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桓典傳》:“狄鹹即位,三公奏典前,與何進合謀殺宦官。雖然他的成就並不成功,但他忠誠正直。”唐翠榮《西征遇風》詩:“穆老而雅,猶孤而直。”《老殘遊記》第二回:“後人尊其忠,故至春秋時,仍有學者不斷來此進香。”洪深《趙浩棋言》第壹幕:“凡人都是善良、賢惠、正直、忠誠的傻子嗎?”
2.指忠臣義士。
《後漢書·臧洪傳》:“壹個將軍為了替天下除暴而做大事,卻先懲忠義,這是天意嗎?”清人陳康琦《郎謙傳》卷七:“四鎮守舟山時,軍民和好,彼此忠誠,西人已喪膽,思之。”郭沫若《沈嘉三百年祭》:“明之國政,錯在重制臣民,繼以資格。是國破君亡,鮮見忠義。”
“忠”和“義”在先秦時期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在儒家先人的語錄中,“忠”是指全心全意為別人做事,不計較對錯。如《為他人不忠》(論語學)、《教人以善為忠》(孟子·滕文公);“義”是指做事準確,包括處理人與人之間幾乎所有的關系,如“不義之財,與我如浮雲”(《論語》),“子指子之財,君子有四道...這就使人民義了”(《孟子·梁·王輝》)。
“義”:義、正義、公平、正義、公平。中國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禮記·中庸》:“義正宜。對資本的尊重是偉大的。”中國傳統文化以仁義兼備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仁義道德”、“仁義盡”、“舍身取義”等思想。“義”是禮義、應該、應該的意思,是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德。利他主義,不以傷害和背叛他人,尤其是朋友,來換取自己的生存和利益。“義”,以及友誼和善良,包括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照顧、相互支持。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了“義”的元素。有“義”,使友誼長久友好純潔。有了義,朋友就不會背叛朋友,丈夫就不會拋棄妻兒。“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達。在中國古代,它是壹個含義廣泛的道德範疇,意味著應該做的事情是公正合理的。孔子最早提出“義”。孟子進壹步闡述了“義”。他認為,無論是“信”還是“果”,都必須建立在“義,無適,無莫也,義之比”的基礎上又曰:“君子喻義,小人喻利。”孟子離婁:“大人說的不必信,做的也不必有果。”
(1)正義的真理;誠實的行為:正義|道德|勇敢。
②情:忠|信|情|無情。
③意義:意|意|字義|定義。
(4)撫養或崇拜的親屬關系:養子|養父|養母。
(5)虛假;人工:假體|假牙。⑥姓氏。
易<姓名>
(知道。從我身上,從羊身上。“我”是武器,是儀仗;“羊”是祭品。本義:正義;適當的道德、行為或理智)
同義
壹古不殺人。——《墨子·公失》
義不殺少。
命是我所欲,義是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義者也。——《孟子·高姿上》。
比喻沒有意義。——諸葛亮的《出師表》
在妳行動之前衡量妳的正直。——王松安石《答司馬建議》
燕王,從壹開始,就離得很遠,可守他的土,並不忠於秦。(義,堅持正義。)——蘇頌荀《六國》
再比如:張儀(主持正義);斬斷仁義(斬斷善良與道德);義不容辭的
友好的感情
Yi(易)y √。
1.正義和適當的道德、理性或行為:正義~。~生氣又裝逼。~要嚴格。見~勇敢。不多做就死了。
3.意思,意思:意思~。Word ~。釋放~王文生~。
3.友情:有親情。
4.算是親人:~父親。~女。人造的(人體的壹部分):~牙齒(嵌入式假牙)。~肢體(組裝假肢)。
⒌
①職責:做好壹切。
(2)無償:~服務性勞動。
易y1。外觀;外觀。2.儀器系統;法令
