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談壹談”是什麽意思?有哪些出處或典故?

“談壹談”是什麽意思?有哪些出處或典故?

壹邊抓著虱子面對面說話,壹邊“問虱子,說說”。形容說話從容不迫,無所畏懼。

典故:

王蒙,北海戲(今山東省壽光縣西南)人,家住魏縣(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北)。他家很窮。他年輕時靠賣簸箕謀生。他曾經去洛陽賣過簸箕。有壹次,壹個人想買他的簸箕,出了很高的價錢,但說自己身上沒錢,讓王蒙跟他壹起回家拿。王蒙覺得值得,就跟著去了。走了許久,忽然來到壹座深山,只見壹位須發皆白的老者,坐在壹張胡床上。周圍站著十幾個人。帶王蒙的人叫王蒙去看望老人,說:“這是無腦大師。”這就是嵩山。吳念是壹個道德深刻的隱士。他很欣賞王蒙的優秀品質,於是派人領他進山,收他為徒。王蒙師從於老師,尤其是閱讀《陰符經》,並熟悉姜太公的兵法。長大後,王蒙告別師傅,四處遊歷,到了鄴都(今河北臨漳縣)。但晉朝是世襲的時代,貴族家庭的孩子盡管肚子裏長滿了草,也能做官,做高官。出身貧寒的士紳,雖然滿腹學問,卻被人看不起,被擋在仕途升遷之路。王蒙在鄴都的時候被那些公子哥兒歧視,於是壹怒之下退守華山,修煉自己,等待合適的時機。

金木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桓溫率兵北伐,進軍壩上(今陜西Xi東)。王蒙聽說他穿著壹件粗布做的短外套,就去見桓溫。桓溫初到關中,想了解關中人的動向,於是與王蒙見面。王蒙無拘無束地坐在客房裏,壹邊說話,壹邊手裏拿著棕色的短陶濤,看了半天,兩根手指捏住什麽東西,在燈光下照了照,是壹只虱子,壹旦放進嘴裏,還嚼壹嚼。桓溫看到這壹切,心想:怪人名士!魏晉時期,很多名人有各種怪癖也就不足為奇了。有什麽真本事嗎?桓溫想試探他,於是問王蒙:“我奉晉武帝之命,率領壹支654.38+萬的精銳之師,去平定反叛的秦王。本是為民驅逐殘賊,卻很少有人以三秦英雄的身份來拜訪我。是什麽原因?”

王蒙狡黠壹笑,答道:“公不行千裏,深入寇境內,而近長安,卻止於巴,不渡泅水而行。妳認為人們怎麽樣?”桓溫不解地問:“百姓怎麽看?”王蒙說:“百姓以為:這位將軍是為國家之公,還是為自己的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