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紗的基本原理:
?1.開松梳理:對緊密堆積的纖維進行開松、混合和梳理以去除雜質,並將纖維平行拉直並制成纖維條。
2.復合牽伸:將制成的纖維條經過多次復合牽伸細化,制成所需厚度和壹定均勻度的粗紗。
?3.加撚卷繞:在細紗機上,粗紗同時被進壹步拉伸、加撚、卷繞在錠子上,制成具有壹定強度的紗線。
紗線的分類:
?1.根據紗線的形態和結構:
1.普通簡單紗線:外觀結構普通,截面分布簡單規則。
?(1)單紗:由單根短纖維束加撚而成的紗線。或者由纖維紡成的紗線。
(2)股線:由兩根或多根單紗撚合而成的紗線。
(3)多股絞合線:由兩股或多股絞合而成的紗線。
2.復合紗:具有復雜結構和獨特外觀的紗線。例如花式紗線和包芯紗。
二、根據紗線原料:
1.純紡紗線:是由短纖維材料制成的紗線。
2.混紡紗: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短纖維混紡而成的紗線。混合的目的是:
?①取長補短提高紗線性能,克服單纖維的弱點,利用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降低成本,如羊毛滌綸混紡。
②改變風格和質地。例如,如果將普通纖維與三角形纖維混合,可以獲得閃光效果;兩種纖維混紡可以達到純紡紗所不能達到的特殊效果。例如,當兩種具有不同染色性能的纖維混紡時,經過兩次染色後可以獲得特殊的混色效果。將高收縮纖維與普通纖維混紡可獲得膨松效果。
③豐富的色彩種類。通過混合多種原材料,如二合壹、三合壹、四合壹等不同組合,顏色的種類將在壹定系列中增加
3.混紡紗: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具有不同性能或外觀的長絲纖維混合而成的紗線,或將兩種長絲混合成紗線以改善某些方面的性能。
4.交叉加撚紗線: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纖維原料的單紗加撚而成的紗線,旨在改善紗線的性能並產生裝飾效果。
三、根據紗線中的纖維狀態:
1.短纖維紗線:由短纖維通過紡紗制成的紗線,或由具有壹定長度的短纖維(包括天然短纖維和化學短纖維)通過各種紡紗系統制成的紗線。
短纖紗的特點:通常結構松散,手感豐滿,光澤柔和。廣泛用於機織物、針織物和縫紉線。
2.長絲紗:由單根或多根長絲組成的紗線,或由壹根或多根長絲並合或撚合而成的紗線。
①單絲:由單根長絲組成的紗線。也就是壹根細絲。
②復絲:由兩根或多根單絲組合或粘合而成的連續絲束。
(3)撚絲:撚復絲撚成撚絲,由多根單絲並撚而成。蠶絲和化纖長絲都可以制成加撚紗線,這可以增加復絲的抱合力和耐磨性,但織物的柔軟度不如復絲。
(4)復合撚線:將撚線合並並撚壹次或多次,形成復合撚線。蠶絲和化纖長絲都可以制造,但大多數是天然長絲。
長絲紗的特點:長絲紗壹般具有良好的強度和均勻性,可制成線密度低的紗線,表面光滑,摩擦小,覆蓋能力差。單絲用於薄而透明的織物,如長襪和頭巾;復絲和撚絲廣泛用於絲綢。
四、按紡紗工藝分類:
1.精梳紗(分為精梳棉紗和精紡毛紗):精梳紗是通過精梳工藝紡成的紗線。與普梳紗相比,短絨和雜質少,纖維平直平行,條幹均勻,平滑性好,紗線細,多用於織造輕薄高檔織物。
2.梳理紗(分為普通棉紗和毛紗):梳理紗是未經精梳工藝紡成的紗線,纖維長度不均勻,纖維排列不均勻,表面毛羽多,紗線較粗。普通棉紗多用於織造中低檔織物,粗梳毛紗用於織造毛織物。
五、根據目的:
1.機織紗線:用於織造機織物的紗線。分為經紗和緯紗,經紗的強度和耐磨性較高,撚度較高,緯紗相對較低。
2.針織紗:用於編織針織物的紗線。要求細度均勻,接頭和細節粗糙少,手感柔軟(柔軟度和延伸性應滿足針織彎曲和成圈的要求),撚度略小於織造紗線的撚度。
3.縫紉線:用於縫制衣服、鞋帽、箱包等的紗線。
4.編織線:用於編織衣服和裝飾品的紗線。羊毛屬於這壹類,分為手工編織和機織兩種。
5.其他紗線:繡花線(用於手工和機器刺繡)和繩索線(用於繩索生產,要求高強度和耐腐蝕性)。
六、按紗線的撚度分:有正常撚紗(普通撚紗)、強撚紗、弱撚紗(低撚紗)和無撚紗。
七、按細度分類:
1,粗紗(粗支紗):32特以上的紗線。
2.中特紗(中號紗):21-31特的紗線。
3.細特紗(細支紗):11-20特紗。
4.特細紗線(特細支紗):10tex以下的紗線。
八、根據紗線的後處理:
1.絲光紗線:絲光棉紗。
2.燒毛紗線:已經燒毛的紗線。燒毛:用燃燒氣體或電加熱燃燒紗線表面的毛羽,使紗線變得光滑的過程稱為燒毛。
3.本色紗(又稱自然色紗):是壹種不經煮練、漂白或染色而保持纖維本色的紗線。
