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慈禧的軼事和典故

慈禧的軼事和典故

說法壹:光緒初年,慈禧太後剛滿40歲。為了達到第二次聽政的目的,她用了各種手段,但又怕朝鮮反對,終日郁郁寡歡。李,壹個被信任的太監,猜到了真相,於是在曼珠吉的大雄寶殿後面建了壹座佛。

建成後,李趕緊告訴慈禧,說:“我聽說曼菊吉的大雄寶殿裏經常有兩尊佛像,這是吉祥之兆。我要請太後來參觀觀看。”慈禧太後聽了非常驚訝,於是開始開車出宮。出了西直門,下了高梁橋,上了禦船,順著長河壹直走到曼居集(今北京美術館)。慈禧上了碼頭,進了山門,直奔大雄寶殿。進寺壹看,原來三世佛還在拜,大怒:“明明是三世佛,雙佛哪裏發光了?”當時奴才騙主子殺了他的頭,李心知肚明,趕緊說:“太後息怒,請到後堂看看。”

慈禧太後慢慢挪到三世佛後,發現壹位慈眉善目的觀音坐在殿中央,寺方丈和慈禧的文武大臣也在這裏。這時,李喊道:“老佛爺來了。”其他人立即跪下,喊道:“歡迎老佛爺!”慈禧明白了壹半,卻裝作不解,問道:“妳是在歡迎哪位老佛爺?”李對他們回答說:“這是迎接太後,妳老佛爺!”“妳就是今天扶貧濟困的觀世音菩薩!”“現在皇帝先駕,新皇帝還年輕,國家不能壹日無主。臣民們請關心國家大事,妳們可以把老百姓從泥潭中解救出來!”壹席話讓慈禧心花怒放。從此,老佛爺的名號從滿洲裏傳到了北京,全國都稱慈禧為“老佛爺皇太後”。慈禧也問心無愧地聽政。

據說這個觀音是李仿照慈禧的樣子塑造的。後來慈禧來到曼菊吉燒香祈福長壽。由於對觀音十分欣賞,她還穿上了寺院住持準備的觀音服。李假裝保護,雙手交叉在手腕上。他們還在這尊佛像前拍了壹張照片,以前見過。

說法二:在中國歷史上,除了廟號、謚號、尊號之外,有些皇帝還有專門的頭銜。比如宋朝皇帝的專銜叫做“官”,明朝皇帝的專銜叫做“老爺”,清朝皇帝的專銜叫做“老佛爺”。在壹些歷史小說、電影、戲曲中,慈禧太後被稱為“老佛爺”。其實“老佛爺”這個稱呼並不是慈禧的專屬,清朝皇帝的專名都叫“老佛爺”。清朝皇帝之所以用“老佛爺”這個名字,是因為女真族首領滿清的祖先最早被稱為“滿珠”。“滿柱”是佛教名“舒曼”的音譯,意為“佛”、“吉祥”。後來,壹些顯赫的家族和世襲的首領被命名為“曼珠”。新中國成立後,滿語將“曼珠”翻譯成“佛”,作為皇帝的專用名。壹般認為慈禧是藍旗人,玉書明確記載她是“葉赫那拉的鄭輝之女”。據葉赫那拉根正口述記載,慈禧出生在北京西四牌樓蔡溪胡同,即現在的比才胡同。

但也有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認為慈禧太後很可能是漢族。

1989年6月,長治市(原長治縣)郊區村77歲的村民趙,拿著他與上秦村宋、宋、宋、宋的聯名信,找到了長治市地方誌辦公室。趙說,慈禧是上秦村人。他是慈禧太後的第五代侄子,宋、宋等人是慈禧太後的第五代侄子。他們要求政府幫助澄清他們的感受。從此,劉啟走上了慈禧童年的研究之路。隨著佐證材料的不斷豐富,劉奇的信心不斷增強,相關著述也見諸報端。2012年4月,在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民國社會主義文藝學術研討會”上,劉淇的《揭開慈禧童年之謎》獲壹等獎。這篇7000字的論文,重點講述了慈禧的生平經歷。

