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好德書法詞典

好德書法詞典

玄武湖

位於東北城墻外,通過玄武門和解放門與市區相連。六朝以前叫桑泊,晉代叫北湖,是訓練海軍的地方。在歷史上,除了訓練海軍之外,它壹直是皇帝和大臣的天堂,它在1909年被辟為公園。當時,它被稱為武鶯湖公園,也被稱為五洲公園和後湖。湖中有周桓、潁州、涼州、翠州和靈州,五大洲各具特色。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裏,面積約437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中有五個島嶼,將湖分為四個大區域,島嶼之間有橋或堤,便於觀光。這個湖的深度不超過2米。湖裏種了魚和荷花。夏天和秋天,水面是綠色的,粉紅色的荷花隱藏在其中。湖水芳香四溢,景色迷人。

交通:可以乘坐遊船到南京火車站對面的玄武湖公園。乘坐304路公交車至玄武湖解放門(臺城)站,乘坐1路公交車,乘坐1路、3路、8路、22路、25路、28路、30路、33路、35路、38路、52路、56路公交車至玄武湖公園站。

門票:環湖路免費開放,玄武湖公園門票要20元。

包車:腳踏船15元/小時,腳踏大船25元/小時,電動船30元/小時。需要50元押金。

古城墻

與秦淮河密切相關的南京古城墻是歷史的象征。南京城墻全長33.5公裏,高度超過12米,厚度為7.62米至12.19米。這座城市以花崗巖為基礎,用巨大的磚塊作為城墻。每塊磚的邊石都有制磚者的官居和年月日,規格壹致。建造時,它與石灰、桐油和糯米汁混合在壹起,非常堅固,屹立數百年,完好無損。城墻上有2000個碉堡和24個城門。保存完好的有城南的中華門、西北的挹江門、東北的玄武門和城東的中山門。

中華門,應天府的南門,古稱聚寶門。它是南京城墻上最大的城門,也是中國最大的城堡。這座建築的形狀像壹個甕,所以也被稱為甕門,它是專門為抵禦敵人的圍攻而設計的。翁城工程宏偉壯觀,結構復雜。這座城市分為兩層,有四個大門。有27個隱藏士兵的洞穴,可容納3000名士兵。它是中國最大的骨灰盒,現在它有壹個歷史陳列室。南京古城墻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墻,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傑作。

交通:乘坐2、4路公交車,乘坐2、16、26、33、49、88、101、102路公交車。

門票:15元

總統府舊址

位於長江路292號,原為天王府,清末改建為兩江總督署。

天王府西園西側有壹座西式平房,曾是晚清兩江總督的私家花房,共有7間房。1912元旦,孫中山在此就任臨時大總統,後來孫中山將其作為總統辦公室和會議室。西園東北側的壹座中式建築,後來被稱為“中山堂”,是孫中山先生的臥室、餐廳和浴室,樓下是警衛人員的住所。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中國宮曾是蔣介石的辦公室,後來改為總統府。後面建了壹座超級大樓。蔣介石在二樓119室辦公,李宗仁副總統在對面118室辦公。三樓的會議廳是當時召開國務院的地方。

交通:乘坐公交車。1和2路公共汽車,然後乘3路公共汽車。1、2、3、5、9、25、29、30、31、51、65、68、80和304。

門票:旺季(4月15-6月15)40元,淡季(6月16-4月14)30元。

雞鳴寺

位於城北雞鳴山腳下,是南京著名的古剎之壹。原為三國吳國後院,後升為廷尉司。梁大同元年(527年),在此建通泰寺。當侯景反叛臺城時,寺廟被大火燒毀。楊武建造了臺城千佛寺,南唐的凈覺寺和宋代的元吉寺。明洪武二十年(1387),雞鳴寺建於同泰寺舊址。相傳這裏是古代戰場,元代刑場。明初,請西番僧人設壇賜食,為鬼翻身,故名石臺。清同治年間(1862-1874)重建,規模縮小。孟獲大廈建於光緒年間,景陽樓建於民國初期。樓下山麓有壹口胭脂井,相傳是陳後主、張利華、孔貴玉躲避隋軍的地方。據說井田石是用帛擦過的,石紋上有胭脂標記,故稱胭脂井,又稱羞辱井。它在北部玄武湖附近,風景秀麗,景色優美。它是南京著名的景點之壹。

