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基礎知識1
修辭技巧解釋8種技巧
首先,隱喻
1.隱喻的特征和功能;
比喻就是“比喻”。即抓住兩個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用壹個事物比喻另壹個事物。隱喻的結構壹般由本體(被比較的事物)、喻體(被比較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象征)組成。構成壹個隱喻
關鍵:A和B必須是本質上不同的東西,A和B之間必須有相似之處,否則隱喻無法成立。隱喻的主要功能有: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簡單;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2.隱喻的類型:
1個明喻。典型的形式是:A像b .本體喻體都出現了,它們通過“像,像,好像,好像”等隱喻連接起來。例如,收獲的莊稼像小山壹樣穩穩地堆積在壹起。"
2比喻。典型的形式是:A是b .本體和喻體都出現了,中間沒有具象詞。它們通常由“是”、“成”和“成”連接。例如,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關系是箭與靶的關系。
3比喻。典型的形式是:A代b .沒有本體,直接描述車輛。但它不同於轉喻。用借代法找出兩個事物的相似之處。例如,放下行李並啟動機器。
4比喻。用幾個隱喻從不同的角度和使用不同的相似性來比較同壹個本體。例如,在層層疊疊的葉子中,有壹些白色的花朵零星地點綴著,有的優雅地綻放,有的害羞地綻放;像壹顆珍珠,像藍天上的壹顆星星,像壹個剛出浴的美人。
第二,比較
1.類比的特點和作用:
把物寫成人,或把人寫成莊稼,或把物寫成其他物,其形式特征是:物被人化,人被物化,或物被物化。它的作用是使寫出來的“人”或“物”豐富多彩、生動形象、含義豐富。
2.類比的類型:
①擬人化。比如杜福川在楊柳中歡歌笑語,紅旗飄飄。
②擬像。例如,如果我們誠實,就會有欺淩者。如果我們敢用刀,惡霸將不得不夾著尾巴逃跑。
第三,轉喻
1.轉喻的特征和功能;
轉喻並不直接說出要表達的人或物,而是用與之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它強調兩件事之間的相關性。它的作用是用簡單代替復雜,用真實代替空虛,用陌生代替壹切,用事物代替感情。
2.轉喻的類型:
①特征生成本體。例如,長胡子的人兇猛地咆哮。
②具體的生成抽象。比如不要拿群眾的壹針壹線。
(3)專名泛化。例如,我們的時代需要成千上萬的千千雷鋒。
(4)名代作品。例如,我們應該多讀魯迅。
⑤部分代替整體。比如:唱低眉不落筆,月光如水照衣裳。
⑥後果原因。比如專攻筆墨,笑對壯士。
⑦原材料代替成品。比如五十年,萬物皆空,我懶得把頭發變成古銅色。
(8)地名取代本體。例如:延安還是Xi?有必要劃清界限。
第四,誇張
1.誇張的特點和作用:
誇張是指為了追求某種表達效果而對原有事物進行合理而有意的擴大或縮小。要求使用它時不失去生活的基礎和依據,不誇張。它的作用在於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以啟迪。
2.誇張的幾種形式:
①放大誇張。例如,人們懷疑銀河系已經凝固了九天。
②減少誇張。比如五嶺興風作浪,烏蒙服泥丸。
③提前誇張。例如,當妳看到這樣明亮的綠色麥苗時,妳可以聞到白面饃的味道。
動詞 (verb的縮寫)二元性
1.二元性的特征和作用;
對偶性是“對仗”,又稱“對仗”。它必須是壹對單詞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且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兩句之間的關系包括繼承、遞進、因果、假設和條件。它的作用是:易於背誦,音樂優美;簡潔表意,抒情。
2.二元性的幾種形式:
①按內容可分為對、反、串。
完全正確:上下句的意思相近、相似、互補、對比。
比如天上五嶺銀鋤落,三江鐵臂搖。
反對:上下句是對立相對的。例如,以僅存的勇者追擊窮匪為宜,不要向霸王學習。
串聯對:又稱“流動對”。上下句的意義具有繼承關系、遞進關系、因果關系、假設關系和條件關系。
比如為了犧牲更多的誌氣,敢教日月換新天。
②按形式可分為工作副和寬副。
所謂作品對,就是字數、詞性、結構、層次、用詞都嚴格按照對的要求;所謂包容是指基本符合對抗的要求,但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也就是說,形式上的要求稍微寬松壹些。
③按結構可分為成分對偶和句子對偶。
成分二元性。如山河無知,蝴蝶雁無情;然而,他們公平平等地對待人類,也就是說,他們不會因為達官貴人而發笑,也不會吝嗇山野的漁火。
第六,並行性
1.並行性的特征和功能;
