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參見
微軟來到漢王代碼前輸入漢字
有人說:吳彼字體是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後,中國對世界的又壹大貢獻。這個說法是否合理,這裏就不驗證了,但至少在目前,它是專業文字輸入領域應用最廣,輸入漢字最快的壹個。但不知何故,雖然漢字這麽多,但微機字庫收錄的卻只有幾個。我問過壹些專家,據說是因為原來電腦內存和硬盤容量都很小。為了節省寶貴的存儲空間,《國際漢字信息詞典》放棄了大部分漢字,只收錄了6763個常用漢字。
說起來,我們中國人好像特別循規蹈矩。十幾年過去了,無論硬件發展有多快,市場需求有多大,人為設定的漢字標準都沒有改變,軟件開發商在微機中提供的漢字數量也不敢增加,用戶的需求也沒人關心。
兩年前,大約1997三月,我在《生命時報》上寫了壹篇文章——《增加電腦的漢字數量怎麽樣?,呼籲有關部門盡快重新編寫國家標準漢字信息詞典,擴大收錄範圍,根據1986再版的簡化字匯總,將至少約11100個漢字收入《新華字典》,以滿足人們日常使用微機的需要,減少不必要的。時至今日,雖然電腦中的漢字數量增加了不少,但無論是正宗的“王碼”還是衍生出來的裝機量最大的“幸福”依然盡職盡責地遵守著6763個漢字碼的約定,電腦中新增的漢字都無法用字體輸入。
有意思的是,加到電腦上的漢字,並不是我們軟件廠商自己加的,而是大洋彼岸比爾·蓋茨領導下的那群中國人想出來的。在中文OEM版Windows95或中文版Windows98中,壹些習慣拼音輸入漢字的人,突然在大量同音字中發現“榮”、“坤”、“剛”、“璟”等詞,不禁欣喜若狂,得知這些信息。
因此,有人想利用吳彼字體Windows版中的手動造字功能,將這些新字存儲到吳彼字體的代碼中,但顯示器中吳彼字體的造字界面似乎與拼音輸入法天生不合,前者壹出現後者就消失了。後來,執著的弟子王媽在看了幾部抗戰電影後,被汪精衛的“曲線救國”壹詞大大鼓舞,把Windows自帶的筆記本叫了出來。他先把這些單詞用拼音輸入到筆記本裏,然後壹個壹個地反復復制粘貼到“CTRL+C”和“CTRL+V”的手工單詞框裏,再來壹遍。
這樣壹來,軟件公司可以很輕松地把事情做好,卻要逼著大家挖空心思去尋找自己的解決方案。壹位哲人曾說過:哪裏有難做的事,哪裏就有能掙錢的地方。或許是王媽覺得自己漢字輸入老大的地位無法取代,又或許是覺得自己不屑於做這麽點小錢的改變,又或許是王永民忙於打自己的專利官司,無暇顧及壹直堅定支持他的追隨者。反正微軟已經先被搶了。其實說到底,是我們自己的市場意識太弱,失去了自己的定位。陶偉
(摘自《北京晨報》2000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