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內卷的含義是什麽,怎麽叫內卷,怎麽避免內卷?

內卷的含義是什麽,怎麽叫內卷,怎麽避免內卷?

2020年,壹組清華大學生晚上騎自行車的照片紅遍網絡。在照片中,壹名清華大學的學生正壹手騎著自行車,壹手拿著筆記本電腦閱讀程序代碼。這位學生也被稱為“清華娟王”。“內卷化”這個熱詞也開始風靡全網。內卷化是指很多大學生拼命學習,幾乎廢寢忘食,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學術競爭力。隨著高校考試管理的加強,那些試圖通過得過且過來獲得大學文憑的人開始感到緊張。可以說,那些試圖通過“劃水”來蒙混過關完成大學學業的人,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努力完成學業。所以“內卷”說白了就是競爭。

然後作為壹個高三學生,我對內卷也有很深的理解。下面具體看壹下我對“量”的看法:

我認為“內卷”這個詞既不是褒義詞,也不是貶義詞,而是壹個中性詞。我之所以認為是中性詞,是因為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應該專心學習,花大量的精力提高自己的綜合專業水平和素質,這樣畢業後才能走向社會參與社會競爭,贏得機會。能力為王的時代終將到來,正如近年來考研大軍不斷壯大,學歷競爭日趨激烈。本科期間不努力,畢業可能是個問題,找工作也成問題。

(2)流行詞“內卷化”出現後,大眾的註意力集中到了高校裏努力學習的學生身上。這個關註不要緊,發現有壹個極端現象。比如有的同學為了拿高分,要寫5000字,但是要寫8000-10000字。原因是他們寫的越多,論文質量越高。其實這是盲目的表現,壹點意義都沒有。

我舉個身邊人的真實例子:1。我校高三學生麗麗這次給全班同學布置了壹篇論文作業,要求字數5000字。但是,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很多人選擇把論文寫到10000字,或者這樣,甚至更多。最後老師批改卷子的時候,發現幾乎全班都超過了預期要求,但是高分人數不變。麗麗班上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超額完成了老師布置的卷子,但是換個方向看,大家的橫線還是有可比性的,也就是說字數遠超要求和剛剛達標的結果其實是壹樣的。即使大家普遍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大家最終的收入也沒有明顯增加。

2.比如妳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時候,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語文考試的最後壹道題是作文。明明題目要求800字,語文老師卻叫我們打寫1000字,甚至更多。當然,老師是想讓學生在單詞量上占優勢,但是後來我們上升到壹個高度,認識了四面八方的朋友,發現最後大家都是以1000單詞為標準。這就相當於私下提高了作文水平,學生為此付出了更多的時間,卻沒有收獲什麽。

有些大學生為了增強自身實力,會考很多證。有些證書雖然和自己以後找工作關系不大,但是為了增強競爭力,考證還是要花很多精力的。這樣會占用學習專業的時間,但不會真正提高專業能力。“內卷化”是壹個被曲解的學術概念。大學生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很可能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從這個角度來看,“內卷化”似乎代表了不必要的競爭,這種方式也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壓力。

例如,我的表弟肖凱在北京上學,他是北京壹所大學的學生。他認為“內卷化”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中很常見:“最早可能我學習了壹個小時,我同學學習了壹個半小時。後來他比我多了壹分。現在,我的同學已經學習了五個半小時。沒辦法。學了五個小時,他終於比我多了壹分。但那幾個月兩個人每天都覺得很累,心理更是坐立不安。從結果來看,什麽都沒有改變,只是我們都被卷入了這樣壹種高壓焦慮的生活中。”從肖凱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和他的同學之間存在著壹種競爭性的比較,不是誰學習好,而是誰學習時間長。最後兩個人都沒有任何進展。

④我在網站上搜了壹下,看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陳陽曾經說過:“學生在談及內卷時,往往想表達這樣壹種困惑:明明很忙,很努力地學習,卻似乎沒有取得太大的突破,沒有太大的提高。”

而且我記得我的輔導員曾經說過:我經常和我的學生強調“思考意識”的必要性。“很多大學的考核不是量的競爭,所以學生要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跳出自己認為的高度綜合的競爭,冷靜下來向內分析自己,再向外分析整體的競爭環境,結合大勢鍛煉和發展自己。”

進入社會或大學後,大家都容易“漸開線”,這也是競爭壓力下的正常反應。?在競爭的同時,我們可能會被‘內卷化’驅使著前進,克服困難,但這種行為是被動的。我們要學會思考我想成為什麽樣的人,而不是盲目跟風。最後我找到了人民日報對內卷的九點建議並收集起來:停止內耗,拒絕平躺,防止內卷,人民日報給出的九點建議。從現實,從行動,從機遇,從接受,從過程,從潛力,從自我,從現在,從放下...