提醒:雞鳴寺的素面非常有名。

交通:乘坐1路、2路、3路、11路、15路、20路、24路、31路、48路、52路、70路、304路公交車可到達。

門票:5元,登堯佛塔2元。

梅園新村紀念館

位於漢府街以北長江路東段梅園新村30號、35號、17號,是原中國* * *產黨代表團辦公室。從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 * *生產黨代表團在這裏與國民黨政府進行了歷時10個月零4天的談判。

梅園新村30號是和鄧當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辦公室裏,仍然有辦公桌、轉椅、各省地圖和周恩來當年使用的中國代表團信箋。35號是董、李、廖承誌等代表團成員工作和生活的地方。17號是代表團工作人員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代表團外事組、軍事組、新聞組、婦女組、顧問組、電訊室和18軍辦公室都設在這裏。周恩來經常在這裏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交通:乘坐1路、2路、1路、2路、3路、5路、9路、25路、29路、30路、31路、40路、47路、51路、58路、65路、91路、36路公交車。

門票:10元

鼓樓

位於市區鼓樓崗,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它的建築規模在中國是罕見的,它分為兩層,下層是拱形的無梁城市闕,上層是雙檐四坡頂,非常壯觀。樓上曾經是明代迎接王並接受聖旨報時的地方。用於報時和儀式的原始鼓有兩面,小鼓有24面,雲板有壹面,時鐘在壹面,四根牙棒,鍋室的壹個銅缸和其他樂器。這些家具自明朝以來就已經失傳了。現存建築地基原建於明代,樓上建築為清末重建。1684年康熙南巡時遊覽鼓樓。次年,他在樓上建了壹座巨大的紀念碑,並將其改為紀念碑建築,但當地人仍習慣稱之為鼓樓。

交通:乘坐1、1、3、11、16、20、24、25、28、31、33、34、35、38、46路公交車。

門票:免費。

南京博物館

它位於城東的明故宮旁邊,是中國最著名的博物館之壹。民國時期的國家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齊名。

目前,博物館擁有各類藏品42萬件(上海博物館有20萬件),國寶和國家壹級文物有2000多件。其中,考古發掘、少數民族文物、外國文物、宮廷器皿、清代文書和日本受降儀式文物在全國獨壹無二、罕見,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館內有近30萬冊中外專業圖書,其中不乏國內罕見的善本和寺本。南京博物院藏有中國壹級珍品約20萬至30萬件,其中包括歷代帝王的畫作和唐明皇行書圖。青銅器中的“毛丁公”和“慕斯武鼎”等罕見國寶。這裏聚集了李記、吳金鼎、夏鼐、曾、等壹批著名專家。在* *戰爭南遷期間,他進行了考古發掘和民族調查,出版了《雲南蒼洱考古報告》、《部分象形文字詞典》、《博物館學》等多部專著。

近年來,博物館的金色琉璃瓦屋頂得到了修復,門像漢闕,樹木蒼翠,平臺呈拱形。前門面對東郊通往明孝陵和中山陵的林蔭大道,滬寧高速公路穿門而過,進入城市繁華地帶;大門內庭院廣闊,花木繁茂,襯托出仿遼式宮廷建築展廳的嚴謹與恢弘。

交通:乘坐5路、9路、27路、51路公交車到中山門下,乘坐1路、2路公交車到。

門票:成人20元,學生票10元。

電話:025-84800405

開放時間:09: 00-10: 00。

朝天宮是江南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占地3萬多平方米,依山而建。朝天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鄴城是南京最早的城市之壹,建在鄴山上,也就是現在的天宮所在地。從那時起,這裏建起了著名的建築和美麗的結構,使其成為名人寄宿的地方。整個建築分為三列,其中有文廟,東有江寧付雪,西有邊公祠。

