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英語單詞的秘密(3):詞匯和語法

英語單詞的秘密(3):詞匯和語法

每個正常人至少懂壹種語言,如漢語、英語和日語...就語言本身的結構而言,語言是由詞匯和語法組成的系統。世界上任何壹種語言都是如此。

在討論詞匯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什麽是單詞(lexis)。

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都要用到單詞。現代語言學的創始人之壹、瑞士著名語言學家弗迪南·德·索緒爾曾說過,語言是文字的語言,文字是語言系統的核心。這意味著任何語言的學習實際上都應該以單詞為中心。

然而,語言學家對我們每天使用什麽詞有不同的看法。目前對詞的壹個簡明定義是:詞是在口語和書面語中能獨立自由使用並具有完整意義的最小語言單位。

現在我們來討論壹下什麽是詞匯(lexicon)。

顧名思義,詞匯是壹種語言中單詞的集合。比如我們使用的現代漢語詞匯,就包括了現代漢語的所有詞,比如“我”、“愛”、“中國”。很明顯,詞匯是壹個集合概念,是指某種語言中“詞”和“短語”的整體(有時也可以指特定的範圍)。詞匯不等於單詞,單詞只是構成語言詞匯的單位。壹種語言雖然有成千上萬個詞,但詞匯只有壹個。

說到詞匯,我們經常會說“詞匯”(壹個人認識的所有單詞)。當我們說某人詞匯量很大時,我們說這個人有很多單詞。人們總是喜歡做比較,這就需要壹個可以量化的參數。詞匯是判斷學習者語言水平的壹個重要參數。

我們之前說過,英語是世界上詞匯量最大的語言。據統計,當代英語約有壹百萬個單詞,母語為英語的大學本科生掌握的單詞量約為兩萬個。據推測,受過教育的成年人掌握的單詞量應該在5萬以上,多則25萬。但如果妳想掌握100萬,還是算了吧。完全沒必要。

讓我們來看看中國人的詞匯。

大學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壹般要求掌握4500個單詞和700個短語,更高的要求是5500個單詞和1,200個短語。這時候他們就可以去考研了。更高壹級要求6500個單詞,1700個短語。六級這個水平,考研成績應該不錯。但是相對於兩萬的數據,我國學生的詞匯量其實遠遠不夠。

根據《英漢大詞典》(1991),如果詞匯量小於6000,可以認為只是英語母語小學生的詞匯能力;如果詞匯量在12000到18000之間,可以看作是英語國家受過普通教育的人的詞匯量能力,可以閱讀到更高的水平。

所以,當妳看到市面上有壹些書或者課程吹噓自己只需要幾個單詞就能掌握英語的時候,妳就可以有點心了。妳掌握不了6000個單詞,妳的水平只相當於英語國家的小學生。上這樣的課,還不如買本單詞書背下來。

關於單詞和詞匯的基本理論,我們還需要做壹些深入的探討。但是,如果不做語言學研究,深入探討完全沒有必要。什麽是單詞?什麽是詞匯?我們不需要了解清楚,因為英語單詞和詞匯已經寫在字典裏了。

語法是構詞法和變化規律以及構詞法和造句規律的總和。

這可能有點抽象。比如詞匯就像建築材料,磚塊和水泥,語法就像建築規則。建造語言建築,需要磚塊和水泥,建築師需要用建築規則來組織材料。

知道了詞匯和語法的含義,面對壹些人所謂的“英語學習方法”,我們才能有壹個準確的判斷。

比如有人認為“學英語就是背單詞”。顯然,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妳不能通過背單詞來學習英語。我想有些朋友遇到過這種情況:話壹個接壹個的冒出來好像都認識,但是整句話的意思卻是模糊不清的。

很多人把這種句子稱為長難句。解決長難句,目前只有壹個辦法,語法,用語法知識分析句子結構,整理出句子的主要枝葉,進而獲得對長難句的準確理解。

但也有人說:“學英語不需要學語法!”"

