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七言歷史人物

七言歷史人物

1.3歷史人物故事壹篇700字霍去病:西漢名將(前140-前117),漢族,軍事家。他是河東郡平陽縣人(今山西臨汾西南)。漢朝名將衛青的侄子,擅長騎射。擅長長途突襲。經典戰役:漠北決戰。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四耀校尉。與衛青在大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討伐匈奴,以800人消滅2000余人,獲得冠軍稱號。元壽二年(前121),封為古將軍。春夏兩季,率兵攻打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湟水流域)的匈奴部,死傷四萬余人。同年秋,他奉命迎接率兵來漢的匈奴邪王。在壹些人被打倒漢朝的關鍵時刻,他率軍入匈奴,殺了叛軍,穩定了局勢。匈奴邪王能夠帶領四萬多人到漢朝。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開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四年夏,衛青以各五萬人的速度,騎跨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攻打匈奴。霍去病擊敗左的軍隊後,以五十六點進攻追擊,達二千余裏,死傷七萬余人。後來升任大司馬,與衛青共享兵權。他用兵靈活,註重謀略,不落俗套,勇猛果斷,百戰百勝,深得武帝信任。他留下了“匈奴未滅何必在家”的名句。。元壽六年(117),卒年24歲。

衛青簡介

衛青(?~公元前105),漢族。鐘卿,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平陽(今中國中西部臨汾西南)人,漢武帝時期抗擊匈奴的主將。衛青的父親季崢是壹名縣官。他在平陽公主家幹活時,與丫環薇薇有染,生下了衛青。後來衛青同父異母的妹妹衛子夫入宮,受到漢武帝的寵愛,於是他們兄妹七人都改姓衛。

她的姐姐懷孕後,當時的陳阿嬌皇後嫉妒,派人抓住衛青並試圖殺死他。衛青被好朋友公孫敖救了。漢武帝知道後,召見衛青,任命他為張健宮的監督和助手。後來姐姐做了皇後,衛青被提升為大夫。

漢武帝壹改西漢初年對匈奴的親疏政策,依靠“文化風光之治”積累的財富和實力,對匈奴展開大規模反擊。衛青於公元前129年被封為騎將軍,* * *七次領兵討伐匈奴,戰功卓著。

衛青率軍抗擊匈奴,屢立戰功,共得采邑壹萬六千三百。雖然他在兵役中成績突出,在朝野執政,但他從未組建政黨幹涉政治事務。與霍去病不同,他對士卒表現出更多的同情,與士兵同甘共苦,享有很高的威望。最後,衛青於公元前106年病死。

李廣(?——前119)隴西季承(今甘肅靜寧縣支坪鄉人)西漢著名軍事家。他曾經是騎著阿郎的將軍,騎著小琪的校尉,來自未央的魏,還有壹個縣令。他鎮守邊郡,使匈奴多年不敢犯罪。他的車是千裏雪,武器是梨花槍,所以被稱為“飛將軍”。

經典戰役:螞蟻勝利

他的命還沒有被封,也許是運氣不佳。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歷史典故。公元前119年,隨衛青出征匈奴,戰敗自殺。

2.有沒有七個字的歷史人物?最後三個字是富蘭克林,第二個字是傑倫。應該是本傑明·富蘭克林。

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 65438+10月17-65438+4月1790)是美國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出版家、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也是傑出的外交家和發明家。富蘭克林1706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他參與起草了許多重要文件並擔任美國駐法大使,成功地贏得了法國對美國獨立的支持。他曾經進行了許多電學實驗,發明了避雷針、雙光眼鏡、蛙鞋等等。

富蘭克林是* * *援助協會的成員,被選為皇家學會的成員,也是美國第壹任郵政局長。1790年4月7日,夜裏11點,富蘭克林突然去世,墓碑上刻著“印刷工富蘭克林”。也證明了雷暴不是“天怒”,而是眾所周知的放電現象。

望采納

3.有沒有七個字的歷史人物?最後三個字是富蘭克林,第二個字是傑。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 65438+10月17-1790 4月17)是美國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學家,也是。

富蘭克林1706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他參與起草了許多重要文件並擔任美國駐法大使,成功地贏得了法國對美國獨立的支持。他曾經進行了許多電學實驗,發明了避雷針、雙光眼鏡、蛙鞋等等。

