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什麽是風景?

什麽是風景?

景觀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是光在物體上的反射。

倒影展現的場景。還在說風景還是風景,風景等。,含義很廣。在中國的古籍中,尤其是純文學作品的詩詞中,使用時間很長,甚至寫風景多於寫浪漫,幾乎與旅遊融為壹體。比如《晉書》裏有壹段話:“過江的人,每逢閑暇日,必出新亭設宴。周易(博仁)嘆曰:風景不同,山川有別。”李白也有壹句話:“老是喝酒追風景,壯士名聲不好。”其他的如太白、莫莫、崔豪、杜子美、樂天、杜牧、蘇軾、張繼,還有更早的山水詩人(南北朝)謝靈運,都是喜歡風景的旅遊達人。至於風景的特點,和以人名命名的景點略有不同。

按照景觀學派的李希特芬和G. O .紹爾的說法,他們都把景觀的地形學作為實地觀察的對象,也註重人類活動(包括心理感受)與周圍景物的關系。風景的本質是無窮無盡的,即使每個區域大小不壹,也各有特色,就是形象和色彩差別很大。基本原因是長期的內外力量、氣象變化、生態頻繁、位置偏差、人為因素造成的。

所謂風景,本質上就是在壹定條件下能夠引起人們欣賞和鑒賞的景觀和壹些自然、人文現象。景物、景物感和環境是壹幅風景的三個基本要素。

景物是構成景觀的客觀因素和基本材料,是具有獨立欣賞價值的個體,包括山、水、植物、動物、空氣、光、建築以及雕塑碑刻、風景名勝等其他有效的景觀材料。景物是景觀構成的活躍因素和主觀反映,是人們對景物的觀察、識別和感受能力。比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聯想、心理等等。條件是景觀構成的制約因素、原因和手段,是景觀欣賞主體和客體之間的特殊關系。包括個人,時間,地點,文化,科技,經濟,社會條件。

漢字的起源

風和風景

在甲骨文中,“鳳”被用作“風”。甲骨文“鳳凰”就像壹只戴著皇冠的鳥。顧推測,古人造字時,因為“風”是無形的,又因為“鳳隨鳥飛”,所以用“鳳”作“風”。《小傳》把“鳳”分為兩個字,壹個是“從蟲到聲”,壹個是“風”;壹個“來自鳥類的聲音”就是“鯰魚”。在簡體漢字中,這兩個字分別寫成“風”和“鳳”。“風”的本義是空氣流動的自然現象。

《說文解字》:“風,八風也。東方晴,東南晴,南方美,西南涼,西部涼,西北壞,北方風大,東北風大。從昆蟲到聲音。風驅蟲生,故八日殺蟲。”“風”的含義從壹種自然現象引申為壹種文化現象,與“詩”密切相關。錢鐘書認為:“‘風’字包含在《詩經》的起源中……”"“風”這個詞既可以用來指風歌謠,也可以用來指風教育。"錢認為“風”是“詩”的本體,在於鄉土風和風謠,這裏的“風”是指“土地習俗”;“風”對於“詩”的用處在於它的訓誡和教導,這裏的“風”有“教育”之意。風土風謠中的“風”具有強烈的地方文化取向;詩歌的教化功能是通過"風"的抒情藝術表現來實現的,即毛《詩正義序》中"傳情達意"的表現。至此,“風”的含義不僅從自然延伸到了文化,還被賦予了濃厚的情感色彩。甲骨文裏沒有“風景”二字。金文和篆書都有自己的字形。這是壹個會意字和形聲字。

《說文解字》:景與光。來自日光灣。“精”沒有對應的簡化字。“風景”的本義是陽光。後來逐漸引申出風景、景色的意思。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豐”作為壹個獨立的文字出現在甲骨文的第壹期,時間為公元前1195年。甲骨文中找不到“精”。它的字形出現在金文和篆書中。結合其在十三經中的出現時間,可以推斷“經”出現的時間晚於“風”。“風”和“景”的本義都是自然現象。“風”是氣流,“景”是陽光。有趣的是,“風”還有另壹種古老的字體,就像風遮住太陽壹樣,表示風的動態。隨著詞義的演變,“風”越來越融入了“人”的因素——個體中的情感,群體中的文化;但“景觀”壹直承擔著人類的相對對象——環境的意義,以及越來越多的人的因素——個體中的情感、群體中的文化;然而,“景觀”總是承載著人類相對客體——環境的意義。

起源意義

“風”字出現後約65,438+0,600年,“風景”作為壹個單獨的詞組終於出現,大約是在400年前,也就是東晉晚期到南宋初期。上述推論是基於對四輯的全面檢索和對《四庫全書》的核對。在搜索中發現:

1)中國的文字“風景”壹詞最早出現在陶淵明(約365-427)的詩《和國主簿二本(下)》中。

2)“風景”壹詞也出現在南宋詩人鮑照(415-470)的《韶古七首》壹詩中。

3)南宋劉義慶(403-約443)的《世說新語》中也出現了“風景”壹詞。

陶詩“露而不泳氣,天高雲清”仍用“風”與“景”的本義,即“氣與光”;鮑的《怨景·悶守閨》詩,具有突出的個人情感因素;在劉的文章中,“風景不同,山川不同”指的是個人對環境的視覺體驗。魏晉南北朝出現“風景”壹詞並非偶然。其思想背景是

魏晉玄學發展的社會背景是士紳的興起,經濟背景是莊園經濟的鞏固和普及。“人類的覺醒”和“文學的自覺”是這個時代的兩個特征。“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最混亂的時代,也是社會最痛苦的時代。然而,這是精神歷史上壹個非常自由、解放、智慧和熱情的時代,因此它是最藝術的時代。”搜索四輯,從東晉到清代,“山水”壹詞出現698次,排除“風影”24次和作為兩個詞的39次,“山水”壹詞實際出現653次。從“經史子集”的分類來看,“風景”壹詞出現在《集》中的頻率最高,約為97.00%;從文本載體來看,“風景”壹詞出現在“詩詞”中的頻率最高,約為66.51%;從朝代來看,“風景”壹詞在“清代”出現頻率最高,約為27.49%,其次是唐代,約為23.07%。從詞義上看,“風景”壹詞指的最多的是風景,約占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