這種觀點的論據大概是:英國人不學語法也能說好英語,所以我們不學語法也能學好英語,就像我們中國人不學語法也能說好漢語壹樣。

甚至有壹種極端的觀點認為,語法是學習語言的第壹障礙。

這個觀點我不想多說什麽。還是那句話,語法是建造語言大廈的建築法則。掌握好這個規律,就能蓋起宏偉的大廈,而不懂規律的人,只能蓋起破舊的茅草屋。

有可能是壹個在美國生活了幾年,天天去菜市場,沒上過學的阿姨,後來卻能說壹口流利的英語。但是妳覺得她不用學語法就能看懂《經濟學人》嗎?妳能理解英語文學作品嗎?妳能寫壹篇像樣的文章嗎?恐怕很難吧?

在英語環境的影響下,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阿姨已經能夠逐漸掌握壹定數量的英語單詞和句子。但是這些東西基本都是感性認識,是模糊的認識,她的語言能力非常有限。要想進壹步提高,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

這裏可以談談唯物主義認識論、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感性認識需要發展為理性認識。應用到學習英語上,感性認識就是我們平時接觸到的英語資料,如英語教材、英語試卷、英語廣播、英劇美劇等。理性知識是關於英語的理論知識,其中語法是最重要的。

我們有必要了解語法的本質。

有人說語法是語言學家發明的。語法不存在。

這可能是語言學家被黑的最慘的壹次,可能比包拯還慘。對於上述觀點,語言學家這樣說:

語法不是人為的東西,而是語言系統中的客觀存在。就像牛頓三大定律不是牛頓創造的,而是客觀存在於自然界的。牛頓發現了物理定律,並用數學方法表達出來。同樣,語言學家也發現了語言的規律,並以語法的形式表達出來。

如果沒有語法專家的幫助,妳可能需要學習100個句子才能理解“主語+謂語+賓語”,這是嬰兒在學習語言時的做法。但是女士們先生們,當妳讀到這些文字的時候,妳還是個嬰兒嗎?妳有嬰兒時期的超強語言學習能力嗎?不會,成年後,語言學習的能力是逐年下降的。

這時候語言學家幫妳總結語言的規律,妳可以從壹個規律中舉壹反三。這時候多好的事情,學習語法其實是學習語言的捷徑。妳可能要學習100個句子才能掌握規則。現在我直接告訴妳規則,妳只需要兩三個例句就能掌握。為什麽不呢?

如果妳還記得這壹章的標題,妳會發現作者把詞匯和語言結合起來了。為什麽要這麽做?

原因有二。

壹、語法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壹是詞法,二是句法。所謂形態學,自然與詞匯密切相關。在壹些語言中,如英語,壹個單詞可能有許多語法變化,每個變化都表達某種語法意義。比如,可數名詞有“數”(單數、復數)的語法範疇,有時也有動詞(過去式、現在式、將來時)。這些詞的形態變化有壹定的規律,這些規律就是形態學。如果妳不懂這些規則,學好英語很可能只是壹個夢想。

第二,學習任何壹門語言,語法結構和基礎詞匯都是基礎,而且相當穩定。掌握了這兩個,就基本掌握了壹門語言。

這裏引入了壹個新概念——基本詞匯。說明所謂“基礎詞匯”就是詞匯的基礎部分,包括詞匯中最需要的、最常用的、最穩定的部分。

這部分詞匯是基礎。可以說,不掌握這部分詞匯,就無法掌握這門語言。

所以問題是,我們去哪裏找這些基本單詞?

對於這個問題,英國學者已經給出了很好的答案。這是牛津詞典附錄中的3000個單詞。這些詞在詞典正文中用重點標出。建議妳找到這3000個單詞,壹個壹個的過壹遍。6000字是小學生水平。如果妳不能掌握這3000個單詞,那妳真的是文盲。

曾經有壹種觀點認為,背單詞沒用,學英語要從句子開始,因為我們和人交流,說的都是句子。

但是,要想學好壹個句子,不還是要從詞匯和語法入手嗎?

句子千變萬化,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各種各樣的句子。但是詞匯(尤其是基礎詞匯)和語法是相對固定的,以不變應萬變才是王道。

語言學家D.A .威爾金斯說:

總而言之,無論妳用什麽方法學習英語,妳都必須註意它的語法結構和詞匯。沒有這兩個基礎,什麽都不能真正拯救妳。

目錄:英語單詞的秘密-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