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柳永死後,謚號為“開化”,因此其清官形象基本毋庸置疑。
2.劉墉是乾隆朝的秀才,但此前從未做過秀才和舉人。眾所周知,科舉考試是以秀才、秀才、舉人、進士的級別為標準的。柳永之所以能直接參加進士考試,是因為他家那個年代是當官的,又是太子黨。
3.柳永的書法是壹絕,是清代四大書法家之壹。
4.柳永出生於壹個書香門第。1652-1812 * * 160年,男性90余人,其中11人考中科舉,35人考中科舉。不容易,因為清朝考進士很難。中國進士人數最少的時候全國只有89人,最多的時候只有360多人。像陜西壹樣,清朝只有壹個進士,就是王傑。這也反映了清代柳永家族的興盛。
5.柳永政治生涯的巔峰是他的父親劉統勛。劉統勛是乾隆中前期最重要的大臣之壹。歷任工部、吏部、刑部三大臣首席教師,尚書房、東亭大學士、國子監、軍機大臣。只有乾隆後期的君子君子能和他相比。乾隆對劉統勛非常信任,不亞於他之後的士紳。劉統勛壹生誠實正直,兢兢業業。1774年,他在去朝廷的路上病死了。乾隆皇帝給家人拜年,轎子來到劉統勛家,因為門太小進不去,可見劉統勛的老實。在回宮的路上,甘龍難過得流下了眼淚,感嘆童勛死的時候我少了壹條胳膊。謚號“鄭文”排在劉統勛之後,這個謚號是很高的榮譽。清朝只有八位大臣死後獲此殊榮。劉統勛是第二位獲得這壹謚號的大臣,第壹位是康熙朝的於成龍。
6.柳永很文藝。他做學問的時候,有大臣建議他做狀元。後來,劉統勛攔住了他。
7.清朝沒有宰相壹職,柳永也從未進入權力核心——軍部。因此,宰相劉中的“宰相”壹詞是值得商榷的。
8.柳永雖然是個清官,但遠不如他父親清廉。其實中後期的柳永還是挺滑頭的。而且現實中的柳永並沒有像電視劇中描述的那樣對抗文字獄,甚至他還是兩次文字獄的始作俑者(按照當時的大清律,這兩次事件中確實有禁忌的語言和思想,並不是柳永無中生有)。所以可以說柳永忠於職守,兢兢業業,是壹個忠臣。也可以說柳永是個清官。但是說到正直,他不如他的父親劉統勛,甚至不如他的祖父白柳。因此,他死後的謚號只有“文清”,並沒有像父親壹樣得到“鄭文”的最高評價。
9.據歷史學家考證,柳永在生活中是幽默的。與和珅為官20年,比和珅大30歲。所以應該說他偶爾會和和珅開玩笑,讓和珅有點丟臉。但如果說柳永是貪官紳的敵人,那就是小說家的虛構,因為柳永壹不具備這個實力,二不符合他的性格。
10,柳永沒出生。劉的名字實際上是嘉慶年間的。那時候柳永已經80多歲了,老了背都駝了。嘉慶帝戲謔地稱他為劉駝子,劉的稱號由此而來。
劉勇可能與大家心目中的總理劉大不相同,但歷史就是歷史,這才是真正的劉。更令人崇敬的是他的父親劉統勛。但是,這樣的人其實是真實存在的,且不說古代,就是近代中國政壇也只有周總理才有如此偉大的人格和魅力。也就是說現實中真正的大聖真的很難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