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學習了xx老師的《親子溝通的方法與技巧》,感觸頗深。
老師說了很多方法,我印象很深:
1,多討論,不點。這其實是我最需要學習的。我經常給孩子下命令,我總是用命令的口氣告訴她。小學之前,她壹般會聽,後來就不聽了,還和我吵架。她壹直以為孩子不聽話,現在知道我說話方式不對了。
每次讓她寫作業,我都會說:“快點寫作業。”“來,把垃圾扔掉。”以後會改的。老師說:“妳現在應該做作業嗎?”“妳能幫我扔掉垃圾嗎?因為媽媽很忙。”
2.通過平等協商處理親子矛盾。因為第壹點沒有做好,第二點就沒有平等協商了。以後,我會用壹種更協商、更咨詢的語氣說話。因為我經常用命令的語氣說話,小婷也學會了命令的語氣。小婷會說:“媽媽,請快點把我的字典拿來。”有時候我不幹,我們兩個就會吵架。
3、換位思考增加孩子的責任感。這個我最欣賞,接下來壹定要用。老師舉了壹個例子,說有壹次旅行,導遊對小朋友說:“小朋友,到了景點壹定要照看好大人,牽著他們的手,不要讓大人迷路。”孩子們壹下子有了責任感,緊緊握住大人的手,生怕大人迷路。這個導遊真的很懂小孩子的心。
4.孩子的事情壹定要和孩子協商。有時候我和我的孩子協商,有時候我替他們做決定。我買衣服褲子等生活用品,都會和孩子協商壹起買。我還和小婷討論了參加興趣班的事。我很想讓小婷在暑假學英語,但小婷不讓,所以沒有強迫。到目前為止,小婷只學會了壹種古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