富蘭克林是* * *援助協會的成員,被選為皇家學會的成員,也是美國第壹任郵政局長。1790年4月7日,夜裏11點,富蘭克林突然去世,墓碑上刻著“印刷工富蘭克林”。

也證明了雷暴不是“天怒”,而是眾所周知的放電現象。望采納。

4.10歷史事件或人物常遇春(1330~1369)安徽懷遠縣常家墳鎮永平崗人,名嚴衡。

宋朝南渡,常遷懷遠,常遇春第七。父親常66,母親高。

他的妻子蘭有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常遇春於公元1330年(元至順元年)出生於壹個貧苦農民家庭,長相怪異,膽子大,槍法好。

23歲那年,是元朝末年,政府不執政,天下大亂,全國農民水深火熱中起義。常遇春就住在這裏,綠林茵茵,後來在河陽向明成祖朱元璋投降。

相傳常遇春帶兵進九華山時,正巧沒有下雨,戰士們飲水困難。於是,他親自帶領戰士在九華山腳下找水,壹下子在無錫橋南挖出了六個泉水,解決了部隊的飲水困難。

這六個泉是不是常遇春發現的,無法考證。不過常遇春在六泉口和九華山作戰是真的。

後人有詩為證:走在山邊,溪水不能咽。什麽時候離開古冢,妳還說開平。

據史書記載,元二十年(1360)初,朱元璋命常遇春和另壹位將軍徐達重兵鎮守池州。陳友諒統壹兵力,部署攻打池州。

徐達調查陳友諒的所作所為,令常遇春帶領壹萬精兵,埋伏在六泉口。陳友諒兵到,全力猛攻池州城。徐達率守軍攻開城,常遇春埋伏在後,斬首陳友諒軍壹萬余,俘虜三千。陳友諒擊敗江州(九江)。

此役不僅收復了皖南軍事基地太平縣,還使漢軍退守武漢,不敢再犯罪。獎賞常遇春的功績。

朱元璋稱贊他說:“百萬之眾,壹點也不像壹個副將軍。”常遇春今天在九華山的大孤嶺、鳳凰嶺設下埋伏,在百丈潭前留下壹句詩:紅汗露袍,孝為何高藏?

建府親冢壹方,只為酬謝。可惜,常遇春只活到40歲,就病死在六合河。

我永遠不會失去我的生命。他自稱能縱橫天下十萬大軍,軍隊號稱“十萬大軍常”,人們稱他為“天下奇人”。

他死後被封為“開平王”,所以柳泉口也被稱為“開平村”。為了紀念常遇春的勇敢,當地村民還在大骨嶺下的百丈潭邊建了壹座廟,當時叫將軍廟,因此得名將軍村。

該寺規模壯觀,飛檐走壁,殿內有壹幅常將軍的全身像。抗日戰爭中的中殿被日軍燒毀,但村民們仍保留著“祭奠將軍”的舊習俗。

常遇春傳體貌奇絕,意誌剛毅,擅長長臂射擊,豹子頭加眼睛,留小胡子。元十五年(1355),參加農民起義軍,隨朱元璋渡江,取太平(今安徽當塗),破(今南靖)等地。每戰必先,屢立戰功,升中翼大元帥。

十七年攻寧國(今安徽),負傷再戰。此後,克寧國、池州(今安徽貴池)、梧州(今浙江金華)等城市相繼貫通。

二十三年秋,鄱陽湖之戰,他奮勇當先,救出被陳友諒大軍圍困的朱元璋,隨即率軍封鎖湖口,與眾將領壹起,全殲自稱六十萬的陳。二十五年十月,副將軍與徐達率軍攻張士誠,先取淮東,後取浙西。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蘇州),俘虜張士誠等兵二十五萬。

因升書,軍功重,封鄂主。10月,副將軍、徐達率領25萬大軍北上,轉戰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滅亡元朝。

明洪武二年(1369),率軍繼續北伐,攻占元朝都城(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俘虜元宗王及其士兵壹萬余人。七月,回師途中,突發疾病而死,追封平王。

他驍勇善戰,有壹支組織嚴密的軍隊。他自稱能以10人治理天下,軍隊號稱“常十萬”。綿聶將軍——狄青,狄青,生於北宋元年(1008)。卒於嘉祐二年(1057),為漢臣。他身長八英尺多(1.89米),濃眉大眼,體態威嚴,胸懷寬廣。