據劉啟考證,慈禧於1835年出生於山西長治縣西坡村壹個貧苦的漢族農民家庭,取名“王笑笑”。4歲時,她被賣給本縣上秦村的女子宋思源,並改名為“宋”。12歲時,被賣到鄭慧六安府知府,改名為“玉蘭”(蘭兒),在雅溪園的專門書房裏悉心栽培。鹹豐二年(1852),她作為葉赫那拉·鄭輝的女兒,理應被選入宮中,升至最高位,直至皇太後。慈禧的母親七十大壽的時候,沒有時間給母親祝壽,就讓臣子給她送了很多東西,包括壹幅自己親手寫的書法。這幅書法保存了好幾代,最後在文革中被毀。

詩中說:“天下父母情最真,淚與血溶於兒女身。累死累活終究會變成孩子,窮繼承風!“清代慈禧太後的金銀首飾不計其數。曾有這樣壹對“翡翠西瓜”,是慈禧太後的掌中之寶。相傳慈禧死後,慈禧墓中埋了兩顆“翡翠西瓜”。1928年,孫殿英搶東陵後,這兩個“西瓜”不見了。

慈禧太後購買的美國碧璽大部分是通過世界著名的蒂芙尼公司進行的,碧璽寶石大部分是由蒂芙尼公司的寶石學家J·L·坦倫鮑姆(J L Tanrumbom)進行鑒定的。翡翠西瓜獨特的雙色組合,當時幾乎只有聖地亞哥的碧璽礦才有。所以毫無疑問慈禧太後的翡翠西瓜來自美國聖地亞哥。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梅薩平原的伊瓦拉比亞碧璽礦,自19世紀末就享譽世界。19年底到20世紀初,伊瓦拉雅礦開采的電氣石大部分出口到中國,供慈禧太後宮廷使用。隨著滿清王朝在1911的辛亥革命中被推翻,王朝的奢華生活宣告結束。結果伊瓦拉雅礦的電氣石產品因為中國市場的崩盤而滯銷,礦山被迫關閉。直到2012,礦井才重新開發。1904是慈禧太後的70大壽。許多官員想盡辦法安排禮物,其中有壹臺櫃式留聲機獲得了慈禧太後的賞識,那就是美國維克多公司生產的世界上最早的櫃式留聲機(樣機)。

慈禧太後壹生享受,過著時尚的生活。面對發達的西方工業,她也是壹馬當先。照片、電燈、外國汽車、櫃式留聲機壹應俱全。世界上最早的櫃式留聲機就放在她的臥室裏,經常能聽到旋律。唱片的內容包括中國小調和外國華爾茲。

1904年,維克多設計試制了幾臺櫃機樣品,這臺櫃式留聲機有幸成為慈禧太後70大壽的禮物。

從1903年到1908年初,成亮以三大臣的身份被大清派遣到美國、秘魯、古巴等國,為了大清而遊歷了許多國家。成亮,廣州人,早年受西方文化教育,深受西方文化影響。他非常喜歡留聲機。在美國期間,我做了許多對我的國家有益的大事。

1904年,維克多推出了第壹批櫥櫃留聲機樣品。因為它們不是商用機器,只有美國的壹些高級政府官員才有機會使用如此高級的留聲機。當年美國官員把這臺留聲機送給成亮,成亮把這臺留聲機送給老佛爺慈禧太後作為70大壽的禮物。

伊麗莎白女王曾說:“慈禧比我強多了。我只是壹個不偉大也不渺小的人。”1904年,曾經視洋人為野獸的慈禧太後迷上了西方的馬戲、華爾茲、攝影。這段時間,宮女們經常聽到慈禧的臥室裏傳來悠揚的圓舞曲,那是她那巨大的外國留聲機發出的聲音。有壹次,慈禧太後在午餐時特意請德齡和榮齡兩位公主跳華爾茲。她瞇起眼睛,專註地看著。當他們跳完舞,慈禧高興地說,這是壹個美麗的舞蹈。這樣壹直轉圈不覺得頭暈嗎?

