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關於三國

關於三國

諸葛亮

諸葛亮(181-234)出生於瑯琊縣(今山東省沂南縣)楊度。三國時期

蜀國的大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

諸葛亮因為自己的智慧和《三國演義》的渲染和推廣,成為民間智慧的化身,現存的“事後諸葛亮”

”諸葛亮說,意思是事後諸葛亮。諸葛亮還發明了孔明燈和手推車。

生活和成就

諸葛亮181年出生於瑯琊縣楊度,家世2000石。九歲的母親張去世了。12歲父親諸葛貴去世。由我叔叔諸葛玄撫養。197

叔父死後,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遷居南陽縣隆中(今湖北襄樊西)。盡管他在龍牧身上下了很大功夫,但他仍然雄心勃勃,並把自己與管仲和樂毅相提並論。後來跟徐叔,

崔、孟、等。結交並師從、龐德公等當時名人,並娶了名人黃之女為妻。

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告訴劉備、陳,著名的“隆中對”是三分之計,立即出馬幫助劉備。後來羅貫中把這個事實。

通過藝術描寫,它成為封建社會的典範。諸葛亮進入劉備陣營後,被派往,負責聯吳抗曹,最終成功提拔孫劉。

聯盟成立了。赤壁之戰,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打敗了曹操,從而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赤壁之戰後,他幫助劉備平定荊南。留侯

準備入川,諸葛亮在荊州。但是龐統的死讓劉備把諸葛亮調到四川,讓關羽負責荊州的防守。

諸葛亮在川期間,主要依靠從荊州帶來的舊族,同時註意籠絡原劉璋部下和益州豪強。對於窮人和有才華的學者來說,也是如此

大力推廣,稱贊為人盡其才的工具。他有嚴格的法規,賞罰必信。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錄事。

事情。223年(彰武三年),劉備病重,最後只剩下諸葛亮壹人。劉禪繼位後,以丞相為侍郎,率益州牧封武鄉侯。當諸葛亮成為

政治是有爭議的。有人認為劉備壹直很重視諸葛亮,委以重任。也有人認為,直到劉備死後,諸葛亮才有了提拔自己主子的實權。

張。

諸葛亮執政後,先是重建孫劉聯盟,225年蜀南少數民族漢末在孟獲領導下造反。諸葛亮率領軍隊,

深入貧瘠,馬謖建議參軍,以打擊首領為主,試圖爭取當地上層人士和民眾的支持,其中壹部分人被用作地方長官。壹個

經過100多年,這些地區的統治穩定下來,為後來的北伐提供了物質資源和軍隊。

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率領大軍出漢中,開始第壹次北伐。參軍的馬謖很受重視,馬謖是北伐先鋒。他違節,被魏將軍任命。

兵敗,明流涕而死,用人失察自請貶。建興十二年(234年),54歲的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魏國時死於五丈原,葬於軍中。

曹操簡介

曹操,出生於公元154年,出生於(安徽省郝縣)喬縣。繼西漢宰相曹參之後,他的祖父曹騰在漢武帝時做官,名叫費。其父曹嵩因成為曹騰養子,改姓繼承侯爵。在《三國演義》中,曹操的綽號阿順和吉利被提到,因此得名曹阿瞞。青年時期的曹操足智多謀,機警,但任性、俠義、刁民,不學無術。因此,社會上沒有人認為他有什麽特殊的才能,只有梁的喬玄認為他與眾不同。宣對曹操說:“天下將亂,能安之者不可助!”《三國演義》中南陽於和佩奇對他說:“漢家亡,天下安者,此人也!”許紹,字將軍,以識人著稱。他曾對曹操說:“子能治天下,亂世也是漢奸。”公元184年,漢末發生黃巾起義,董卓死了,他大亂,南征北戰。公元10年曹操以少勝多在官渡(河南中牟縣東北)擊敗袁紹的65438+萬大軍,公元201年在滄亭(河南冠縣東北)。公元208年,曹操統壹中國北方,成為東漢宰相。公元208年7月,曹操南征荊州劉彪,65438年2月,在赤壁與孫劉聯軍交戰,失利。211年7月,曹操率部西征攻馬超,奠定了整個魏國的基礎。213年,漢獻帝任命曹操為王維。公元220年,曹操死於洛陽,享年66歲。謚號“吳王”,葬於高陵。

