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書法五大差異之壹的隸書,在漫長的發展演變過程中跌宕起伏,耐人尋味。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隸書的演變和審美特征。歡迎閱讀學習!
無辜交戰國古力
隸書承毛筆印章,開下筆,在文獻學和書法史上占有光輝的壹頁。那麽隸書是哪裏來的呢?傳統上,許多文獻認為它是由秦代人程渺所創。《取古史名篇》說:“秦獄官程英,擅大篆,得罪先帝,被囚雲陽獄,增減大篆,革除其繁。當初皇帝精於此道,名曰隸書。”[1]《論書表》也說:“秦焚經,除舊,官獄多。為了改約,用了隸書,古文停刊。”[2]這兩個文獻對隸書的成因和時代都有明確的解釋。與此相反,北魏的李道元提出了“官出上古,不出秦”的觀點[3]。文曰:“孫長之嘗青州刺史傅曰,臨淄人造古墓葬,得桐棺,前後隱為官字,曰六世孫之棺也。只有三個字是古的,其余都和這本書壹樣。”兩種觀點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隨著建國以來大量簡牘帛書的出土,為我們澄清這壹問題提供了全新的確鑿證據:1965年,山西侯馬市東郊出土了作為春秋時期祭祀活動記錄的《侯馬蒙書》;1980至1982年間,河南溫縣發現大量春秋晚期寫的石碑,其書法風格和體式與後書基本壹致。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1號墓出土竹簡240余枚,約6600字,經檢驗為戰國早期。另外,河南信陽長臺關楚墓1957年春出土的信陽竹簡,湖北江陵縣滕店1973年出土的竹簡,湖北江陵王山1965年出土的竹簡,都是戰國早期楚的作品。1953年湖南長沙仰天湖墓出土的仰天湖竹簡,1951年湖南長沙五裏牌出土的竹簡,1953年長沙楊家灣出土的竹簡,1978年江陵湖南岸天星關出土的竹簡,都被認為是戰國中期。
這些作品,從字體上看,都是所謂的六國古文。雖然因地域、時代、作家的不同而有風格上的差異,但其審美特征是* * *,重起筆、大膽收筆、不計後果用筆、用筆清爽、詞形幼稚。這和秦漢時期的竹簡書法有著驚人的相似。可以證明,早在春秋末期,戰國早中期的古文字就已經開始古李了。
1980年,四川省青川縣郝家坪50號秦墓出土兩枚木簡。其中1正反本154字,時間為公元前309年(即秦武王2年)。這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的最早的帶有明顯官轉型風格的作品。作品除少數文字外,仍保留了篆書的基本形式和筆法。大部分的文字已經開始具有隸書形式、筆意和筆勢的規模,有些甚至非常接近我們今天看到的韓立。總的來說,這些人物沒有波浪挑法,線條短小、靈動、工整,給人壹種“堅毅”的藝術美感;白布清晰,有豎線無橫線,人物也是大小粗細不壹,特別活潑自然。1986年3月,甘肅天水放馬灘1號秦墓出土竹簡460枚,分為《日書甲乙》、《墓主錄》三冊。該書出版時間稍早,其余時間為公元前239年(即秦始皇八年)。壹種書超級優雅灑脫。筆以中心為主,邊為輔。起筆的時候往往會把前面藏起來或者再按壹下筆,形成“釘頭”。收筆時往往弄個鋒,或犀利兇險,或迅速折和方駿,極為隨意,奔放炫目。第二版和《盜墓大師》在風格上略有不同,所以簡潔內斂,所以少了些奔放。1975年,湖北省雲夢睡虎地發掘了12座秦墓。其中,7號墓的木門門楣上刻有“曲陽士五國五十壹年”的字樣,屬於51年(即公元前256年)的秦王趙翔。165438號墓出土了約115438+050件與秦法律文書有關的竹簡。年表記載的時間始於秦湘趙浩棋元年(公元前306年),止於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也就是秦始皇統壹六國稱帝後的第4年。這些作品在風格上與雲夢秦簡、青川秦簡非常相似。