忠誠:忠誠、忠誠和寬恕。“忠”是中國傳統文化倡導的優秀品德。說到“忠”,人們往往會想到“愚忠”,這其實是壹種誤解。在孔子看來,不僅是對君主忠誠的問題,還有對普通人和所有人忠誠的問題。在孔子的時代,“君”並不稀奇,到處都有大大小小的“君”。其實孔子非常反對愚忠,只有對了才能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忠”是指君主和人民:“思利民,忠也。”所謂忠,就是從內心求善,從外表盡本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精忠報國、舍生取義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歷代有誌之士的共同心願。忠於事業,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是中華民族最高最神聖的價值追求。小篆:忠,從之,從心;本義是‘敬’,見《說文》,這是基於古代不懈的努力;妳必須盡力做到不知疲倦;所以,忠誠是發自內心的。在中國也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忠誠是正直的美德,所以來自中國。
它的意思是:
1.盡己所能忠於人的美德(名詞)。
如“左?宣十二年,“忠我思想,我已補之。"
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盡自己的職責。
比如《戰國策》?秦朝“忠其君,天下欲為臣。”
3.真誠無私。比如忠誠;再比如諸葛亮?前模型
“此皆善真,誌忠純。”
4.全心全意做事。如忠義,忠誠;再比如《史記》?田單傳
忠臣不侍奉二王。
5.直白。如“孔子家語?六書,“忠告不中聽,有益於行動”。
6.真誠而直率。比如忠義勸諫,還有論語?顏元”
給建議,擅長,做不到就停下來。
從《小篆》的造字可以看出,忠義是刻意居中、正直的。壹個人全心全意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是忠誠的表現。古人雲:忠也,德之義也。只有自以為是才能改造人,所以自以為是可以修身養性,甚至可以持家治國平天下。忠者,必能發揮其最大的智慧和才能,因為公明,偏暗;就像《大學》裏說的,“知之於物”――擺脫了私欲之後,壹切的道理都清楚了。所以,無論是在大事業上,還是在平凡的崗位上,要想做好,壹刻也不能離開忠誠。
曾子每天都反省自己。首先,“是不是給別人作弊?””,意思是“別人托付給妳的事,妳有沒有忠實地、全心全意地去做?比如,作為壹名公務員,妳有沒有盡全力完成領導讓妳做的事情?作為壹個母親,妳對家庭盡職盡責,負責任地撫養孩子嗎?作為壹個父親,能不能給孩子做個榜樣?作為壹名學生,妳努力學習功課了嗎?他們忠於職守嗎?如果妳真的能以曾子為榜樣,每天反省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忠誠,這是壹個提升自己的好方法。
忠誠真的是做人的根本。
長期以來,《水滸傳》被普遍認為是壹部反映和歌頌農民起義的小說。現在很多學者認為,其實水滸英雄中很少有真正的農民,更多的是反映了市民的生活向往。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部作品,《水滸傳》所傳達的幾個思想傾向都是值得註意的:
弘揚忠義思想。這是《水滸傳》客觀存在中最突出的思想傾向。第壹,作品的題目是《忠誠》。明代丁洋看到《水滸忠義全傳略》,認為:“水滸忠義,水滸忠義。”其次,“忠義”是梁山好漢行動的基本道德準則。梁山水滸中高懸的杏黃旗上,有大字“替天行道”,作為梁山起義的口號。在“皇權天授”的封建社會裏,意義是顯而易見的。第三,造就了以宋江為首的壹批忠臣。尤其是宋江成為了忠誠的化身。忠誠是為了皇帝,宋江的愚忠不僅是作者難以逾越的道德界限,也是小說得以在過去廣為流傳的政治和道德保證。小說的深刻之處在於宋江的“忠義”被毒死,這無疑是對作者宣揚忠義的諷刺。如果說《三國演義》倡導的“義”主要以感恩為特征,那麽《水滸傳》倡導的“義”主要以拔劍相助、平等相處為特征,體現了市民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三晉文化中的“忠”“義”思想
壹方水土養壹方人,壹方文化也養壹方人。三晉兒女,三晉文化滋養,積澱了太多三晉文化的韻味,縈繞、支配或影響著他們,或喜褒、或批判、或繼承、或背離經典。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忠”“義”思想在三晉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影響著三晉文化的發展。最終是忠義思想成就了三晉文化的輝煌,或者說是忠義思想成就了三晉文化的輝煌。忠義在三晉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不可動搖,不可替代,其深遠影響無與倫比。