交通:乘坐4、41、23、48、43、80、82、83、306路公交車。

門票:免費。

明故宮遺址

這是北京紫禁城的藍圖。它由兩部分組成,皇城和宮城,統稱為宮殿。明代的故宮殿宇眾多,樓閣密集,雕梁畫棟,洞門數以千計。明初曾作為洪武、文健和永樂的行宮達54年之久。直到明朝永樂十九年(1421),明朝開國皇帝朱迪遷都北京,南京明故宮才正式結束了故宮的使命,但它仍然由皇室和重要官員駐守,地位非常重要。

首都北遷後,南京明故宮逐漸變冷,在隨後的數百年裏,自然破壞也非常嚴重。清朝鹹豐、同治年間,由於太平軍與清軍的交戰,明朝紫禁城再次遭到了極大的破壞。除了埋在地下的石頭構件的基礎外,“陽臺上的金粉已經下沈...月落宮苑春寂”,只留下壹片瓦礫。

今天,明故宮廣場和五毛門公園在明故宮博物館的舊址上建成。

交通:乘坐1、2路公交車;乘坐5、9、17、25、29、36、51、65路公交車..

門票:皇城部分免費,宮城部分2元。

紅山森林動物園

紅山,位於城北,東臨紫金山,西臨南京火車站,南臨玄武湖,北靠幕阜山,占地68公頃。園內地勢起伏,曲徑幽靜。灌木叢中有37個場館,如鳥類區、野獸區、靈長類動物區、大型食草動物區和大型動物表演場、動物攝影場、兒童動物園和石湖山,地理位置優越。

交通:乘坐3路、8路、30路、35路、54路、64路、72路、76路至北門下車,乘坐22路、24路、40路、66路至東門下車。

門票:25元

秦淮風光帶-

南京夫子廟

也就是說,建於宋代的孔廟位於秦淮河北岸宮媛街旁邊。夫子廟以殿前秦淮河為池畔,南岸石磚墻為照壁,全長110米,是中國最高的照壁。每年正月初壹至十八,這裏都會舉辦孔廟燈會,熱鬧非凡。

從65438年到0985年,南京市政府修復了夫子廟的古建築,還重建了夫子廟周圍的市容。許多商店、餐館和小吃店被改造成明清風格,河邊的宮媛街被建成壹條仿古旅遊文化商業街。夫子廟不僅恢復了舊觀,而且展現了新面貌。

孔廟建築群由孔廟、龔雪和江南宮媛組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明遠樓是貢院內的建築之壹,位於貢院的中部。它最初用於監視考生的行為以及庭院中的員工是否有轉移關節的設施。“明遠”的意思是“慎終如始,返璞歸真”。樓下南面掛著壹副對聯,是清康熙年間著名學者李煜寫的,題目是:“壹刻若嚴,看君下蹲候,群雄盡出;我在同壹個月份,我喜歡這裏的人,我有壹個全景。”從對聯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設立明遠樓的目的和作用。大門上懸掛著“明遠樓”三個金色大字,外墻上鑲嵌著“金陵宮媛紀念碑”,記載著宮媛的興衰史。

如今,它是南京最著名的步行商業街區,也是最具老南京味道的地方。

交通:乘坐2路、4路、1路、7路、31路、40路、301路公交車在夫子廟站下車,乘坐2路、4路、16路、33路、44路、49路公交車在長樂路站下車。

門票:15元

雨花臺烈士陵園

作為城南的制高點,落花的故事由此而來。在國民黨統治時期,這裏成為殺害革命者的刑場。解放後,這裏修建了烈士陵園。這裏有革命烈士紀念館和烈士事跡陳列館,多年來壹直有人參觀。

交通:乘坐2、4路公交車,可乘坐2、16、26、33、49、88、105路公交車。

門票:25元,景區內有引導電瓶車,10元/人。

提醒:不要隨便購買商販兜售的雨花石,很多都是假貨。

莫愁湖

相傳,南朝洛陽少女莫愁家境貧寒,為安葬父親而賣身。她遠嫁金陵,不得與姑姑在壹起而投湖自盡,故名。明朝朱元璋時,在這裏修建了壹座別墅,後來被稱為“金陵第壹勝地”。

交通:乘坐4路、5路、9路、29路、68路、82路、92路、307路、7路、13路、19路、37路、41路、48路、83路、306路至南門下車。

門票:8元。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位於南京江東門,是侵華日軍集體屠殺的遺址和遇難者的埋葬地。為了悼念遇難者,南京人民在1985修建了紀念館,並在1995進行了擴建。博物館占地2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這座建築由灰色大理石建成,宏偉而莊嚴。它是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手段綜合展示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專題展館。

