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缺乏內在的精神價值判斷,充滿藝術靈魂,華麗而內容不足;然而,西方媒體和觀眾卻將這部電影視為傑作。比如壹個畫畫的美國朋友,認為這部電影是他看過的最好的非英語電影,用“無盡的詩意”和“純粹的藝術想象”來稱贊。
第壹,“武功”的概念是主觀的。今天沒有人真正生活在壹個“武功”的世界裏,也沒有字典或教科書對“武功”的含義給出標準的解釋。所以人們對武術的認識是基於文學、藝術、影視所創造和間接建構的信息,所以這個“武術”的概念和觀點是絕對主觀的。壹千個讀者有壹千個哈姆雷特,壹千個人有壹千個“武功”和壹千個“江湖”。張藝謀拍的是自己想象中的“武俠”精神,所以有人叫好有人批評很正常。
第二,“武俠”不是張藝謀成長的世界,也不是他骨子裏的精神。張藝謀是典型的“中國式”導演。他的成長環境,審美情趣,藝術觀念都很傳統。中國式的紅與綠,展現了人口眾多,土地遼闊,黃土高坡的恢弘豪情。所以《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物語》等具有傳統文化、鄉土環境、內陸風味、現實主義的電影題材,都是張藝謀尋根的東西。他理解深刻,蘊含感情,所以對這類片子拿捏得當,立意深刻,得到了好評。相對於徐克這樣的導演,《英雄》想表達的武俠世界肯定不是張藝謀的家,也不是他的專長,所以影片不油也無可厚非。
第三,《英雄》是張藝謀雄心勃勃的作品。不可否認,張藝謀的電影《英雄》受到了李安《臥虎藏龍》的影響,他也想拍出讓西方人大開眼界的視覺奇觀,進軍好萊塢,最好能拿個奧斯卡。新千年後,張藝謀憑借《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的故事》、《活著》、《搖壹搖》、《搖到外婆橋》包括《我的爸爸媽媽》在中國贏得了無數聲譽,並成為中國首屈壹指的導演,因此擴大他的野心和征服外國市場是合理的。這種國內導演希望獲得國際市場認可的心態在後來的馮小剛更加明顯。作為壹個沒有得獎的票房導演,馮小剛自己也承認,宴會是他進軍國外企圖得獎的野心。最有意思的是《臥虎藏龍》《英雄》《夜宴》有壹些壹致的元素,比如章子怡的形象和譚盾的電影音樂(這三部電影音樂完成了譚盾自己的“武俠三部曲”)。所以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明確張藝謀拍《英雄》的主要目的是給外國人看。他選擇了壹條自己並不擅長的主題道路,為了證明自己的視覺藝術控。至於結果,我們再仔細看看。
就中國的電影進程而言,《英雄》無疑是中國電影“大片時代”的裏程碑。從此,中國電影拉開了商業大片的時代大幕。砸投資,爭明星,狂宣傳,開始成為壹種商業運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