青川、天水、雲夢秦簡是目前我們所見到的最早的官改作品。它雄辯地告訴我們:1,隸書起源於春秋末期、戰國早中期,以秦文為主體,六國古文。到戰國末期,已經基本成型,於是從古文中分流出來,成為當時廣泛使用的字體。到了秦朝,與小篆並駕齊驅,各領風騷。2.雖然我們沒有看到大量證實為秦代的古籍,但是通過這些簡牘,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秦代是古李的發展時期。所以應該說“戲多”和“篆難”,這是逼著人們廣泛使用“李芹”的,絕非特定條件下突然產生的。沒有15年的發展,當然不會有漢代隸書的成熟與繁榮,也不會有小篆的“消滅”。
兩漢的多彩分野
漢朝統治長達426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顯赫的朝代之壹,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都有空前的發展,書法也不例外。簡單快捷的隸書不僅已經成熟,而且成為主導字體。從此,以象形為主要特征、屈體復雜、書寫和識別困難的古文字時代宣告結束,開創了現代漢字的新時代。
從整體上看,漢代隸書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兩個時期:西漢時期的成熟期和東漢時期的鼎盛時期。
過去人們受限於材料,對西漢書法的評價只能依靠僅有的壹點點史料進行推測和假設,導致了很多錯誤。今天,在目睹了建國以來大量出土的西漢簡帛書籍後,我們不得不以壹種全新的觀念來審視西漢書法藝術的偉大成就、歷史地位和審美價值。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在湖南、山西、湖北、安徽、廣西、山東、江蘇、甘肅、青海、河北等省出土了20余件西漢簡帛書。1972年,長沙馬王堆1墓出土竹簡312枚,附木簽49枚,共計2063字。壹般來說,這些字體都是細長好看的,扁平的不多;用筆靈動、流暢、自然,尤其是豎筆的肆意誇張,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號墓還出土了壹批竹簡和木簡,其中最有價值的是折好放在漆裏的帛書。從書法角度看,帛書雜療方與雲夢秦簡相似,形制略扁,但仍工整。《戰國家書》形制為豎式,線條細長,尤其是正面外露,其篆刻意味比其他帛書更強。《老子家本》和《春秋石語》風格相似,形制豎,點畫粗,漫不經心。二版《老子》獨具特色,橫格結構,端莊工整,橫畫飄逸,風格內斂,細膩典雅,為東漢之首。李殊在漢初,這本書應該是最終的規則。1983 ~ 1984年間,湖北江陵張家山247號漢墓共出土竹簡1000余枚,書風與雲夢秦簡相似,古樸厚重,清冷飄逸,極有“從容逍遙”之感。1973 ~ 1975年間,湖北江陵鳳凰山9號出土三枚木簡,字跡仍清晰可辨。其中65,438+0件有文帝65,438+06年(公元前65,438+064年)的日期,表明銘文的撰寫時間為西漢初年。三塊布別出心裁,字距相距甚遠,行距也很寬很舒服,給人藝術享受;結也很獨特,姿勢是垂直的。豎、豎鉤、司、葛鉤、主橫等每壹幅畫都狂放誇張,極為灑脫俊朗,似乎與馬王堆1號墓出土的竹簡有相通之處。尤其令人驚訝和震驚的是,他的波挑法,如主橫、畫、鉤等,都十分嫻熟,幾乎與東漢時期的成熟八分如出壹轍。這是目前所見的最早的作品,說明早在西漢初年,具有蠶頭鵝尾之美、花朵極其豐富的波筆就已形成。因此,雖然數量極小,但對我們研究隸書發展演變的歷史卻有著重要的價值。1972年,在山東臨沂的貘樹山發掘了兩座西漢初年(約公元前140 ~公元前120年)的墓葬。其中1號墓出土竹簡4942枚,2號墓出土竹簡32枚,共計4974枚。這些作品的點畫豐滿,微草,與馬王堆寫的帛書《老子》壹脈相承。1972 ~ 1973時期,考古工作者在甘肅額濟納河谷發掘了19637枚竹簡。這些竹簡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年代清晰,寫法多變(不僅有古文,還形成了八股文和草書)。