博物館分為位置展區、遺存展示和史料展示三個部分。外部展區由許多景觀組成,如群體雕塑、垂直雕塑、浮雕、標誌、紀念碑、詩歌、贖罪紀念碑、枯樹、斷墻、受害者名單、綠樹和草坪等。,它們構成了以生死、悲憤為主題的紀念陵園的建築風格。在棺槨狀的遺骸展室裏,陳列著建館時從“萬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難者遺骸,這是侵華日軍大屠殺的鐵證。半地下的歷史資料展廳以墓葬的形式展示了1000多件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物、圖表和見證資料。運用燈箱、沙盤、泥塑、油畫、景觀復原、多媒體觸摸屏、電影電視等現代展示手段,再現南京大屠殺的悲慘歷史,揭露日本軍國主義者的血腥暴行。

該博物館已成為國際和平祈禱和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交通:乘坐4路公交車,可乘坐7、29、37、39、41、80、82、92路公交車。

門票:免費。

詹園

南京現存的兩大古典園林之壹。原為徐達的宮殿。花園的中部和東部以壹組古建築為主,而西部是壹個花園,以其假山和水榭而聞名。據傳說,假山“仙女峰”是宋徽宗“花石綱”的遺跡,苗晶堂是鴛鴦堂,兩者都是南京園林的傑作。

交通:乘坐2路、4路、2路、4路、7路、14路、16路、23路、26路、33路、35路、37路、40路、43路、47路、49路、81路、301路公交車。

門票:40元(含導遊服務、看戲、茶點和小吃)。)

白鷺島

古人提到的白鷺島位於南京以西2.5公裏的長江中。它之所以得名,是因為當時這片大陸上有許多白鷺。李白曾吟誦他的名句“如這白鷺島分江”。

今天的白鷺洲公園位於武定門以北,秦淮河櫟社橋和古陶冶渡以南,是秦淮風光帶的景點之壹。原為明代中山王徐達的東園,園中景色在太平天國時期遭到破壞。1923年,宜興人在這裏經營茶館,包括綠雲齋、古酒軒、甌香居、吟風閣和花語閣。當時,歐香中心有壹副對聯。第壹副對聯是“此為東園舊址”,第二副對聯是“其名為太白遺詩”,清楚地解釋了公園的歷史。1929年東苑舊址改造時,辟為公園,取名“白鷺洲公園”。1937年,公園被毀。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只剩下斷橋殘垣,幾畝荒地。1951年,白鷺洲公園隨著秦淮河的整治而擴建。四個園門開著,北門前立著壹對石獅子,書法家費新我題寫了大門。公園裏巖石和湖泊堆積如山,到處都種著花草樹木。除了修繕九峰寺和歐香居外,還修建了煙雨軒、回廊、小橋、拱橋、水榭、景亭、滑冰場和少年之家。

交通:乘坐14、23、43、87、88、301、304路公交車。

門票:5元。

清涼山石頭城

它位於南京的西部,風景優美,被稱為“城市森林”。梁青的名勝古跡比比皆是,包括馬坡、南塘古井、梁青廟、崇正書院和掃葉樓。石頭城位於梁青山區,南北總長約3000米。城基遺址呈赭紅色,其中有大量河石,壹般高出地表0.3-0.7米,最高點為17米,由天然巖石雕刻而成。在中段,幾塊突出的紅色水巖看起來像醜陋的面孔,因此被稱為鬼臉城。這座城市最初是楚威王的金陵城,建於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

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吳國孫權遷都秣陵(今南京),並於次年在金陵城原址石頭山築城,取名石頭。東晉藝兮時期(405-418)增加了磚塊,明朝洪武時期(1369)石鎮作為應天府城(今南京)的壹部分重建。保衛長江是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交通:乘坐4路、6路、21路、23路、60路、75路、91路、302路。

