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猴子殺雞。這個諺語通常用來警告那些可能引起他人不良行為或意圖的人,或防止類似行為再次發生。例如,如果壹個家庭中的壹個人偷了東西,父母可能會懲罰他,以防止其他家庭成員有類似的行為。
在商業或政治中,如果員工違反法規或政策,領導可能會公開懲罰該員工,以警告其他員工不要有類似的行為。意思是通過懲罰壹個人來警示其他人。這個比喻被廣泛使用,因為它生動地表達了通過懲罰壹個人來防止其他人犯同樣的錯誤的概念。
這個習語總是通過懲罰壹個人來為其他人樹立榜樣,以防止其他人犯同樣的錯誤或采取同樣的行動。它強調通過公開懲罰壹個人來達到警示他人的目的,以防止類似行為再次發生。
殺雞儆猴:
1.他想給別人做個榜樣。
2.管理者經常用樹立榜樣的方法來管理團隊。
3.總裁公開批評壹名員工以儆效尤,並警告其他員工遵守公司規定。
他想殺雞儆猴,讓大家不敢再犯錯誤。
5.每個人都不想成為被殺的雞,但在位的是誰呢?有機會妳大概會用這壹招殺雞儆猴吧?我肯定有過這個想法,但壹直不敢付諸實踐。
6.這場比賽很重要。如果我們贏不了,我們就只能回家釣魚了。不要臨陣退縮。公司會以此為例。
7.如果有人做了壞事,經理會以儆效尤來懲罰他。
他以身作則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譴責。
9.犯了錯誤,領導會通過做出榜樣來懲罰其中壹個,達到警示的目的。
10,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和他們平起平坐,不要從上面指指點點,不要以身作則威脅他們。
11.老板為了面子,拿身邊的小職員殺雞儆猴。
12.為了改善工作氛圍,經理決定以身作則提高工作效率。
13.以殺雞為例,只會讓人感到厭惡,而不會真正糾正自己的錯誤。
14,如果妳想以身作則教育他,那麽他可能會被嚇跑。
15,公司召開會議,為遲到者做出表率,提醒他人準時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