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郎村40號西漢墓出土多枚竹簡。從加工放大的樣本來看,書法風格相當成熟:平、橫、備、慎、凝重,排列整齊,與陳石、曹權等東漢著名碑派十分相似。說明隸書的發展已經完全擺脫了篆書的束縛。所以,我們有理由說,《定縣漢簡》是隸書發展史上的壹座豐碑,標誌著隸書成為過去,隸書走向成熟!1959武威磨子子6號漢墓出土的《武威禮儀壹種書》,書寫精美,技巧嫻熟:用筆嫻熟老練,蒼勁含蓄;合字橫,開字左,開字右。波浪五花八門,字體大小基本壹致,字間距稀疏,平衡基本壹致,不像其他竹簡或大或小,或疏或密,隨波逐流。顯然,這是壹本已經融入了作者主觀意識主導的人為編排因素的成熟八股文。從無意到有意,從天真的自然美到工整有序的人工美,是藝術發展的客觀規律。通過以上對具有鮮明理性審美追求的簡牘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壹條從萌芽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上古李朝到漢代的清晰脈絡。
東漢是壹個隸書高度成熟、空前繁榮的時代。以中後期石雕藝術空前繁榮和名家碑刻的集中湧現為標誌,完成了隸書生命從起源到成熟再到繁榮的第壹個周期。東漢中前期100年間,書法發展較為緩慢,基本上繼承了前漢舊制。這壹點可以通過閱讀這壹時期的居延、武威漢簡和幾塊石刻來證實。而東漢中後期的隸書,在成熟程度、字徑、尺寬尺寬、形制、選材、作品態度等方面,都與前代有較大不同。
作為早期唯壹的石刻,賴子侯石刻、三老人避日石刻、褒斜之路石刻、大吉麥山石刻、司馬昌元石門碑刻,都有著相同的審美特征:圓潤渾渾、健柔飽滿、篆刻運用充分(即康南海所稱)。有壹波意思,但是沒有明顯的選擇。所以內涵簡單,自然率真,充滿古意。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既沒有雲夢竹簡那種典型的古風特征,也沒有《石門頌》那種鮮明的八股特征,完全介於兩者之間。透過他們,不難看出元渾兄方與小三顧穆作品的傳承關系,如《石門頌》、《陽懷表記》,以及後來的《泰山今世緣》、《四山摩崖石刻》等。
中期著名石刻有六種:子遊殘石、祭三公山碑、太史石闕明、楊家殘碑、培岑濟公碑、北海向京明軍碑,大致可分為三組:殘石、殘碑為高度成熟的八點書;“太師”和“培岑”是壹個群體,在波挑法上不明顯,但對刷印充滿了興趣,介於古力和八分之間,所以與早期的幾塊刻石有壹定的相似性;作為壹個群體,《三山祭》和《景俊》是篆書中的兩部作品。隨筆折疊延伸,五彩斑斕,咄咄逼人。由此,可以看出他們與張騫、夏、賢愚皇、武陟《天發神思》等桓、陵時期的古跡的關系。
東漢時期,立碑之風盛行,尤其是在桓、陵時期。隸書作為壹種隸書,已經進入了壹個輝煌的時代,流派紛呈,風格各異,結構突出。就石刻的形狀來說,無非就是碑、墓誌銘、懸崖、雕像。人們往往根據實際需要,選擇相應的形式,寫出具體的文字。由於場合莊重程度不同,刻石形狀不同,寫法也大相徑庭。日本學者Jungang Urano根據制碑目的和行文風格將這壹時期的漢碑分為五類[4]:壹類是以祭三公山、風龍山碑、白石沈駿碑、西嶽華山寺碑為代表的“聖碑”,頌揚鬼神之功效。這類作品結構嚴謹,體態方正,風格渾厚典雅,氣勢開闊,構成了壹組“雄偉書風”[5]。壹是“廟碑”,以孔廟三碑(義英、李奇、陳石)為代表,記述祠堂祭祀和建造者。寺廟古跡通常法度嚴格,是“完美高貴”[6]和“足資典範”[7]的標準,卻被遺漏了。壹種是贊美個人美德。政德碑有裴岑基公碑、曹全碑、張遷碑等。墓碑有景俊碑、夏成碑、夫子廟碑、方恒碑、範敏碑、鄞州碑等。這種碑是東漢碑刻的亮點,比例大,分布區域廣,持續時間長。就書風而言,不像前兩類,都是嚴明嚴明,只是面目不同,互不相同。比如“曹全”苗條、美麗、優雅;“張騫”以工整、質樸、剛強取勝;《方恒》豐富、厚重、嚴厲;“夏成”以奇、圓、莊重取勝;夫子廟以質樸、自由、美麗取勝。第四類為紀念土木工程的完成而雕刻的紀念碑以“懸崖三頌”(石門頌、西峽頌和高歌頌)為代表。