渡江戰役勝利紀念碑

位於下關熱河路廣場中心,建於1979。從遠處看,整個紀念碑就像壹艘乘風破浪的戰艦。臺基正面鐫刻鄧小平手書“渡江勝利紀念碑”,背面鐫刻毛澤東手書“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七條法令”。

交通:乘坐4路公交車,可乘坐12、16、18、31、32、34、39、302、307路公交車到達。

長江風光帶-

燕子磯

長江三大名磯之壹在南京北郊觀音門外。它是燕山東北部的壹個支脈。海拔36米。巖石直立在河上,三面朝天,看起來像壹只展翅欲飛的燕子,因此被稱為燕子磯。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下江南時,都將船停泊在這裏。落基山山頂有壹座碑亭。在亭中的石碑下,有幹青·狄龍寫的《燕子磯》壹書,背面有他的詩。夜晚登船,月白河如練,為“金陵四十八景”之壹。

燕子磯附近有弘濟寺和觀音閣,寺廟廢棄。燕山山脈原有的12洞穴多為懸崖峭壁,是由河水沖擊形成的。現在著名的只有頭臺洞、二臺洞和三臺洞。其中,三臺洞最深最曲折。洞內有觀音泉、小羊田等名勝古跡;洞穴右側有壹條石梯,可以直達天空;石階數百級,飛閣騰空。不要打開領域。

交通:乘坐8路、64路、姚彥線。

門票:單程6元,燕子磯,如果妳買壹個包括頭臺洞和三臺洞的套餐在8元。

南京長江大橋

它位於南京西北部的長江上,是壹座由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兩車道公鐵兩用大橋。2月29日完成,1968+65438。

上層公路橋長4589米,行車道寬15米,可並行容納4輛大型汽車,兩側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雙線,兩列火車可同時發車。其中河上主橋長1577米,其余為引橋。公路引橋采用具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式。高速公路主橋兩側欄桿嵌有200個鑄鐵浮雕,人行道旁有150對玉蘭花形路燈。南北兩端各有兩座70米高的橋頭堡,堡內有電梯可通過鐵路橋、公路橋和橋頭堡上的了望塔。炮臺前還有壹座10米高的工農兵雕塑。南堡下是壹個風景優美的公園。

南京長江大橋有9個橋墩,最高的橋墩從基礎到頂部有85米高,底部面積約400平方米,比壹個籃球場還大。主橋跨徑為160米,橋下可行萬噸級船舶。整座橋就像壹道彩虹飛過河面,非常壯觀。特別是夜晚,大橋欄桿上擺放著1048盞泛光燈,橋墩上的540盞金屬鹵素燈如白晝般照亮江面,公路橋上的150對白玉蘭燈盛開,橋頭堡上的228盞鈉燈和大型雕塑使大橋像壹串夜明珠壹樣橫跨江面。

交通:乘坐公交車。12,15,67,69和307到大喬公園,然後乘坐市郊巴士到浦口和大廠過橋。小型客車過橋費用為10元。

靜海寺

始建於明朝永樂初年。明朝的建立者朱迪建造了靜海寺以紀念鄭和七下西洋,並祈求海神的保護。

1842年,英軍攻入南京,靜海寺成為中英《南京條約》的“談判”場所。8月29日,中國歷史上第壹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在停泊在靜海寺附近的英國軍艦“韓立華”號上正式簽署。靜海寺是近代中國遭受列強侵略和屈辱的歷史見證。

交通:乘坐4路公交車,可乘坐10、12、16、18、21、39、53、54、307路公交車到達。

門票:3元。

南京長江公路二橋

位於南京市東北郊,是南京繞城高速公路北過江工程,南起堯化門,經江中八卦洲至江北廠區。它是中國最大的斜拉橋,世界排名第三,僅次於日本的朵朵洛大橋和法國的洛曼迪大橋。2001年3月建成通車,它的建成大大緩解了有著30多年歷史的南京長江大橋的交通壓力。

妳可以選擇去哪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