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雞籠、下雞籠、木門、鐵門、金鬥寨、吉吉沖都是我家鄉的地名。妳想知道它們是怎麽來的嗎?這裏有壹個神奇的故事。
傳說黔城西邊有座山叫西山。山上有壹只精制的野雞。它又高又大。它的腿像兩根粗柱子,翅膀像兩朵金色的雲,所以人們叫它金雞。
據說黔城有很多糧倉,糧倉裏的糧食堆積成山。這只金雞想飽餐壹頓。
官員們知道後,命令山下的村民趕緊去抓金雞。
工匠花了三天三夜編織了兩個大雞籠,壹個在山坡上,另壹個在山腳下。金雞來了,爪子壹揮,“嘭,嘭”地踩碎了兩個雞籠。金雞驕傲地撓著爪子,然後大搖大擺地往前走。
木匠花了四天四夜在山口釘了壹扇大木門。金雞到了那裏,翅膀撲扇著,木門飛到了北山腰。金雞驕傲地拍打著翅膀,又大搖大擺地向前走去。
鐵匠花了五天五夜的時間砸了壹扇大鐵門,把它堵在了壹個小路口。金雞伸著脖子在鐵門上啄,鐵門落到了南山的腰間。金雞驕傲地伸著脖子,繼續大搖大擺地往前走。
金匠花了六天六夜做了壹個大金桶,並把它放在十字路口。金雞弓著身子,金水桶被扔進了清水河邊的茅屋。金雞驕傲地搖了搖身子,仍然大搖大擺地向前走。
眼看金雞要到黔城了,村民們只好來到觀音洞,向觀音菩薩求助。觀音菩薩織了七天七夜,終於織出了壹幅金色的絲網。村民們在通往黔城的最後壹條山路上掛上了金色的鐵絲網。當金雞遇到他時,他想:“雞籠、木門、鐵門和金水桶壹路都幫不了我,還想用這張破網來抓我,真是可笑。”於是,它刨了刨爪子,拍拍翅膀,伸長脖子,叫著“哇,哇”,毫不猶豫地沖了過去。金雞壹撞上金線網,就被纏住了。它用爪子抓撓,用翅膀拍打,拼命用嘴啄。誰知越努力,金網越緊,最後金雞精疲力盡。金色的網變成了壹條金色的絲帶,把金雞牢牢地系住了。
金雞抓到了,黔城的糧食保住了。
經過觀音菩薩的開導,金雞改邪歸正,在天庭當官,每天天剛蒙蒙亮就打鳴,督促人們早起。
從此,家鄉人把時尚雞籠裏抓到金雞的地方稱為“上籠”和“下籠”,把木門、鐵門、金桶掉落的地方稱為“木門、鐵門、金桶村”,抓到金雞的山頭也被稱為“抓雞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