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十七帖的構成分析

十七帖的構成分析

《十七帖》是小草書法的傑作,其章法也具有典型意義。據唐太宗記載,其成分為“煙斷,斷則連;鳳凰如龍,勢斜而直。”通常,草書的構圖是指作品的布局,是點、線匯集成字,字匯集成行、列成篇的最終結果。關於點、線組合成字的問題,我們前面已經對壹些典型的字形作了初步的說明,這裏重點說壹下《十七帖》中的字、線組合成篇的問題。

與後來的大草、狂草書法不同,十七帖集字法不是依靠字與字之間的暗示來加強整體感,而是依靠字形的大小、字的姿態的斜向搭配和筆畫粗細的變化來實現氣韻的連接。比如最左邊的圖是十七帖中的第壹帖,有三行* * *,都是獨立的,屬於章草模式。不過王羲之對這種模式進行了改革,所以更加靈活。在本帖的第壹行,“十七”字的筆畫很重,為整部作品定下了基調。其他字或正或反,如為橫向趨勢,四字又變正,馬傾斜,為又回正,屈又變斜。因此,整個線條看起來是獨立的,但筆畫是相同的。除了這種意外,另外兩行也有字體寬度的變化。

另壹種將單詞排成行的方法是上下單詞的含義。如圖所示,第壹行仍然是每個字獨立的,第二行的“祥符”字的筆畫是相連的。這是加強詞與詞之間關系的壹種方式,但在《十七帖》中仍不占主要成分,言外之意必須合理。《十七帖》在這方面處理得很有分寸,牽連詞在整個作文中起到了耳目壹新的作用,沒有左繞右繞的毛病。有些字更註重意義聯系,即筆畫中的關系,如第三行開頭的“撐”字。上詞的閉合和下詞意義聯系的斷開具有相同的暗示效果。

十七帖整理成篇的方法是每行之間保持壹定的距離,但左右兩邊要互相照應。因為每壹行字形的大小、寬度和正面都不壹樣,所以把它們放在壹起非常和諧。加入壹些隱含的組合,使構圖更加靈活。需要註意的是,《十七帖》是壹個小帖集,不是壹次性寫完的,所以每個帖的構成都有自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