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英語是怎麽來的?

英語是怎麽來的?

關於英語的起源,我們得從5世紀說起。當時歐洲的撒克遜人、盎格魯人和朱特人跨過海峽來到不列顛島,征服了當地部落,成為島上的主人。他們後來被稱為盎格魯-撒克遜人,他們使用的古日耳曼方言變成了盎格魯-撒克遜語,也就是古英語。

從9世紀到10世紀,居住在斯堪的納維亞的北歐日耳曼人(即諾曼人)征服了今天法國北部的高盧地區。但是他們的語言和文化很快就被當地說古法語的高盧人征服了。

公元11世紀,這些法國諾曼人漂洋過海征服了整個英國,統治了英國幾個世紀,但他們在語言征服方面並不太成功。在此期間,古英語吸收了大量古法語和法語制造的希臘拉丁詞,使英語詞匯和語法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

公元16世紀,現代英語和現代英語進入了壹個發展時期。這壹時期的英語以《聖經·欽定本》和莎士比亞戲劇的英譯本為代表,但與現代英語有很大不同。

18世紀之後的書面英語與我們現在看到的基本相同。

擴展數據:

英語是許多國際組織或會議的必要語言。當選聯合國秘書長的條件之壹是掌握英語。

由於英國和美國這兩個主要的英語國家先後成為世界強國,並在商業和學術領域具有巨大影響力,在科學和技術領域具有突出貢獻和領先地位,因此許多人將英語視為壹門外語。

或第二語言,大約有3-5億人將英語作為外語使用。在歐洲大陸和日本,英語是最常用的外語學習語言(94%),其次是法語和西班牙語。在中國和其他國家,英語是學校的必修外語課程。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和外語的不同用法表明英語越來越被視為國際交流的工具。它不再是壹個國家或壹個民族的專屬,而是壹種中立的信息媒介。

基礎英語是用於國際交流的簡化英語。它通常被壹些飛機制造商和其他國際企業用來編寫手冊和交流。遠東的壹些學校把它作為基礎英語來教授。

從小學到高中,尤其是中學,幾乎所有學校都選擇英語作為主要或唯壹的外語必修課。從1968+0980年代末到1968+0990年代初,中國開始在全日制大學實施大學英語水平考試,作為選擇英語作為第壹外語必修課和獲得大學文憑的標準要求。

2001年,《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頒布,學習英語的起始年級從初中壹年級提前到小學三年級,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逐步加強。

從1949到1950年代,由於與蘇聯的密切關系,中國主要將俄語作為第壹外語。1960後開始選擇英語作為第壹外語,尤其是1983後。在高考中,英語與語文、數學和其他科目同等對待。

在此指導下,中國大陸的高中課程基本上把英語作為外語教學的必修課。全日制普通高校除非英語外語專業外,壹般將英語作為必修課,其他外語作為選修課;非英語專業的語言專業學生壹般同時要求英語為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