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壹致的短語或句子組成。經常被重復強調的同壹個單詞出現在每個短語或句子的相同位置。其作用在於強化語言情境,強調內容,加重感情。
2.幾種並行形式:
(1)成分比例。例如,似乎沒有了東三省,黨和國家變得越來越像壹個國家。沒有東三省,誰也不會發出聲音。沒有了東三省,只有幾個學生做了幾次“提交”,黨和國家變得越來越像壹個國家,可以贏得“友好人民”的贊譽,永遠“做壹個國家”。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是如此純潔和高貴,他們的意誌是如此堅韌和堅強,他們的氣質是如此簡單和謙遜,他們的心靈是如此美麗和寬廣。
七、提出問題
提問的特點:“問而不疑”。經常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問問題而不確定答案。目的是強調問題,以吸引人們的註意力並啟發人們思考。例如,壹朵白色的花含有什麽色素?白花沒有色素。
又如:社會生產力發展如此之大,勞動生產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目的是什麽?最重要的是——科技的力量。
八、反問
反問句還有壹個特點就是“問而不疑”。明確的意思以疑問句的形式表達,以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效果。句末壹般放壹個問號,有的也可以放壹個感嘆號。
反問有兩種形式:
①以肯定否定的形式。
(2)用否定的形式表達肯定。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2
文學常識
1.曹雪芹(1715 ~ 1763)是清代小說家。展,字,學琴是它的名字,它也被稱為秦普和西秦。《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的經典傑作之壹。目前的續作是高鶚完成的《紅樓夢》,該書以賈、史、王、薛四人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聚焦榮、寧二府由盛轉衰的過程,全面描寫封建社會末年的人情世故和不可調和的矛盾。
2.《祝福》是魯迅的代表作之壹,是魯迅第二部小說集《流浪》的第壹部。這部小說反映了辛亥革命後舊中國黑暗的社會現實。魯迅的三部小說集是:《吶喊》、《仿徨》和《故事新編》。小說《狂人日記》是中國第壹部白話小說,收錄在魯迅小說集《吶喊》中。
美國現代作家海明威以1954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代表作有《老人與海》、《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和《喪鐘為誰而鳴》。勇氣是海明威作品的中心主題。
4.李白,字太白,是盛唐時期最傑出的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壹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他善於從民間文學中汲取營養,想象豐富奇特,風格大膽典雅,色彩瑰麗,語言清新自然。他與杜甫齊名,被稱為“杜麗”。杜甫曾說他“以筆震風雨,以詩泣鬼神”。有900多首詩,包括李太白。
5.杜甫(712 ~ 770)人美,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校勘部員外郎《觀致左詩義》與《杜詩義》、《杜工部》並稱盛唐現實主義大詩人,《杜工部集》代代相傳。杜甫壹生寫了1400多首詩。他擅長古典詩歌和節奏詩歌,詩歌風格陰郁沮喪。由於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的詩多與社會動蕩、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有關,因此他的詩被稱為詩史,被後人稱為詩聖。代表作有《三吏》和《三別》,其中三吏是石昊吏、潼關吏和新安吏。另外三個是新婚、辭舊和無家可歸。
6.白居易(772-846),中唐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他主張“文章要及時寫,歌詩要對事寫”,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創作了以《新樂府》和《秦中吟》為代表的“寓言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白居易和元稹也被稱為“白元”。
7.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玉山,號玉溪生。他的壹些詩揭示了現實的黑暗,但只是少數;他的主要成就在於詩歌藝術,特別是他的嚴密的學科,他的大多數作品都具有晦澀的藝術特點。他壹生寫了600多首詩,包括李義山的詩。他和杜牧合稱小杜麗。