“忠”是對國家、對人民、對生活、對事業、對友誼的忠誠;“義”是對國家、對人民、對生活、對事業、對友誼的義務。嚴格履行責任和義務,才是正確的生活方式。在晉國的傳統思想中,“尚賢”使晉國在用人、選賢任能上始終從國家利益出發,做到不欺不辱;“尚宮”使晉國士大夫在危難之時大公無私,適可而止;“崇法”使晉國拋棄了腫瘤疾病,走上了正確的道路。這些傳統是三晉文化中“忠”、“義”觀念產生的基礎。
事實上,自晉代以來,“忠”和“義”的思想壹直在不斷發展和完善。在晉文公時代,“忠”和“義”的思想得到了大力提倡和發展。在晉文公的壹系列政治思想中,如尊王、重義、搜集信息、尊禮、尚賢、賞功等,忠義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東移洛陽後,周王室逐漸衰落,但名義上仍是天下之主,起到了維護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所以,要想稱霸群臣,就必須尊重周天子。晉文公即位後不久,周王室發生內亂,太子把周襄王帶走了。當周襄王到秦穆公和晉文公告急時,在黃河邊駐軍,準備護送周王回國。看到這壹幕,他急忙出去,命令人告訴,作為齊國的壹員,晉國應該派兵護送周回國,並要求秦國撤軍。隨後,晉文公領兵打敗了迪郭俊隊,殺了王子岱,安定了皇族。雖然尊王是出於霸權政治的需要,但客觀上產生了尊王的效果,並使尊王成為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晉文公,諸侯爭霸,欺軟怕硬,以下犯上,天下大亂。晉文公即位後,第壹件事,就是讓人民知道正義。所謂義,即直,並不是周初分封制所確定的那種適當性,而是在周壹統天下的政治局面被打破後,按照穩定國家的新要求,重新確認了各個階級、階層之間的關系。他抓住機會擺平周王室,還有壹個重要目的,就是讓百姓和諸侯國明白做君主的意義。在國內,他頒布了壹系列法令,讓人們生活在和平之中。還授予職務,確定職務,獎勵有功之家,各按職務和職位享受俸祿。這樣,在新的基礎上,晉文公明確了各個階級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應該具有的地位,即他們的“義”。
如果說“尊王”、“重義”是晉文公政治思想中“忠”、“義”的直接表現,那麽“邀功”、“行勛”、“賞功”則是間接表現。
所謂“征信”,就是取信於中國的執政者和社會各界。那時候,諸侯之間常年不信任。晉文公能夠自視甚高的壹個重要原因是他信守諾言。例如,在與楚國的“城濮之戰”中,面對楚國的軍隊,晉文公下令“置身三族之外”,從而實現了自己成為楚王的諾言。晉文公即位時,原來的國家拒絕接受。他命令士兵帶三天的糧食,說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國。然而,三天後,原屬國人民發誓不投降,他下令撤退。這時我得到情報,原來國家準備壹兩天後投降。因此,將軍們要求繼續進攻。然而,晉文公認為,如果軍隊不撤出,他們將失去士兵和人民的信任。最後,金軍撤退了。
在“信用調查”的基礎上,晉文公還註重“敦禮”。他認為,沒有壹套恰當的禮儀,人民就不會尊重上級,服從命令;沒有相應的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國家就不會穩定。他讓人民知道禮儀的壹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原來的地方舉行盛大的閱兵,讓人民看到國家應該遵守的禮儀,讓人民振奮起來,感受到國家的強大。這也是在告訴人民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做什麽就是對國家、對人民、對生活、對事業、對友誼承擔應有的義務。
至於“賞功”,就是獎勵有功之人,大的是封建的,小的是榮譽的。晉文公根據美德、才能和功績來選擇官員。任命主要是“眾女之善”和“異姓之能”,實際上廢除了官職貴族石清士祿的傳統舊制度。晉文公的改革措施直接影響了春秋時期晉國的歷史發展,使晉國的政治形成了區別於春秋時期其他國家的鮮明特征。事實上,晉文公的“功德”已經生動地展示了他的公共利益和真誠無私的思想,這是“忠”和“義”的本質。因此,“忠”和“義”的思想在晉文公時代和晉文公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長足的發展。
兩晉三晉時期,“忠”“義”思想經歷了壹個從創立、發展到頂峰的漫長過程,許多仁人誌士為這壹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貢獻。反過來說,“忠”和“義”的觀念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表現。從“忠”和“義”的形成、發展到頂峰,晉文公和魏文侯可以說是“忠”和“義”的象征性人物。在他們身邊,有更多的人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
