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湖谷湖附近的吳,患有強直性脊柱炎,脊柱彎曲近120。2005年,見到了梁,當即勸說他接受治療,並把他帶到了成都。經過13小時的手術,這個不到1.3米,十幾年沒在床上睡過覺的小夥子,已經可以平躺了,康復後的身高達到了1.78米。如今,吳已更名為“吳”微信名為“自由”。
重慶璧山肖強,脊柱向右彎曲達190,世所罕見。從2013到2015,梁為他做了三次手術。今天,他迎來了女兒的出生。
余來自河北滄州,患有脊柱側凸40年。2016,他終於找到了梁。從短信咨詢、手機發送檢測數據,到入院、手術,現在我像正常人壹樣上下樓聊天。奇跡在壹周內發生了。
在同行的眼中,梁是的“大俠”。因為脊柱側彎手術是“骨科手術中風險最大的”,梁接診的大部分都是被京滬滬醫院告知不能手術的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這些手術難度有多大?用梁自己的話說,“這就像是在川藏線的懸崖上行駛”。用“工匠精神”來形容梁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水準更為貼切。看門診,他有壹個規律:早上只看20個號,平均看壹個號10分鐘左右。“不能輕易辭退病人”是這條規則的由來。每天查房用的便攜式醫療器械就是各種規格的扳手、螺母、螺帽。每次調整矯正病人身體差不多要30分鐘。
有時是治愈,經常是安慰,總是幫助。面對每壹位患者,梁以對生命的敬畏、精湛的醫術、對每壹個醫療過程的細致把控、對患者的極大同情,成為患者生命曲線和精神曲線的“矯正天使”。梁有壹個“梁脊柱側彎咨詢小組”,成員超過300人。工作繁重後,他經常在群裏和病人交流到淩晨;為了鍛煉病人的肺活量,他花錢請了壹位音樂老師來醫院教病人唱歌。為了解除常年臥床病人的孤獨感,他出錢為他們舉辦春節晚會。更有甚者,他還幫病人籌錢做手術。從捐款、找朋友幫忙集資,到與山治公益基金會合作,帶動社會投資2000多萬元,幫助脊柱畸形患者。目前,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脊柱側凸患者中,山治公益基金會的捐贈比例超過95%。
如果說《希波克拉底誓言》是醫學界發出的職業道德的倡導者,那麽中國晉代的《醫學上的事論》則用中國人的說話方式和中國人的語言習慣,生動地得出了什麽是“醫生”:“醫生不是有愛心的人,不可信任,不聰明不講理,不可任命,不老實不老實,不可信任。”是基於古代用醫,擇姓之後,其德可以仁厚博愛。“在這本中國語境下的“醫生”字典中,“仁”和“理”是“醫生”的必要條件,“醫生”必須是醫學技術與人文精神相結合的典範。梁就是被這位“醫生”詮釋的活標本。
成都的醫生,成都的好人。背後是他的團隊,腳下是他在斯裏蘭卡出生、工作、成就的成都土壤。梁是成都的驕傲,是城市精神的最好詮釋。正如葉芝所說,“我們做的、說的、唱的壹切都來源於與大地的接觸。”以梁為標桿,成都人正在書寫精彩的成都故事,這些故事凝聚著他們的理想、信念、道德、立場和境界,源於成都城市精神的沃土。這是成都的“軟實力”,是成都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精神基礎,將直接而深刻地影響整個城市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今晚,梁在感動中國的大舞臺上接受了頒獎,並得到了人們心中的贊譽和尊敬。他帶來的“感動”就像壹場持久的春雨,蕩滌了塵封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