據《德齡公主回憶錄》記載,慈禧太後對我們說:“我吃飯的時候跳舞!”我們翻了全譜才找到壹首適合自己的華爾茲,其他的大部分都是中國小曲。《中俄密約》內容公開後,國內外輿論壹片嘩然。全國人民群情激憤,聲討清政府的賣國行為,進壹步推動了全國範圍內革命運動的深入發展,而清政府卻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困境。在國內外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清政府不得不放棄簽訂《中俄密約》的計劃。

惱羞成怒的慈禧太後殘忍地下令將記者沈周“斬首”。後來,怕行刑影響慈禧太後的“慶生”,慈禧太後下了壹道聖旨:“日立,妳動手就槍斃職員。”

1903 7月31日(農歷六月初八),刑部大堂八名獄卒拿著特制的大木棍,準備行刑。面對獄卒,沈周大聲說:“快點!”結果八個獄卒輪流打沈周的四肢和背部,打了四個小時。沈周被打得體無完膚,屍骨如粉,慘不忍睹,但沈周自始至終沒有發出壹點聲音。這時,唐斯以為沈周已經死了,下令停止毆打。不想這時,沈周無力地說道,“快點...用繩子擰……”唐斯見沈周還沒死,就下令“在他斷氣之前,用繩子勒死他的脖子”。

於是,沈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因公殉職的記者。看過電影《簾聽政》的讀者,壹定對電影中慈禧殘酷迫害鹹豐帝另壹位妃子的情節印象深刻。在這部電影中,慈禧和李飛是情敵。

李飛美麗迷人,能歌善舞,深受鹹豐的喜愛。她根本不在乎慈禧。想養尊處優,想盡辦法往上爬的慈禧嫉妒她。鹹豐帝死後,慈禧成功發動了遊政變,成為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在鏟除了她的政治對手和敵對勢力後,她回去懲罰過去與她競爭的李飛。慈禧沿襲了呂後在漢朝迫害戚夫人的方法,把的手腳全部砍下來放在壇子裏,對她是極大的侮辱。影片中這個情節詭異,極力把慈禧刻畫成壹個刻薄、忘恩負義、報復心強的狠毒女人。那麽,歷史上真的有李飛這樣的人嗎,她和慈禧的關系真的如影片中描述的那樣嗎?慈禧真的用那種殘忍的方式迫害過她嗎?

根據歷史記載和清宮檔案,李飛是清朝的主人清海的女兒。生於道光十七年(1837)二月二十七日,比鹹豐帝小6歲,比慈禧小2歲,與慈安同歲。鹹豐元年(1851),李飛和慈禧雙雙入選。李飛被封為貴族小姐,

慈禧被封為蘭的貴族。鹹豐二年(1852),同時入宮。鹹豐四年(1854),李飛封為李艾,慈禧封為艾毅。鹹豐五年(1855)五月初七,李飛生下鹹豐皇帝的長女,三天後升任李飛。鹹豐六年(1856),三月二十三日,慈禧生下長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皇帝,並於當日升任逸飛。鹹豐帝死後不到三個月,慈禧就以同治皇帝的名義,以“李飛侍奉科舉多年,生下大公主”的稱號,尊稱她為李朝貴妃,超越貴妃級別,壹次升兩級。同治十三年(1874)十壹月,慈禧下詔,尊李貴妃為李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太後。

多年來,李飛體弱多病,經常吃藥。她於光緒十六年(1890)十壹月十五日逝世,享年五十四歲。她死後第三天,光緒皇帝親自到金棺前喝了壹杯奠酒,行禮。她的金棺材暫時存放在田村殯儀館。光緒十九年(1893),四月十八日,李飛的金棺葬於清東陵定陵公主園。這座皇宮的後院有15個寶頂,分三排。李飛的寶頂位於第壹排的中間,在這個花園最尊貴的位置。

李飛的女兒是鹹豐帝的獨生女,因此受到鹹豐帝和其他妃子的喜愛。她在同治九年(1870)被封為榮安古倫公主。清朝制度:只有皇後的女兒才能被封為古倫公主,嬪妃只能被封為和碩公主。按照這個規定,李飛生的女兒應該取名為和碩公主,但慈禧破例給她取名為融安古倫公主。

以上史實表明,李飛並沒有受到慈禧的迫害,而是受到了慈禧的特殊照顧和壹系列禮遇,表明李飛與慈禧的關系非常融洽。從這個角度來看,往往霸道惡毒的慈禧也有溫暖慈悲的壹面。也可能是因為李飛本人溫順聽話,在慈禧牢牢掌握了國家和後宮的大權後,李飛對她沒有構成任何威脅,所以才受到如此禮遇。而壹旦有人膽敢違抗她的意誌,挑戰她的權威,慈禧就露出了另壹副嘴臉。這從她對兒媳婦的態度可見壹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