汾州西河(山西汾陽)北宋將軍。狄青出身貧寒,從小就野心勃勃。16歲那年,因為哥哥和老鄉打架,狄青替哥哥背了黑鍋,自己“因得罪人在北京被捕,逃到紅國”,開始了軍旅生涯。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黨項首領李元昊在西北稱帝,建立西夏。宋廷從側面選擇了京師守將,狄青被選為兗州都督,成為下級軍官。

戰爭中,他驍勇善戰,多次充當先鋒,率兵奪關斬將,先後攻克金堂城、益州等地,燒毀西夏糧草數萬,“收帳二千三百元,牛五千七百頭”,指揮士兵在戰略要地子喬谷修城,修築詔安、林峰、新寨、大朗等城堡,“均為暴賊”。每次戰鬥,他都戴著青銅面具,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四年間,他參加了大大小小25場戰鬥,中了8箭,卻從不畏懼。

在與安源的壹次戰鬥中,狄青身負重傷,但“壹聽到寇的消息,就挺身而出,沖在了前面。”在宋夏戰爭中屢立戰功,聲名大噪。薛桂仁(614——683年3月24日),山西絳州龍門秀村(今山西河津秀村)人,唐代著名的兵家、政治家。

在軍事和政治領域都有很大建樹,如《止戰良策》、《三箭定天山》、《勇接遼東》、《仁政朝鮮》、《愛民如城》、《脫帽擊退萬人敵》等。經過30年的打拼,家境貧寒、誌向遠大的李雪在仕途的第九年(614)出生於山西江州龍門。是南北朝名將薛安都的後代,隸屬河東薛家,但其父薛貴早逝。雖然他從小貧窮,但他學文學練武術,刻苦努力,天生就有過人的實力。但他出生在混亂中。

到他30歲的時候,記載中描述他窮困潦倒,灰心喪氣,希望把祖墳遷走,希望能帶來。

5.有沒有七個字的歷史人物?最後三個字是富蘭克林,第二個字是傑。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 65438+10月17-1790 4月17)是美國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學家。

富蘭克林1706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他參與起草了許多重要文件並擔任美國駐法大使,成功地贏得了法國對美國獨立的支持。他曾經進行了許多電學實驗,發明了避雷針、雙光眼鏡、蛙鞋等等。

富蘭克林是* * *援助協會的成員,被選為皇家學會的成員,也是美國第壹任郵政局長。1790年4月7日,夜裏11點,富蘭克林突然去世,墓碑上刻著“印刷工富蘭克林”。

也證明了雷暴不是“天怒”,而是眾所周知的放電現象。望采納。

6.急需七個歷史人物的故事,每個故事要求300字以內。1大禹治水傳說在堯帝統治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水災。

為了阻止洪水和保護農業生產,帝堯曾經召集部落首領開會,征求治水專家來平息水患。推薦Gun負責這項工作。

接受任務後,鯀用堤防擋水,做了壹個三街區的城,即用簡易的堤防把居民區圍起來擋住洪水,9年未果,最後被流放到玉山而死。舜帝登上王位後,鯀的兒子於之被任命治理水源。

於總結了父親治水的經驗,將鯀的“堵障”改為“疏導滯”,即利用水由高向低流動的自然趨勢,順向疏導淤塞的溪流。洪水被引入疏浚的河流、窪地或湖泊,然後與四海相連,從而平息了洪水,使人民能夠從高地遷回平川生活和從事農業生產。

後來,禹成為夏朝的第壹個國王,被稱為“申禹”,流傳後世。李冰和都江堰李冰是戰國時期的水利專家,他們還研究天文地理。

秦末年(約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原冠縣)岷江出口處,負責修建中國早期灌溉工程都江堰,從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來。3司馬光砸罐子壹天,司馬光正在後院和朋友們玩耍。

院子裏有壹個大水箱。壹個小孩爬到坦克邊上玩,不小心掉進了坦克廠。水箱很深,看來孩子要沒頂了。

當其他孩子看到不對勁時,他們害怕地哭著喊著跑到外面向大人求助。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壹塊大石頭,朝水缸重重砸去。“砰!”水箱壞了,缸裏的水出來了,被淹沒在水裏的孩子得救了。