例如,在晉文公死亡的途中,有壹天沒有地方進食,很難挨餓。突然,陳傑推給我壹盆農場肉。重耳接過來,吃了下去。吃完後,他想起問解推:“這肉哪來的?”介子推說:“這是我從大腿上割下來的。”聽說‘孝子殉親,忠臣殉君’。今天兒子沒飯吃,我就給兒子切肉充饑。重耳流著淚說:“我是這樣壹個逃犯,這讓妳受了太多的苦!我該如何報答妳?"介子說,"我希望兒子早日回國,實現我們當朝臣的願望。我該怎麽報答他?可以肯定地說,在晉文公政治思想的形成過程中,追的所作所為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然而介子推的忠誠表現並未就此止步。他身上也有很強的“義”的壹面。公元前636年,重耳以晉文公的身份登基,在獎勵死者時,卻忘了獎勵立下汗馬功勞的介子推。因為圖伊不願留下賞賜,便隨母親離開京城,到綿山隱居。後來有同情介子推的,掛書門替他訴苦。根據傳說,晉文公立即前往綿山,要求介子推。但是,找來找去,找不到介子推的痕跡。晉文公派士兵在山前山後放火,希望把介子趕出去。但介子被推死後不肯出來,母子相擁,被燒死在柳樹下。後人將綿山改名為介休山,以紀念介休,並在每年清明節的前兩天吃壹頓冷飯,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寒食節”習俗。
再比如春秋末期,晉景公滅趙,趙面臨滅頂之災。曾受趙恩惠的和公孫冒著生命危險去救趙的孤兒。《趙氏孤兒》的故事讓、公孫等人感天動地,讓他們潸然淚下,更為三晉子孫乃至中華民族譜寫了壹曲“忠”“義”的壯麗贊歌。
在戰國時期,我們不難找到三晉流行的歷史典故,如“完整墻後歸趙”、“和和氣氣”、“玉讓吞炭”等,作為“忠”“義”思想的佐證。趙國的藺相如,面對貪婪強大的秦國,不僅以自己的機警和智慧保住了和諧之墻,也為趙國贏得了應有的尊嚴。藺相如因兩次擊敗秦王而被任命為趙國宰相,引起老將廉頗的不滿,而藺相如卻能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個人得失,積極化解兩派矛盾,維護國家利益。這種以國家利益為重,逆境不忘國的行為,正是其中“忠”“義”思想的表達和升華。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但離不開君王的推動。兩晉三晉時期,“忠義”思想從君主思想到民間行為,又從民間行為到君主思想,經歷了壹個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到理論的循環過程。從晉文公對“忠”、“義”的發展到魏文侯時代,“忠”、“義”已經形成了壹個完整的思想體系。這種思想體系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儒法融合。魏文侯不僅“好學”“好古”,而且廣泛向老師求教,擇善而從。他拜儒生夏紫為師,以田子芳為友,幹了禮,終於使國家自治。事實證明,魏文侯拜子弟,另派壹批儒生為“王之師”和“學而優則仕”,確實有力地促進了魏國的繁榮和魏國歷史文化的繁榮。因為下士的禮義,在秦國打算攻打魏國的時候,有人警告:“魏軍賢是禮義,中國人稱之為仁,上下不可能和諧。”魏文侯以步夏紫、田子芳、段幹木等儒家人物為師,推崇儒家思想,發展了“忠”、“義”思想。他是壹個符合儒家道德的賢明君主,他的才華和洞察力最終使他成為戰國時期壹位卓有成就的政治家。
從根本上說,魏文侯是政治家和戰略家,而不是學者。他尊儒尊法,不過是基於政治需要的戰略舉措;換句話說,這只是魏文侯的治國之道和用兵之道,以實現他通過加強和鞏固魏國封建政權來稱霸天下的戰略目標。但這種主觀目的,客觀上卻把“忠”“義”的思想發展到了極致。縱觀魏文侯尊儒重法的行動,無不體現出忠義無私的精神實質,對國家、對人民、對人生、對事業、對友誼的忠誠,對國家、對人民、對人生、對事業、對友誼的責任和義務。也正是這種融合與包容,使得“忠”與“義”的思想在魏文侯時代發展到了頂峰。
“忠”“義”在三晉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雖然歷史已經過去,未來在向我們招手,但告別歷史並不意味著分裂歷史,走向未來也不意味著拋棄傳統。其實歷史是不能割裂的,傳統是不能拋棄的。無論未來發生什麽,“忠”“義”的思想早已植根於中華民族的沃土,融入了中華兒女的血脈。不僅影響現代人,還會影響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