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平沙雁》是近300年來流傳最廣的古琴曲,現存琴譜有50多首。與其他名曲不同的是,《平沙大雁》背後並沒有廣為人知的故事。
平沙大雁最早的版本是明代崇禎七年(1634)的《正宗古音》。《正宗古音》就是這樣解決“平沙雁”的。
“取其秋脆,風平浪靜,雲程萬裏,滿天飛。用洪湖的眼光寫伊勢的心。全身的節奏是三起三落。初如鴻雁之客,雲與雪空靈,大雁齊飛之序,隱而顯,若來。如果它想掉下來,它會環顧四周,在空中盤旋,它就會掉下來。息聲斜斜繞著大陸掃了三轉,落了,又喚來壹個,三五成群飛來飛去,到了晚上吃,得對情形:母子相讓,還能嘗。
都說崇禎七年時代是明朝內憂外患的時代。朱明王朝快要結束了,全世界有識之士都很擔心。這個時候,作者發表正宗的古音,可能另有深意。上面的解題文字趣味性十足,沒有壹點悲愴的感覺。或許,“借鴻雁之誌,寫史燚之心”這句話才是中心點,來表現儒家所提倡的“窮則獨善其身,成則濟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