人將其命名為“洛陽紅”。
?北宋靖康年間,金軍突破洛陽,牡丹從此衰落。
但是自從洛陽牡丹出名後,世界各地的崇拜者都來購買它,這使得洛陽牡丹遍布全國各地。後來出現的幾個牡丹產區,都與洛陽牡丹有關。
表現了牡丹無畏、英勇、不屈的性格。
擴展數據:
牡丹花被譽為花中之王,具有豐富的文化和繪畫作品。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幾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它的花朵大,美麗,色彩鮮艷,氣味芳香,受到各個年齡段的人們的稱贊,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藥用價值。
自秦漢時期《神農本草經》收錄藥用植物以來,散見於各種古籍的文章很多。牡丹文化學包括植物學、園藝學、藥理學、地理學、文學、藝術學、民俗學等學科,是中國文化和民俗學的壹部分,是中國文化完整體的壹個細胞。通過它,我們可以洞察中華民族的總體特征,這就是“文化全息”現象。
牡丹文化兼容多門科學,其構成非常廣泛,包括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教育、風俗、民情等文化領域。牡丹文化提供的文化信息能夠反映民族文化的基本圖景,符合宇宙的“全息規律”。
參考資料:
牡丹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