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深刻的故事和典故

深刻的故事和典故

相傳晉代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墨汁滲入木板三分深。原來形容書法的筆法極其有力,現在比喻觀點、議論、分析深刻。

深刻的故事

王羲之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書法家,在歷史上享有很高的評價,被後人稱為“書聖”。

他的字既好看又蒼勁,很難;想想吧。壹般漂亮的字會顯得柔美,蒼勁的字會顯得粗獷硬朗,但他能脫塵去俗,兩者兼而有之,說明他的書法功力深厚,這很可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勤奮學習和練習而得。

壹天,他把字寫在木板上,帶到雕刻師那裏雕刻。那人先用刀把木板切開,才發現字跡竟然滲透進木板三分。這件事轟動了整個京城,“入木三分”成了家喻戶曉的成語。用毛筆在木板上寫字,字跡能滲透到三分的深度。除了身懷絕技的人還有誰會有這種能力?不過,我們也可以想象壹下,這位“書聖”寫出來的字,是很有氣勢的,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所以根據這個故事的情節,後來的人直接用“開門見山”來形容人寫文章或者說話很深刻。

以後只要講故事的人把故事講得繪聲繪色,我們也可以誇他講的故事“精辟”。

典故王羲之,字,晉代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書法家之壹。因為他是右軍的將軍,後人就稱他為王右軍。他博采眾長,創造了獨特的書法風格,被後人稱為“書聖”。

據說有壹次,他去壹個道觀玩,看到壹群鵝很可愛,就讓道士賣給他。關裏道士對他的書法仰慕已久,要他寫壹本《黃庭經》作為交換。王羲之很喜歡那些鵝,就答應了。於是王羲之為關禮寫了壹首《黃庭經》,道士把那些鵝都送給了他。

還有壹次,當時的皇帝去北郊祭祀,讓王羲之把自己的賀詞寫在壹塊板上,然後派工人去雕刻。雕塑家雕刻時非常驚訝。王羲之的書法和筆法,其實滲透到木頭裏不止三分。他贊嘆道:“右軍將軍的話真是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