4焚書坑儒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齊人淳於越博士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按古制分封子弟。宰相李斯予以駁斥,主張禁止民眾以私學取經,汙蔑國家大事。

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建議,下令燒毀除季芹以外的其他國家的史籍,還限期交出並燒毀了不屬於博士館的詩詞和書籍;有人敢談“詩”“書”處決,用過去滅絕民族;私塾是禁止的,想學法律的要以官為師。這就是“焚書”。

第二年,侯生、魯生兩個術士(練煉丹的人)暗中中傷秦始皇,逃走了。秦始皇得知此事後,大怒,派禦史前去調查。經過審訊,有460多人觸犯了禁令,他們全部被殺於“焚書坑”和“坑儒”遺址。

這就是“坑儒”。兩件事合起來就是“焚書坑儒。”

相如回到了趙霖,他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大臣。趙惠文稱王時,得到楚國稀有的寶玉,秦國強用15城換來。藺相如奉命帶著這塊玉去秦國與秦王對簿公堂,並原封不動地還給趙。

香香和藺相如安全返回趙國後,趙王封藺相如為大夫。公元前279年跟隨趙惠文到澠池(今河南澠池西)拜見秦王,使趙王在秦不受辱。回國後因功被封為上卿,排名在廉頗之上,廉頗憤憤不平。藺相如以國家安全為重,容忍廉頗。

廉頗忍辱頓悟,負荊請罪,兩人成為摯友。傳說先秦時期的鋼琴家博雅曾在壹片貧瘠的土地上彈琴,但樵夫鐘子期卻能理解,這是“山中有誌氣”“流水有豪情”的描繪。

博雅驚叫道,“好,這孩子的心和我的心壹樣。河馬小廚師死後,博雅失去了知音,斷了琴,終身不彈,於是有了《高山流水歌》。

7.觸摸歷史人物的作文(700字)在劉徹很快。

劉徹(156-87),世宗孝皇帝,漢朝第七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民族英雄。劉徹是劉啟的第十個兒子,唐太宗劉恒的孫子,唐太宗劉邦的曾孫。七歲被冊封為皇太子,16歲即位。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87)。漢武帝在位期間,破匈奴,吞並朝鮮,出使西域。獨尊儒術,創年號。他開辟了漢朝最大的疆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公元前87年,劉徹以70歲的高齡在左霧宮駕崩,葬在謚號“孝”的茂陵。

劉徹生於公元前156年,於公元前141年登基。的母親王儀,在入宮前嫁入金家,育有壹女。劉徹的祖母聽了算命先生的話,帶著她離開了金氏家族,去見了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皇帝韓晶。劉徹4歲被封為膠東王,7歲被封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3月10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於次年2月(公元前87年3月29日)丁卯(14日)去世漢武帝開創了西漢王朝最繁榮的時期,也是中國封建王朝的第壹個發展高峰。他偉大的才華和文學技巧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壹。此外,漢武帝是中國第壹個使用年號的皇帝。在他統治期間,使用的頭銜有:建元、元光、元朔、元壽、丁原、元豐、太初、天漢、太師、鄭和和侯元。石“小吳”葬於茂陵。《史記》評價“才氣超群”,祭法說“偉強銳德”,也就是說他威嚴、剛強、睿智,仁稱武。在中國的史書中,“秦煌·吳晗”常常是聯系在壹起的。今天,當我們看他的歷史時,我們不能否認他是壹個傑出而特殊的人物。他的成就對中國的歷史進程和西漢王朝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漢武帝即位之初,延續其父生前所推行的養生濟民政策,進壹步削弱諸侯勢力,頒布大臣朱提出的封賞法令,以法制推動諸侯對諸士的分封,迫使諸侯的封地自行縮小。同時,他設立了壹個秘書處來監督地方政府。加強中央集權,把冶鐵、鹽煮、釀酒等私人商業組織起來納入中央管理,禁止諸侯國鑄錢,使財權集中於中央。思想上,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儒學在中國古代的特殊地位做了鋪墊。當然,漢武帝時期,漢朝也不乏法治。漢武帝在弘揚儒學的同時,也通過法規和刑法來鞏固* * *權威,顯示皇權地位。所以漢學家認為,這應該是壹個以儒家思想為主,法律為輔,儒家思想遊離於法律之外的體系。它向普羅大眾宣揚儒教和道教以示對* * *的憐憫,並在* * *內部施以嚴酷的刑法以約束大臣。經過文景休養等壹系列發展經濟民生的政策,西漢國力日盛。漢武帝在繼承這些政策的同時,積極準備發展軍事力量。他登基後,首先平定了閩南、越南諸國的動亂。之後開始用軍事手段,而不是屈辱的親政策,徹底解決匈奴在北方的威脅。衛青和霍去病三次被派去大規模進攻匈奴,接管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開辟西域,封狼於徐旭,把漢朝的北方版圖從長城推進到陰山甚至更遠。在對匈奴戰爭的同時,采取和平和軍事手段,使西方國家就範。匈奴王庭在失去了肥沃蔥郁的漠南地區後,轉戰漠北,從此壹蹶不振,基本解決了西漢初年以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為後來將西域納入中國版圖奠定了基礎。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開始。