8.孟子的名字叫柯,又叫。鄒(今山東省鄒縣)人,生於戰國時期。子思是孔子的孫子,是孔子之後的又壹位儒學大師,被後人尊為聖人。他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孟子以“治天下”為己任,遊說諸侯,反對霸權,主張以“仁”為中心的“仁政”和“王道”。《孟子》是儒家經典著作之壹,主要記載了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理論、哲學倫理和教育思想。書中有7篇文章。
9.荀子(約公元前365438年+公元前03 ~ 238年)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那時,人們稱他為荀卿。戰國末期,趙國誕生。荀子是先秦儒家學派的最後壹位代表人物,與比他更早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在人性問題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他認為後天環境可以改善人的邪惡本性。因此,他主張強調教育的作用,肯定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10.賈誼(公元前200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68年)西漢洛陽人,政論家、文學家。世人稱賈生、賈太夫、賈長沙。代表著作:《秦政論集》、《陳正詩書》、《論藏與藏書》等。其中以《吊屈原賦》和《捕鳥賦》最為著名。《論秦》選自新書。《論秦》原本由三部分組成,第壹部分被選為正文。
11.韓愈,中唐時期著名文學家、哲學家。世人皆知其為韓國吏部,又名韓昌禮,又因其死後被謚號為韓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40卷。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文學家蘇軾曾稱贊他為“八代文學之衰”和“百代宗師”。後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說”是古代漢語中的壹種文體,屬於議論文的範疇。壹般是陳述自己對某件事的看法,可以先討論,也可以後討論。“師說”就是解釋“師從老師”的道理。
12.巴爾紮克,19世紀法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他寫了***91本小說,包括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散文,如小說《歐熱妮·葛朗臺》(1833)和《高老頭》(1834),共寫了2400多個人物,完整地展示了6544。恩格斯說,這本書“提供了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層社會的傑出的現實主義歷史”。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3
(壹)句子在文本中的作用:
1.序言:開篇點;渲染氣氛(敘事,小說),埋下伏筆(敘事,小說),設置懸念(小說)作為下文的輔助鋪墊;壹般衣領以下;
2.正文:承上啟下;壹般衣領以下;總結以上;
3.文末:點明中心(敘事、小說);深化主題(敘事、小說);註意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2)修辭的功能:修辭本身的功能;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和擬人:形象生動;
答題格式:生動地寫了+對象+特點。
2.排比:氣勢、強調語氣、壹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對象+特點。
3.提出問題:引起讀者的註意和思考;
回答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征的關註和思考
反問句: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突出…
5.重復:強調...加強語氣。
(3)句子意思的答案:
在這樣的題目中,句子中經常有壹個詞或短語是通過隱喻、對比、借代和象征來表達的。回答問題時,揭示他們所指的對象,然後疏通句子。
(4)句子中的壹個單詞可以被另壹個替換嗎?為什麽?
動詞:不。因為這個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道...
形容詞:不。因為這個詞生動地描述了...
副詞(如全部、大部分、非常僅等。):不是。因為這個詞準確地描述了……(表程度、表限度、表時間、表範圍等)的情況。),改了之後就變成了……與事實不符。
(5)句子中兩個或三個單詞的順序可以顛倒嗎?為什麽?
