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在日語、韓語等語言中也有使用。與英語、俄語、印地語和阿拉伯語不同,漢字是典型的語標。不同於表音詞的單音節或多音節意義,漢字壹般具有單音節意義。現存最早的漢字是商朝的甲骨文,約公元前1300年。後來出現了青銅器銘文,演變成西周的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統壹了六種文字。秦末出現了隸書,西漢出現了草書,東漢出現了楷書和行書。甲骨文、金文和篆書的筆畫連貫而委婉。
到了隸書,筆畫變得橫平豎直,變成了純粹的方形字,方便書寫,成為古今漢字的分界線。漢字有60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沒有斷層的文字,也是唯壹被古人繼承並留存下來的文字。漢字的衍生字,如越南語、西夏語、女真語、契丹語等已經消亡,而日語、朝鮮語/韓語只是部分保留了漢字。現代漢字分為繁體字和簡體字。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654380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中國學者壹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的神秘面紗。
關於漢字的起源歷來眾說紛紜,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有:結繩說、八卦說、篆刻說、倉頡造字說、摹狀說、圖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