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安隱居在會稽東山,與當時的王羲之、孫綽等名士都很親近。他們壹起旅遊,壹起寫詩寫作文,很悠閑。他常常坐在山中的石窟裏,面對著峽谷和河流,悠閑地感嘆:“我的人生離古代隱士伯夷還有多遠?”
這時,謝安的弟弟謝萬當上了西部中郎將,受到朝廷的高度重視。不過他的名氣還是沒有謝安大。人們都認為謝安是壹個治國安邦的大才。謝安的妻子看到謝萬做官後,家境富裕,但謝安安於平淡的生活,就對他說:“君子不求名利,還求什麽?”謝安仍不為所動。
不久,謝萬被免職。為了挽救謝佳日漸衰落的社會地位和國家的和諧,謝安萌發了做官的意圖。那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了。西涼將軍桓溫讓他當司馬之職,他接受了。
在他就職的那天,許多朝廷官員來為他送行。壹個叫高松的官員跟他開玩笑說:“妳過去多次違背朝廷的旨意,拒絕做官,高高地躺在東山。妳很悠閑。今天,妳出山了。”謝安聽了,覺得慚愧。謝安是宰相的官員。淝水之戰,他指揮有方,以少勝多,大獲全勝。
謝安功不可沒。當時朝廷內部和諧出現危機。晉孝孝帝終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重用與母兄在壹起的王司馬道子。司馬道子也是個整天只知道喝酒的酒鬼。他霸道,合力擊退陷害謝安。為了避禍,謝安外出鎮守廣陵的臺階山。謝安雖然在朝廷處於依附地位,但他那些年周遊東山的野心從未泯滅,這壹點在他的言語和表情中時常表現出來。
成語寓意
在“東山再起”這個典故中,謝安隱居之後出來做官從政,是為了國家的穩定和家族的榮耀。面對東晉政權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當時民眾的期待,同為豫州刺史的哥哥謝懿去世,中郎將的哥哥謝萬因為北伐失敗被廢為庶人,謝家真的需要壹個新的人物來撐起局面。
於是乎,年過四十的謝安,就應該以“天下未變,誌在救濟”的座右銘,被召喚到自己的仕途上來。這體現了名人對自己祖國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