那麽,在這種內卷化的大環境下,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怎麽做呢?先說壹下內卷的具體表現和解決方法。。

壹、錯題精美收藏,積累書籍

常見現象:錯題集,積累的書,布置的特別漂亮。工人們用彩筆整理自己的錯題集或積累書本,註意如何把書本做得漂亮,因為老師可能會表揚。但這種優秀,沒有對知識本身的梳理和思考,是沒有意義的,對學習也沒有多大用處。大部分書籍編排精美,學習成績不理想。

解決問題:排序前,壹定要想好排序的內容。如果錯了,再做壹遍,然後整理進書裏。主要是整理壹下自己的思路,簡單寫下當時做錯題的原因,過程,心理。每隔壹段時間,回頭再做壹遍這些錯題,如果真的知道題,可以劃掉。不,仔細想想。目前做個記號,比如“正”表示妳不會做多少次。

二、疲勞戰,加班加點

常見現象:看到別人晚自習就學習,看到別人早起就早起。我認為如果時間延長,我可以提高我的學習收入。妳不知道如果我晚上學習壹會兒,我會累死的。白天上課會註意力不集中,打哈欠,上課效果差,記憶力下降。

解決問題:註重白天課的學習效果,提高課堂效率。在此基礎上,晚上的學習時間可以適當延長。如果妳覺得白天沒有精神,那就壹定要休息壹下。另外,課後多做活動,多吃飯也是減少困意的好方法。期末考試前,壹定不要搞疲勞戰,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物鐘,保證白天考試時精力充沛,頭腦清醒。

三、抄作業?補上作業

常見現象:忙著趕作業,抄作業,應付老師的檢查。作業拖拖拉拉,沒及時做,快交的時候忙著抄答案和同學的。為了避免被老師懲罰,被動應付作業是壹種嚴重的內卷化。

解決問題:作業太多,完成不了,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和工作量合理分配。如果妳需要早點交,那就早點交。優先完成妳的薄弱科目。簡單的題不用做。做作業的時候,給自己定個計劃,不要拖,不要分心,壹氣呵成。

第四,假裝學習,垃圾學習

常見現象:在父母或老師的催促下,假裝學習,卻還想著遊戲、垃圾書等雜事。對未來沒有目的,對自己沒有定位,缺乏強烈的學習動力,對學習沒有興趣,不知道為什麽學習。學習全是裝腔作勢,費時費力。

解決問題:遊戲和別人不能陪妳壹輩子,妳也不能靠他們吃飯。妳想不想活,取決於妳現在的時刻。結合自己的成績,給自己定壹個地方,比如想考什麽大學,網上查壹下這些大學的信息,然後制定壹個切實可行的每次考試的目標計劃,制定壹個切實可行的每天計劃,讓家長見證,老師見證。獎勵完成計劃的自己,懲罰沒有完成的自己。今天對自己軟,明天生活對自己硬。

五、盲目購買輔導書

常見現象:為了成績,只要看到別人有的輔導書,就會自己去買。但是買了之後就沒有翻了,就放在架子上了。不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麽,盲目攀比,背離自己的實際需求。這是對別人的低級模仿和復制,浪費金錢和自信,只能讓妳越來越懶。

解決問題:結合自己的實際,了解自己的成績,給自己壹個合理的定位。如果成績不好,首先要優先學習課本上的內容。如果妳比較好,就要把老師發的材料和試卷看的透徹。如果還有余力學習的話,就要慎重選擇輔導書了。輔導書怎麽用也要明確,是作為字典參考還是完全依賴。不管哪種,都要堅持。這本輔導書還沒用完,我們肯定不會買。看著自己寫的琳瑯滿目的輔導書,是不是也是壹種驕傲?這就是自信的積累。然後,再獎勵自己壹本輔導書!

六、無意義的自習課

常見現象:自習課上,沒有學習計劃。看到同學學英語,妳自己學英語,看到同桌學數學,妳自己學數學。這也是壹種低級的模仿和復制。比如妳生病了,看到別的病人吃什麽,妳就吃什麽藥。妳的病不僅沒好,反而越來越嚴重了。在學習上,無意義的模仿別人,迷失了自己。無論學什麽都是機械被動,東壹錘西壹錘。

解決問題:明確自己的水平,知道自己的需求。妳有多少作業,妳有多少時間可以支配。然後合理分配時間,把大時間段分成小時間段,對每個時間段要學什麽做壹個簡單的計劃,然後盡力完成自己的計劃。妳會發現完成作業並沒有那麽難。此外,我們也可以在完成中找到快樂。我們在學習中獲得的快樂越多,我們對學習就越有信心。

七、自我提升,研究難題。

常見現象:喜歡鉆研難題,在某個問題上花費過多時間。自我競爭,樂在其中,自討苦吃。其實用處不大。

解題:要知道試卷中的易題和基礎題加起來有70-80%。真正的問題在於校長們。如果妳不是學霸,就要勇敢放棄。平時的學習也是壹樣,我的增長點在以下兩個方面:壹是自己能做,但是做錯了;第二,我犯了壹個錯誤。我看了答案,聽了老師的話也明白了。只有在這兩類問題上下功夫,才能提升自己。第壹種的解決方法是思考如何避免小錯,得滿分。第二類重在梳理知識點,梳理思路。

結論:

總之,要以平常心對待內卷,競爭在所難免。至於自己的事情,自己盡力做好就行了。即使不能達到妳的期望,妳也贏得了它。妳可以更好的放下,接受妳能得到的。最怕的是壹方面自己懶得努力,另壹方面又怕別人太努力,自己以後吃虧。所以我嚇得只能來網上大罵內卷,然後這就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