我不能。因為:
1.不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由現象到本質)
2.這個單詞和上面的單詞是壹壹對應的。
這些詞是遞進的,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6)段落意思的總結
1.敘述:清楚地回答(何時何地)誰做什麽。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解釋文本:答案清楚地解釋了對象是什麽及其特征是什麽。
格式:描述(介紹)+描述對象+描述內容(特征)
3.議論文:回答清楚問題是什麽,作者的觀點是什麽。
格式:用什麽論證方法證明(論證)+論證?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4
1.小說的三個要素:
人物b情節c環境
2.議論文寫作的三要素:
論點a、論點b和論點c
3.比喻三個要素:
a本體b車輛c車輛
4.敘事的六個要素(五個W+H):
何時,何地,何地,誰,為什麽,如何和什麽。
5.正規詩歌的四個條件:
a八句四聯(首頦、頸、尾)B偶數尾同調C中聯對偶D平調和聲
6.五個表情:
a敘事b論證c抒情d描寫e描述
7.六種解釋方法:
a .例如,將B列中的數字C與D. E進行比較,定義分類F。
8.三個說明性文本解釋了該結構:
a總分結構B總分結構C總分結構
9.三個博覽會的順序:
a按時間順序B按空間順序C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的論證結構:
a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b .提出意見-論證意見-總結意見。
11.四種論證方法:
a示例方法b比較方法c類比方法d真理方法
12.八種主要的修辭方法:
比喻b擬人c排比d誇張。
e反復問G,F問H對偶。
(縮寫為:比喻意在誇張,兩個對立面相互映襯)
13.角色描述的四種方法:
a外貌描寫b語言描寫c動作描寫d心理描寫
(縮寫為:外語誘惑)
14.七種類型的短語:
根據功能,分為七種類型。
並列短語b部分肯定短語
主謂短語d動賓短語
動詞補語f介詞賓語短語
g的單詞短語
分為三個詞類。
名詞短語
動詞短語
形容詞短語
15.六句話:
a主語b謂語c賓語d補語e定語f狀語
16.十二種詞性(性):
a名詞-動詞,b數量-生成,c助詞和d助詞。
17.三種敘述方法(順序):
直接序列b閃回c插值
18.三個省略號的功能:
表A中的引用被省略,表B中的枚舉被省略,表C中的中斷被擴展。
19.四種波折:
表A解釋了當表C的聲音中斷並且表D的時間延長時,位置的數量開始和結束。
20.四種引號功能:
表A是指實際內容,表B是指諷刺,表C是指具體標題,表D是強調。
高中語文必備知識5
文學常識
1.戴望舒,浙江省杭州縣(今余杭)人,中國現代主義詩人。《雨巷》是他的成名作,並因此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稱號。
2.《再別康橋》的作者徐誌摩是浙江海寧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主要詩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作者艾青是壹位來自浙江金華的現代詩人。
4.《左傳》是中國第壹部記敘文詳細的編年體著作,相傳是春秋末期魯國史學家左丘明所著。《春秋》是孔子編纂的壹部魯史,主要記載了東周初年240年間各國的壹些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事件。是研究中國先秦歷史的珍貴文獻,也是壹部優秀的散文作品。
5.《戰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史料編纂而成,共33篇,屬於國家體育史書。它主要記錄戰國時期軍事家和戰略家的鬥爭以及相關的討論或演講。
6.《史記》由西漢司馬遷所著,是中國第壹部紀傳體通史,原名《太史公書》,共130篇,分為八書、十表、十二傳、三十家、七十傳。它記錄了從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的歷史,其傳記是中國第壹部此類傳記。《史記》是古文史上的壹座豐碑,給後人以無盡的啟迪和深遠的影響。它被魯迅譽為“史家的絕唱,離騷無韻”。他們與司馬光並稱為“史上二司馬”,與班固並稱為“班瑪”。司馬遷還寫了《給任安的壹封信》,信中描述了他被囚禁的經歷和他想寫壹本書的雄心壯誌,他的毅力被幾代人所稱贊。
7.魯迅,原名周樹人,是壹個有才華的人。偉大的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冷眼看千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他壹生的真實寫照。1918年,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首次以魯迅筆名出版。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包括《狂人日記》、《阿q正傳》、《藥》、《孔乙己》等。)、徘徊(包括祝福、對過去的遺憾等。)和新的故事。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範愛農等。)和散文詩集《野草》;《盜墓》、《華蓋集》、《華蓋集續集》、《二新集》等多部散文集。《紀念劉和珍君》選自《蓋華作品集續編》。
8.巴金原名李堯棠,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小說家和散文家。《家》是新文學第壹部暢銷小說。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中篇小說《寒夜》和《靜園》等。
9.梁任公先生演講的作者梁實秋。梁啟超,本名卓儒,是仁公,冰室的主人是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和學者。其作品合編為《飲酒室集》。
10.《包身工》的作者夏衍是現代著名的劇作家。主要作品有劇本《賽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
11.孔子,仲尼,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論語》是壹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從記錄的名稱和語氣來看,它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弟子根據自己的回憶或傳說編寫的。書中有二十篇文章,涵蓋了政治、教育、文學、哲學和為人處世的道理。《論語》是最重要的儒家經典。
12.《大衛·科波菲爾》的作者查爾斯·狄更斯是世界著名的英國小說家。他壹生寫了十四部半小說和大量其他作品,他是唯壹可以與莎士比亞相提並論的英國作家。《大衛·科波菲爾》是壹部半自傳體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