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世紀,馬禮遜的《英漢詞典》和馬多克斯的《英漢詞典》相繼出版,它們都用26個字母來標註漢字。雖然這些作品沒有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其影響力有限,但正是這些早期的實踐和準備為19的“韋德式”拼音方案在20世紀70年代的出現和傳播奠定了基礎。例如,雖然馬禮遜的註音系統主要記錄廣州方言,而韋德的註音對象是更具代表性和實用性的北京官話,但韋德的註音系統繼承了馬禮遜方案的壹些特點,並簡化了馬禮遜方案的壹些書寫方法。韋德體最大的優點是減少了音符的數量,力求每個音符的壹致性並接近英語的發音,從而實現了經濟性和壹致性的原則。此外,馬禮遜拼音和薩默斯拼音(1863)在歷史上也出現過,但它們的影響力不如維托馬拼音。
後來,翟立思在他的《漢英詞典》(1912年出版)中,對韋德語中的註音系統稍作改進,形成了“韋德語-翟立思體”。魏拼音誕生後,被廣泛應用於郵政通信、海外圖書館中文圖書編目、外交護照中學者姓名和地名的音譯等方面。
1906年春,統壹和規範中國地名拉丁字母拼寫的“帝國郵電聯合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決定,以翟立思主編的《華英詞典》(上海第壹版,1892)拉丁字母的拼寫為基本依據,即維托瑪-翟立思拼音。為了滿足電報的需要,會議決定不使用任何附加符號(如供氣符號等。).這種拼音系統被稱為“郵政拼寫系統”,在191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繼續使用。這是20世紀上半葉西方國家最常用的拼寫中國地名的系統。
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制定“漢語拼音方案”之前,幾乎沒有人“發明”新的字母拼音方案。壹套能夠延續100多年的音標,除了是第壹潮流之外,壹定有自己獨特的長處和優勢。這是值得我們今後認真研究的。當然,如果我們以今天的眼光對“韋德風格”進行科學客觀的審視,就會發現其中的不足之處。主要是:雖然音符的數量減少了,但附加符號(即音符上方或右上角的小符號,如表示空氣的撇號,類似英語)的數量增加了;舌尖上有兩組不壹致的表示元音的音標;壹符號多用現象。這些標識符很容易造成混亂和不便。然而,西方人對漢字羅馬字母拼音化的嘗試是漢語拼音化的“歷史前奏”。
1956年2月文改委公布《漢語拼音方案(征求意見稿)》後,漢語拼音取代了韋氏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