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蔡元培題跋詞典。

蔡元培題跋詞典。

魯迅生於1881年,蔡元培生於1868年,年齡相差13年。

魯迅是浙江紹興人,蔡元培也是浙江紹興人。

因為相差13歲,他們年輕時的經歷大相徑庭。

蔡元培是清末狀元(中國第37屆狀元),並成為清朝院士。

壹般來說,年紀大的人入行早。例如,在甲午戰爭期間,蔡元培已經在倡導西學,而魯迅(原名周章壽)剛剛改名為周樹人,剛剛開始在南京的學習之旅。

魯迅在日本學醫失敗,改學中文的“海歸”。

當然,他自己也說他看了壹部很震撼的電影,突然意識到學醫沒用。他改口寫道:“醫學不是當務之急。如果中國人民不能覺醒和改變精神,中國將沒有希望!”

轉折的原因很好,很高大,使後人由衷地欽佩它。

但他們有壹個共同點:他們把妻子放在壹邊,娶了自己的女學生。

新時代,我忘了兔子不吃窩邊草,但我記得老兔子也愛嫩草。

魯迅和蔡元培,原本沒有什麽交集。

以魯迅的性格,真誠的朋友少之又少,徐守尚算壹個。

1912年,魯迅通過徐守尚認識了老鄉蔡元培。

當時,臨時政府剛剛在南京成立。蔡元培出任教育總長,可謂教育界的“扛把子”。

正是由於蔡元培的任命,魯迅成為了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壹科的負責人。

這個科長,當時魯迅是14(周科長)。

1916年,蔡元培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魯迅被聘為北京大學教師(講師)。

在蔡元培的幫助下,魯迅將他的第三個兒子周送入商務印書館。

還沒完呢。魯迅在北京混不下去(因公開罵人被通緝),只能在南方教書。

在廈門大學和廣州中山,我與林語堂、顧頡剛等人分手。

幸運的是,趕上北伐戰爭勝利,魯迅帶著家人匆匆趕往上海尋找出路。

生活所迫,我又壹次匆忙向蔡元培求助。

已經是國民政府學院院長的蔡元培,大筆壹揮,在1927中給魯送來了鐵飯碗:“特聘作家”。

那時,復旦大學的教授們每月收入只有200元。

這筆錢,魯迅收了四年(1927到1931年),解決了魯迅的大問題。

被魯迅罵過的郭沫若說:“對魯迅壹生影響很深的人,首先應該推薦蔡元培吧?這位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蔡元培)為中國的文化教育界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壹直對魯迅印象深刻。魯迅進入教育部乃至北京教育界,都是因為蔡元培的引薦。直到魯迅病了,蔡元培才盡了最大的努力,建立了不朽的友誼。”

然而,在意識形態方面,魯迅和蔡元培早已完全不同。

蔡元培的理論可以分為兩部分:

在教育上,他主張教育模式要新穎、兼收並蓄、靈活包容,不為學術之爭所排斥,廣泛吸收各家之長。蔡元培反對僵化,主張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

在思想上,蔡元培主張“兼容並蓄”。因此,在他擔任北大校長期間,北大成為“自由高地”。任何壹種思想,無論是封建的還是資本主義的,保守的還是開放的,都可以在北京大學自由地討論和討論。壹時間,北大成了自由的沃土。

魯迅的理論,簡而言之:壹個字“左”,兩個字“極左”,三個字“特別左”。

那時左左幾乎沒有朋友,只有年輕的崇拜者。

魯迅與蔡元培正式“分道揚鑣”應該是1926,之後蔡元培成為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

當時的自由派蔡元培主張“潛心研究,冷眼旁觀”,這與“多研究問題,少談寫作”的自由派胡適非常相似。他們都是自由主義者。

魯迅對此嗤之以鼻。在談及蔡元培時,他曾說:“其實我與此公不壹樣。”

1936 10,壹代文豪魯迅先生在上海寓所因病去世。

蔡元培參加了魯迅的治喪委員會並送了壹副挽聯:

“最嚴謹的著作是《中國小說史》;最後的話太痛苦了,不能做短篇作家。”

在葬禮上,蔡元培發表了另壹篇演說:

“我們要使魯迅先生的精神永不消逝,就必須肩負起繼續弘揚魯迅精神的責任。”

1937年,蔡元培親自給中宣部部長邵力子寫信,請他親自審閱《魯迅全集》。

務必出版魯迅全集。

許廣平請蔡元培為其作序,蔡元培花了壹個多月的時間才認真地為魯迅全文寫了序。

並高興地在紀念冊上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