摩崖石刻最大的特點就是石頭表面本身不像石碑那麽光滑平整,面積比石碑大很多倍。此外,石碑不需要像紀念碑、廟碑、墓碑那樣神聖莊嚴,使得這類作品同樣具有典雅、寬廣、大方、真實、自然的審美特征。其他如碑刻、墓誌、石經等,代表作品有《楊三老石室畫像碑刻》、《朱碑刻》、《馬江墓誌》、《平石經》等。在這類作品中,除了石經書寫工整、法度嚴謹外,其他作品都比較隨意、草率。這是因為它們的地位和作用不如墓碑。但從藝術的角度來看,隨意的“隨意”和“馬虎”往往會使作品自然流露“真趣”,於是好的結構就時不時地出來了。
晉唐時期風格謙遜的李殊
隸書從春秋戰國時期的《曹傳》古文字開始,到漢代達到頂峰,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三國到兩晉、南北朝到隋唐(公元220年到公元907年)的677年來看,隸書的發展基本遵循兩條路徑。壹個向楷書方向演變,最後發展為渭北和唐凱;壹個朝著隸書本身的方向發展,最終形成了晉唐官員的風格。前者是由古代樸素的方形作品演變而來的,如《仙玉湟》、《張壽碑》、《西廂記》、《張遷碑》等。在這壹時期,它由謝秀碑、古浪碑、王敏墓誌銘、王墓誌銘和墓誌銘組成。因為這是壹場由壹種字體演變成另壹種字體的文學革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成為這壹時期書法藝術的主流。作為官方向官方過渡時期誕生的作品,都具有官樣向非官樣、官樣向非官樣的整體特征,成為壹種新型的中介字體。他的筆多為方形,折角,浪蕩鉤陡,所以點畫厚重,蒼勁,流光溢彩。這些都是從母親的先天基因中獲得的。因為它的不成熟,字裏行間毫無疑問都是孩子在牙牙學語,渴望學習,體現在字的大小不壹,重心的偏移,時不時的危險狀態,糟糕的真率。因此,這種書法風格具有濃厚的藝術情調,自清代以來壹直受到書法家的青睞。後者繼承了東漢“孔廟三碑”和“曹全”莊重、幹凈、典雅的風格,以及“夏城北”既古老又裝飾有趣。從尚尊號到曹真、王基,再到西晉隆興帝三訪碧永碑,完成了它的蛻變使命。此後幾乎保持不變,形成了晉唐隸書固定的風格格局:1。筆單調、單調、不變,缺乏尊嚴、厚重和意蘊。2.修字工穩重正直,排列整齊劃壹,法度嚴整,傷神滯,故乏趣神韻。3.規則的排列是有規律的,橫、直、斜線都可以排成壹排,就像壹個運算符,所以很疼。可以說,隸書向本體到晉唐方向發展是死路壹條。這類作品,人工雕琢的刻意構圖嚴重,把追求裝飾效果的美感推向極致,漢碑自然、古樸的氣息蕩然無存。簡而言之,格調低俗,充滿了造紙人的精神,毫無審美價值可言。
關於這壹時期的隸書作品,有兩個現象值得關註。第壹,由於兩種方式並行發展,生活在這壹特定時期的書法家無疑會受到來自兩方面的壓力和影響,於是出現了孔子碑(三國元年,即公元220年)和刻石(南朝劉二年,即 公元421)和劉閑墓誌銘【關於北方】孔賢和劉閑(當然是源於夏成)的小品的裝飾趣味和晉唐隸書如出壹轍(這種帶鉤的裝飾小品是晉唐隸書的典型特征之壹); 弓玄的橫畫和二聰的壹模壹樣。其次,父親建元四年碑(十六國福琴建元前四年,即公元368年)、好端端泰王碑(東晉聞喜,公元10年,即公元414年)和《鐵山崖賦》詩(公元579年,北齊太祖周象元年)是經脈的圓劃。這些與魏晉隸書大相徑庭、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覺醒之作,可能是隸書走向終結前的最後壹絲曙光。
宋、元、明三代淡味隸書
當遵紀守法的唐人把李、凱逼到絕路的時候,緊隨其後的宋人卻沒有前進壹步。於是,壹場擺脫束縛、尋求新生的反叛運動悄然興起,這是壹場以“尊意”為核心的美學理念的藝術革命。他們另辟蹊徑,將目光投向了行書(當然也包括草書)這種朝氣蓬勃、易於感同身受的文字。蘇軾、黃庭堅、米芾等人輩出,成就卓著,以實力引領時代,塑造了書史上不朽的形象。在他們眼裏,唐代的隸書、隸書被視為沒有藝術本質的“俗品”,所以相對來說很少有人關心隸書,隸書更是沒有牙齒——從此進入了歷史低谷!
