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外來語對日語和日本文化的影響

外來語對日語和日本文化的影響

文/林則徐林澤

外來詞是指直接從其他語言中接受新詞,這是日語中最常見的新詞來源之壹。日語中有大量的漢語詞匯,其中大部分是從中國古代引進的。從外來詞的定義來看,漢語詞匯可以視為日語外來詞之壹。但是,從成語的角度來看,漢語詞匯不應該屬於日語外來詞的範圍。因為很久以前引進的外來語已經完全融入了日語和日本文化,外語的感覺已經消失了。這種詞匯壹般用日本歷史上的平假名或漢字書寫。目前,日語中的所謂外來詞和漢語的排斥僅將外來詞限制在16世紀以後的西方語言中,有時被稱為“外來詞”。日語詞匯主要包括漢語、日語、外來語和混合語言,外來語是日語詞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見證了日本的文化變遷和社會發展。

外來詞對日語的影響

外來詞在讀的時候壹般都是用音譯的方式來表達,但是日語中的音節相對來說不夠豐富,所以在日語中很多外來詞的發音中很難找到對應的音節。但是,必須音譯。這時,日本人會參照外來詞的發音創造許多新音節。同時,外來詞的引入導致了傳統發音規則的改變。?

日語中的漢語詞匯壹般用於標記日語名詞、形容詞等詞幹部分,但平假名主要用於標記主次動詞和助動詞,它也壹般用於標記語言的靈活部分。片假名壹般用於標記外來詞和外國人的姓名和地名。很久以前,僧侶在研究佛教時使用片假名作為註釋和標記來發音。雖然日本人很久以前就發明了片假名,但很少有人會使用它。隨著大量外來詞的引入和長期的發展演變,用片假名標記模仿外來詞的發音並對外來詞進行標記變得相對簡單。從此,日語以漢字、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形式正式確立。

外來詞是各國輸出民族文化的壹種方式,在文化交流中具有象征意義,充分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發展。當從國外引進的詞匯中沒有可以完全用日語閱讀的單詞時,則直接通過音譯來發音,這反映了各國之間的頻繁交流,也顯示了日本善於吸收外國先進文化的優勢。在日本引進外來詞之前,日語詞匯很少,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壹是日語詞匯,二是漢語詞匯。外來詞的引入豐富了日語詞匯。2000年,日本重新出版了壹部日語外來詞詞典,收錄了來自26個國家的多達10萬個單詞。據統計,其中40%是漢語,45%是英語,65,438+05%是其他語言。外來詞在現代日語詞匯中所占比例高達10%,在某些領域甚至更高,如時尚97%、飲食84%、美容86%、體育76%、住宅67%、工程40%、生物30%、管理45%、化學39%、哲學23%和政治65438。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密切,外來詞的詞匯量將不斷增加。

外來語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日本引進外來詞的同時,也引進了外國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外來文化逐漸與日本本土文化相結合。日本是壹個非常善於學習的國家。它通過積極吸收和利用其他國家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的精華來不斷擴大自己,同時也沒有忘記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表明日本不是壹個會完全接受其他國家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的愚蠢國家,而是在其他國家的基礎上發展並賦予其新的意義。

許多人會發現開始學日語很容易,尤其是在中國。這是因為日本從中國借鑒的不僅僅是文字,還有手工業、飲食、茶道等諸多方面。因此,中國的日語學習者會感到熟悉。然而,自明治維新以來,中國的國力逐漸衰弱,其科學、技術、文化和經濟思想不再是第壹。因此,日本開始轉向先進的西方和歐洲大陸,大量的葡萄牙、德國、意大利和英國成為外來詞的主要來源。日本在二戰中戰敗後,美國進入日本改革其軍國主義思想。在此期間,美國的壹些文化、政治和經濟制度開始輸入日本,日本也對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文化采取了兼容並包的合作態度,這直接使日本自身的生產力迅速發展,促進了日本的社會文明和進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日本和日本文化的主要成分大多來自中國、西方和歐洲。所以隨著學習日語的深入,發現日本把借來的東西都改進了,那些詞的意思在中國看到就不再是那個意思了。這個時候就會發現日語其實並不好學。

語言在任何時候都是文化和經濟交流的載體,國與國之間語言文化的接觸是社會發展到壹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然而,當兩種語言碰撞時,矛盾自然會產生,主要是因為文化空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發明,這些新發明在傳統詞匯中找不到,這將造成所謂的跨交流障礙。這時,從外語中借用壹些外來詞就顯得很迫切。因此,外來詞是外來文化和日本本土文化洗禮的產物,是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的標誌,也會影響壹個民族文化的發展。

日本是壹個非常好學的國家,它的文化是通過學習外國文化形成的。日本在引進和吸收外國先進文化和技術時,外來詞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外來詞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它也給日本文化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積極影響包括:(1)外來詞的引入促進了交流,加快了從許多其他國家吸收先進文化和技術的步伐。新文化和新技術進入日本後得到了提高,促進了日本社會文化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2)外來語使日本的本土語言和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外來語是專門用來表達新事物的語言文字。(3)對語感和表達的影響。相對來說,以前的漢語詞匯和日語詞匯都比較枯燥,但外來詞給人們帶來了新的感受,這符合日本人接受新鮮和流行元素的愛好。日本人說話有個特點,就是喜歡含糊其辭,表達總是不那麽清晰。希望別人也能自己理解他們。與傳統詞匯相比,外來詞的意義不是那麽直接和強烈。當許多傳統詞匯不適合表達時,可以用外來詞來代替。因此,外來詞的委婉和含義與日語的表達方式非常壹致。

負面影響包括:(1)過多的外來外來詞將被淹沒。如果我們從語言和文化的角度考慮問題,引入過多的外來詞很容易破壞日語的原有體系。隨著外來語詞匯的增加,日本人說日語詞匯的機會將逐漸減少,隨之而來的是傳統文化的衰落。(2)外來詞引入頻率過快。操之過急會導致很多難以適應的情況。外來詞是新事物的代名詞,因此日本的老年人很難理解外來詞的含義,與年輕人交流也會不方便。

日語是表音文字,也就是用聲音的組合來表達詞義,而中國是表意文字,也就是用形狀來表達詞義。由於日本借鑒了中國的象形文字,它發展了壹種形象思維模式。表音學的思維讓日本人可以通過發音理解大量的西方外來語,久而久之,日本人的思維也與西方國家的人相似。結合了這兩種思維方式的日本人在理解力上也更發達,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隨著科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毫無疑問,日本將來會引進更多的外來詞。

?- ?那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