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普通人能編漢字嗎?

普通人能編漢字嗎?

普通人都可以編漢字,漢字也在不斷發展,只要合理實用,大家都認可。

漢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在日語、韓語等語言中也有使用。與英語、俄語、印地語和阿拉伯語不同,漢字是典型的語標。與表音詞的單音節或多音節義不同,漢字壹般具有單音節義。

現存最早的漢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約公元前1300年。後來出現了青銅器銘文,演變成西周的大篆,再到秦的小篆統壹六國文字。秦末出現隸書,西漢出現草書,東漢出現楷書和行書。甲骨文、金文和篆書的筆畫婉轉連續,當隸書的筆畫變成橫、豎時,就變成了純粹的方形字,便於書寫,成為古今漢字的分界線。

漢字有60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且沒有錯誤的文字,也是唯壹被古人傳承下來的文字。漢字的衍生字,如越南語、西夏語、女真語和契丹語已經消亡,而日語、朝鮮語/韓語僅部分保留了漢字。現代漢字分為繁體字和簡體字。

漢字起源理論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中國學者壹直在努力揭開漢字起源的神秘面紗。關於漢字的起源歷來眾說紛紜,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有:結繩說、八卦說、刻字說、倉頡造字說、摹狀說和圖畫說。

甲骨文

結說:在文字出現之前,古代人通過打結來記憶和識別事物,這種方式起到了幫助人們記憶的作用。《易經下》:“古之結治,後世聖賢易用書,百官治,萬民察。”漢代鄭玄註:“結繩為諾,是大事,是大結;事小,總結繩。”《莊子·歸》曰:“昔有容城、大定、黃波、仲仲、陸離、徐莉、玄元、赫胥氏、尊祿、祝融、伏西施、神農等時人所用。”另壹個例子是《易經》,其中引用了鄭宇的《九家義》:“古人沒有文字,但他們有誓言,事情大大地束縛了他們的繩索,小事概括了他們的繩索。結的數量取決於事物的數量;彼此以禮相待就夠了。”東漢以後,許多人將漢字的起源與結聯系在壹起。

八卦理論:關於八卦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如描述理論、占星理論、數論和楊雄的“海”作為事物的來源。《易經》中說:“古人愛壹家之君,但他們擡頭看天;當他們向下看時,他們看著法律和土地;當他們看著鳥獸和土地的文章時,他們把所有的東西都帶到了近處和遠處,所以他們開始八卦,以便交流神的美德和萬物的感情。”這段話中提到的八卦起源於雍家族對自然和客觀世界的描述,這與“按類書寫象形文字”的漢字起源相似。孔安國的《尚書》序言(這是壹本贗品,但年代久遠)說:“古代人民喜愛Xi家族的國王,他們開始畫八卦和制作書籍契約來取代捆綁繩索的政治,因此他們誕生於文學書籍。”比較八卦和書法(書寫)的作用,將漢字的起源與八卦聯系起來。

倉頡說:相傳倉頡是黃帝時期的歷史學家和漢字創造者。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首領。隨著社會進入大規模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的外交事務越來越頻繁。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壹套所有聯盟都享有的交流符號,因此收集和整理* * *的工作交給了歷史學家倉頡。

戰國時期流行“倉頡造字說”。《呂氏春秋·君壽》曰:“倉頡為書,後稷為稼。”到了秦漢時期,這個傳說更加流行。漢·許慎《說文解字序》:“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跡,知分可異而異,先作書約。“而且”倉頡壹開始寫了壹本書,而蓋依是象形文字,所以它被稱為文章。之後,形音互益,即字。作家是形象的基礎;寫文字的都是文字。“現代學者認為,系統的寫作工具不可能完全由壹個人創造。如果倉頡真的存在,他應該是壹個文本組織者或出版商。

倉頡的肖像

刻本說:刻本是幫助古人系好繩子後記憶的另壹種實物記錄方法。多用於合約,比綁繩子高級多了。“契約”是在壹塊木頭或竹子上刻壹個缺口。名書事跡釋義:“事跡刻,號也刻。”《易經》鄭玄註:“書至木,方刻為契,各持其本,然後相合。”鄭玄在《禮記·盟誓》註中也說:“書契亦為市券。它的優惠券就像兩本書,刻在它的側面。”《列子·傅說篇》:“宋人遊於道中,得他人之遺者歸藏之,細數其齒。”“牙”是刻在地契上的牙印。這種刻本具有保存記錄的功能,可以作為合同的憑證,也可以用來傳遞信息。壹些雕刻的符號類似於壹些漢字。比如“壹,二,三,嗖嗖,?”它與古代漢字的數字“壹、二、三、四、五”沒有什麽不同。宋末元初,戴東提出“書以契為始,以契為數”和“各如其數”,認為“認其數”的刻本是原始文字的壹個來源

描述:郭沫若先生在對半坡陶器符號和殷商甲骨文比較研究的基礎上,認為早期文字可分為描述和繪制兩個系統。“描述系統是打結和綁木的演變,而且只有少數幾種,而且這種系統應該在圖形系統之前。”從半坡發現的雕刻符號來看,有壹些數字和壹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