元初,趙萌出山,學古法,回歸傳統,於是釷被鞣到ァS鐘形、唐元等。,都被朝野看重了八分。但畢竟勢單力薄,不成氣候,壹味照搬過去,不求新變,很難達到高水平。對朱明王朝來說,也不平等。雖然、王敏、、文鵬、宋玨、孫等。因其官方文字而聞名,他們是自我約束的,古老的,並停留在唐朝的模式中。所以他們的作品充滿了工匠風情,很難找到壹種傳達感情、體現自然之美、體現作者精神的藝術語言。總之,宋元明官學無人問津,風氣下降,壹蹶不振。
張揚個性的清代隸書
眾所周知,清朝是壹個政治上昏昏沈沈、腐朽沒落的朝代,但書法尤其是隸書在這個時代復興了。這當然不是偶然的。壹方面,如前所述,自東漢桓、陵年間,形勢急轉直下,宋元明已少有人關註。“八分篆書幾乎絕跡”[8]。“二王”書法風格被譽為鐵學鼻祖,長期以來受到梁武帝和唐太宗的推崇。董其昌的《明史》,是壹個以“二王”為衣缽,敗於“俗”[9]的人所作,雖不過癮,卻贏得了明清皇帝的賞識,造成了明朝至清初趙、的出現。再加上科舉,亭臺繁華,千人千面,話也壹樣。可以說,在“二王”後學範圍內謀生的清代書法已經極度頹廢。物極必反。書法藝術這種自相矛盾的運動,客觀上為隸書的復興積蓄了巨大的動能,就像壹座巨大的活火山,瀕臨爆發。壹方面,康、雍、甘時期,清政府為了加強皇權,防止顛覆,加緊鉗制漢族中學生的思想,產生了密密麻麻的文章網。為了逃避殘酷的現實,人們不得不轉向其他事物。其中,很多人致力於古籍的考察和金石學的考證。因此,銘文作為漢代歷史文獻的記錄,受到人們前所未有的青睞。同時,漢碑書法藝術的審美價值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和關註。經過考證,很多人都沈浸在對漢官書法風格的探索中,由此產生了學術界的“漢學”和“尊碑卑帖”的發展。顯然,正是這個至今想起來仍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字獄”,激活了沈睡了1400多年的“隸書”火山。
此外,在清初,幾位有遠見、有個性的人也為李晴的復興做出了貢獻。首先是傅山。傅山草書行書名重於世,風格仍屬鐵血壹路。然而,他的言行已經徹底展示了他的榮譽紀念碑的想法。他說:“韓立不可思議的地方在於它既堅硬又笨拙。壹開始我也不是故意安排的很妥當。若邊寬窄,左右密密,我信之,則發密。”[11],尤其是他的美學思想[12],與嫵媚、婉約、充滿女性美格格不入。他練習,在草地上走,學會了出境。雖然尚未成熟,但作品的憨厚味道壹掃晉唐以來的八股陋習,在當時具有強烈的反叛意義。因此,傅山可以說是清代金石學興起和隸書復興的先行者。其次是被稱為“清初三大謊言”的王世民、鄭智、朱彜尊。鄭、朱大力倡導碑學,壹生潛心金石學的研究和考證,註重實踐,創造了個性鮮明、藝術價值極高的八股文書風。王世民雖然是復古畫派的代表,但他的八分直入秦漢,充滿了古代的味道。線條不像唐代那樣流暢、細,筆墨也不像明代那樣“黑”“死”,很講究淡渾的變化。在這些方面,他的作品比唐代的作品更具創新性。清初“李三”的成就,基本代表了清初分書的水平,為後來的復興奠定了基礎,開辟了道路。最後,石濤,壹個來自朱明的和尚。石濤以其偉大的繪畫成就和創新精神為人們所敬仰。在書法上,他也是主張個性解放,尊碑卑帖的重要人物。他的八標“素雅而不雅”[13],風格不凡,為後世書法家突破晉唐以來的官書藩籬提供了又壹面嶄新的“旗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