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漢武帝創造了幾個第壹:壹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中年劉徹主流文化的正統,兩千多年來壹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唯壹領袖,受到歷代統治者的推崇。第二,建立中韓遏制外交,並設立年號。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皇帝用的年號。第四,開始改變了日歷。第五,鹽鐵官營。第六,冶鐵、鑿井、制絲、漆器制造等技術。傳入中國,西(域)引進了胡(黃)瓜、豆類、胡麻、石榴、胡蘿蔔、葡萄、血馬、核桃和天麻。中原的大量絲織品和金屬工具被運往西域,鑄鐵技術和水井排水方法也傳到了西域,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開拓者

發動對匈奴的戰爭,開疆拓土。

壹方面,漢武帝結束了自公元前133年瑪依之戰以來的親匈奴政策,開始正式向匈奴宣戰。先後派衛青、霍去病征服,解除了匈奴威脅,奪回了河套、河西走廊,擴大了西域版圖,使匈奴處於被動地位,保證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漢武帝在發動對匈奴戰爭的同時,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獲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信息,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進壹步加強了與西域的聯系,促進了西域的社會進步,豐富了中原的物質生活,發展了中西經濟文化交流。

對抗東北和南方

在東北,出兵滅尉氏朝鮮(今朝鮮),設樂浪、宣土、林屯、範縝四郡,漢帝國版圖基本形成。與此同時,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權依附於漢朝,西南設置七郡,包括今天海南島的博爾縣、朱雅縣,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島和南海諸島壹帶。領土的最南端超過了今天的越南胡誌明市,這也使得今天的兩廣地區在秦朝之後回歸中國版圖。

8.七年級上冊的歷史人物事跡,可以寫到七年級下冊的嶽飛。

嶽飛自幼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傳說他母親在他背上紋了“精忠報國”四個字,讓他記住了對國家和家庭的仇恨。我以前跟周東學過武術。

1124,21歲時,作為宗澤的部下參軍,立下赫赫戰功。他以800名嶽家軍擊敗5000名遊牧民族而聞名。李灌統率忠臣吳的、鄂州的安祿山和合陽的三鎮。

1126年,金兵攻破開封,北宋滅亡。1134年(紹興四年),嶽飛第壹次伐金,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1136(紹興六年)再次北伐,占領益陽、洛陽,因孤軍奮戰被迫撤至鄂州。嶽飛的野心在這次北伐中沒有得到回報,寫下了《滿江紅》。

1140年春(紹興十年),金兀術南侵,嶽飛出兵擊敗金兵,收復鄭州、洛陽,到達朱仙鎮(今河南開封南20公裏),直接逼死了金國都城汴京。嶽家軍士氣高昂,高呼“直搗黃龍”。主和派秦檜到宋高宗,並召回接連獲得12枚金牌的嶽飛。退兵前,嶽飛感嘆:“十年心血毀於壹旦!州縣將被壹勞永逸的關閉!國家難以復興!幹坤世界,無理由回復!“結果嶽飛北伐因為政治原因失敗了。後來,嶽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的罪名逮捕並審判。因為沒有證據,所以沒有審判結果。最終,秦檜被指“莫須有”(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支吾吾說“此事莫須有(可能)”),紹興十壹年(1142),農歷二十九除夕,在杭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