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蘭地圖”是壹個巨大的半寬的傾斜懸崖,它有上升到天空並最終誕生的潛力。懸崖上有幾叢蘭花和幾株竹筍,它們同根而生,相互關聯,在藍天中搖曳。
蘭竹圖布局非常嚴謹,圖石、蘭竹排列和諧。以石為龍脈,壹簇簇錯落有致的蘭花有機融合在壹起,既整齊又變化多端。三者自然,不分主次。
圍巖以鋪染的筆法經營,空白流暢,峰頂陡峭倔強,用筆用墨,恰到好處地表現出凝聚了生命力的險峻巖體。
濃墨劈開蘭葉竹,蘭葉竹葉低垂,相互呼應。風韻如魅,枝繁葉茂,異常醒目。從畫中可以看出,作者確實借鑒了古人的石、蘭、竹,所以有鄭鎖南的陡畫,有陳柏楊的瀟灑,有石濤的大毛,但都沒有全盤接受,而是“非常學七,拋三。”
因此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剛健脫俗的風格,給人壹種清高自然的趣味。作者將中國的書法用筆與他的繪畫用筆巧妙地結合在壹起,用草書來傳達用筆的縱長,絕對優美,塑造了生動的藝術形象,達到了形神兼備的效果。
擴展數據:
作者簡介
鄭板橋(1693-1765),本名鄭燮,號可柔,號利安,號。板橋,又名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秀才。他在山東範縣、魏縣為官,政績顯著。後來在揚州生活,靠賣畫為生。他是“揚州八怪”的重要代表。
鄭板橋壹生只畫蘭、竹、石,號稱“四季不謝的蘭,百日不倒的竹,永不改變的無敵石”。他的詩書畫,號稱天下“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奇特》、《廣清劉釗》、《朱蘭方鑫》、《甘谷聚泉》、《叢蘭刺》等,以及《鄭板橋集》。
鄭板橋有很多蘭花題材的畫,也表現出壹些新的內容。它們通過有主題的詩歌表現出來,暗示著對各種事物的看法。
百度百科-蘭花竹圖
百度百科-鄭板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