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講經打坐,建賬號,收徒弟
從65438年到0949年,南懷瑾去了臺灣,在那裏他設立了壹個帳戶來教授中國古代經典,並在臺灣省政治大學、臺灣輔仁大學和臺灣省中國文化大學擔任教授。南臺灣之行初期,在臺北成立了臺北十萬禪林道場、東西精粹協會,在新竹縣成立了峨眉十萬禪林道場,教授眾生打坐。
2.倡導中華文化復興。
從65438年到0966年,南與臺灣當局合作,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倡導倫理道德。他在臺灣和香港與錢穆、胡適、林語堂、牟宗三、唐君毅等人交流,闡述傳統文化。後來他在臺灣創辦了“老古文化企業公司”“十方書院”等文教機構,傳播文史哲佛理論,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3.為兩岸和平做出了貢獻。
南懷瑾先生在兩岸政界有著廣泛的交往,對兩岸政治和歷史有著深刻的了解。從65438年到0998年,他定居香港後,被選為兩岸關系使者,為兩岸和平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
南個人簡介
南(1918 3月18—2012 9月29日),中國浙江溫州樂清人,中國當代作家、教育家、國學大師,國學大師史誠誌弟子。南曾先後在浙江省國術館武術教練員特訓班、中央軍事學院政治研修班和金陵大學研究院學習。
1949後移居臺灣省,先後在臺灣省政治大學、輔仁大學、中國文化大學任教授。後來,他在美國、香港等地生活,期間創辦了東西方精華協會、老古出版社、《人文世界》雜誌、《知識》雜誌等。在香港期間,我壹直關心家鄉的建設。晚年定居蘇州太湖大學堂。2012於9月29日在蘇州逝世,享年95歲。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