曹操從劉晨到洛陽戰死三十余年,參加戰鬥近五十次,消滅袁紹、袁術、劉表、張繡、呂布等割據勢力。曹操* * *有25個兒子,分別是皇後卞生了皇帝曹丕,張,曹植,小曹雄,劉夫人生了昂,王草朔,桓夫人生了王草沖,彭城的王曹植,燕國的曹禺,王曹林,中山公的王曹滾,秦夫人生了濟陽。其中,長子曹操認為他為人誠懇恭敬,就做了接班人,成了後來的魏文帝;二兒子曹彰在《三國演義》中提到他勇猛有勇無謀;三子曹植是曹操最寵愛的兒子。他雖然才華橫溢,卻膽小怕事,嗜酒如命。第四個兒子曹雄體弱多病。曹操還有三個女兒,長女曹節,二女曹西安,三女曹華,都嫁給了漢獻帝。曹操是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和他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代表了東漢末年的文風。他們在歷史上也被稱為“文學世家”。曹操壹生著作甚多,著名的《觀滄海》寫於公元10年擊敗袁紹後,河南鹽津縣附近。

周瑜(175-210),廬江舒城人,公瑾人,東吳四大英將之首。從小就認識孫策,成為生死之交。孫策從袁術獨立後,周瑜主動投奔孫策。在孫策平定江東的戰爭中,他扮演了謀士和武將的雙重角色,用計謀征服了太史慈。孫策平定江東後,任命周瑜為水軍統帥。200年,孫策英年早逝。臨死前對孫權說:“問周瑜外交。”。孫權繼位後,也非常信任周瑜。2008年,孫權西征黃祖,周瑜功不可沒。208年,曹操南下,瞄準江東,孫權出戰,未定。周瑜及時從鄱陽湖趕回,正確分析了曹操遠道而來的種種弊端,使孫權決定與曹操壹戰。周瑜作為水軍統帥,用火打敗了曹操,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後,周瑜攻打南郡時中箭中毒,但還是拼命拿下了南郡。後來周瑜把長江南岸割給劉備,劉備卻去京口見孫權,要求征得整個荊州的同意。於是,周瑜只好退守柴桑縣休養生息。周瑜生病期間,提醒孫權要提防劉備。210年,周瑜領兵攻淅川。到了巴丘城,受了箭傷,英年早逝,時年36歲。孫權聞訊後,立即穿著便衣將周瑜的靈柩迎接回柴桑。

歷史上的周瑜,風流倜儻,心胸寬廣。吳棟老將程普早年追隨孫堅,自視其功甚高,輕視年輕的周瑜。然而,周瑜並沒有在意程普,最後還是說服了程普自己。程普說:“妳和周晉公交朋友,就不會醉了。”到了宋代,世人還是很喜歡周瑜的,從蘇軾的《念奴嬌》就可以看出來。但是元朝以後,人們逐漸醜化周瑜,到了《三國演義》出版的時候,周瑜完全變了壹個人。其中壹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劉備的關系。壹方面,周瑜主動把長江南岸的土地割給劉備,但這很大程度上是壹種外交行為。另壹方面,周瑜看到劉備的梟雄本性,不想讓劉備壹天天強大起來,於是上書孫權,要求孫權把劉備軟禁在京口(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美人計的由來,其實周瑜自己沒有做到,孫尚香也是孫權主動嫁給劉備的),但孫權不願意。在對待劉備的態度上,周瑜和魯肅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做法。周瑜是激進派,而魯肅看得更遠。遺憾的是,幾千年後,兩人都成了當時還默默無聞的諸葛亮的部下。周瑜成了心胸狹窄的代名詞,而魯肅成了壹個不可思議的老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