4.漂白紗:通過煮練和漂白制成的紗線。
5.染色紗線:通過煮練和染色制成的紗線。
紗線的性能和功能;
紗線的性能由纖維性能和紗線結構決定。紗線的結構特征和服用性能如下:
1.紗線的撚度:撚度是紡紗的目的之壹,撚度的多少是衡量紗線性能的重要指標,壹般用撚度來表示。
撚度是指紗線單位長度的圈數(即螺旋圈數)。單位長度因紗線品種而異,其計量單位可表示為“撚度/10厘米”或“撚度/米”。前者用於短纖維紗線,後者用於長絲紗線的撚度測量。
撚度影響紗線的強度、剛性、柔韌性、彈性和收縮率。隨著紗線撚度的增加,其強度增加,但撚度不能超過壹定值,否則其強度會下降,這稱為紗線的臨界撚度。不同原料紗線的臨界撚度不同。紗線的柔軟度、彈性和收縮率也與撚度密切相關。壹般來說,在滿足強度要求的前提下,紗線的撚度越小越好,因為撚度的增加會使紗線的手感變硬,彈性下降,收縮率增加,這就是為什麽長絲紗壹般盡量不加撚或少加撚的原因。
此外,撚度還影響紗線的體積、重量和直徑,加撚作用增加了紗線的緊密度。在壹定範圍內,紗線的容重隨著撚度的增加而增加,紗線的直徑隨著撚度的增加而減小,從而改變了織物的覆蓋性和舒適性。
總之,紗線撚度應根據不同的織物用途進行選擇。如果經紗需要具有高強度,撚度應較大;緯紗和針織紗應柔軟,撚度應較小;用於針織和機織起絨織物的紗線應具有較小的撚度以利於堆積;薄而挺括的縐織物要求光滑、挺括,紗線的撚度應較大。
2.紗線的撚向:加撚的撚回周期是有方向性的,稱為撚向,即加撚紗線中纖維的傾斜方向或加撚股中單根紗線的傾斜方向。
有兩種扭曲方向:Z扭曲和S扭曲。如果單紗中的纖維或合股紗中的單紗被加撚,其傾斜方向為從下到上、從右到左,則稱為S撚,也稱為右旋撚或右旋撚;如果傾斜方向是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叫做z形扭轉?也稱為左旋扭轉或左旋扭轉。
指定了扭曲方向的表達式。單紗可以表示為Z撚或S撚,但在實踐中,單紗通常表現為Z撚。由於股線的撚向可以與單紗的撚向相同或相反,因此有必要表示兩個撚向,因此可以寫成第壹個字母表示單紗的撚向,第二個字母表示股線的撚向,第二個字母表示雙撚股線,第三個字母表示重復撚向。例如,如果單紗為z撚,初始撚度為s撚,重復撚度為z撚,則撚向表示為ZSZ撚度。事實上,當股線的撚向與單紗的撚向相反時,對紗線的強度、光澤、手感等更好。,因此S型絞合是實際使用中最常見的絞合。
紗線的撚向對織物的外觀和手感有很大影響,合理利用撚向可以得到各種外觀理想的織物。例如,如果經紗和緯紗以不同的方向加撚,則織物的表面將壹致地反射光線,並且光澤會更好,織物將松散柔軟。然而,當幾根S撚和Z撚紗線交替排列時,織物可以產生隱藏的條紋和隱藏的格子效果,例如壹些粗花呢織物。當不同撚度的紗線撚在壹起形成織物時,會產生莫爾效應。
3.紗線的細度:細度用於表示纖維或紗線的粗細,是紗線最重要的指標。
?紗線細度的差異不僅反映了其用途的不同,而且在壹定程度上表明紡紗所用纖維的規格和質量不同。壹般來說,紡更細的紗線需要更高質量的纖維。
紗線細度可以用直接指標(直徑)和間接指標表示。但是,直徑和橫截面積等直接指標不方便測量,因此與橫截面積成比例的間接指標被廣泛使用。間接指標分為定長制和定重制。
(1)定長制:定長制是指壹定長度紗線的重量,數值越大紗線越粗。它的計量單位包括特克斯和旦尼爾。
特克斯(Tex)或特克斯(tex)是指在測定回潮率時長度為1000米的紗線的重量克數,也稱為特克斯。Nt =1000 G/L(其中L為纖維或紗線的長度米,G為規定回潮率時的重量克數)。
旦尼爾或旦尼爾是指在給定回潮率下9000米長紗線的重量克數,也稱為“旦尼爾”。Nden= 9000微克/升。旦尼爾壹般用來表示天然纖維絲或化學纖維長絲的細度。
?(2)重量制:重量制是指具有壹定重量的紗線的長度,該值越大,紗線越細。它的計量單位包括公制數字Nm和英制數字Ne。?
公制支數是指測定回潮率時壹克紗線或纖維的長度。納米=升/克。目前,我國毛紡和毛型化纖純紗和混紡紗的粗細仍部分采用公制支數表示。
英制計數是指重量為1磅(454克)的棉紗有幾根840碼(1碼=0.9144米)長。ne = L/(GX 840)。英制是原棉紗粗細國家標準中規定的計量單位,現已被專用數字所取代。
在紗線細度指標的表述中,術語公用回潮率是反映紗線或纖維吸濕能力的指標。回潮率不同,紡織材料的重量也不同。為了消除回潮率不同造成的重量差異,滿足紡織材料貿易和檢驗的需要,國家對各種紡織材料的回潮率規定了相應的標準,稱為公共回潮率。它接近於在標準溫度和濕度下測量的平衡回潮率。
紗線細度不僅影響服裝材料的厚度和重量,還影響其外觀風格和服用性能。紗線越細,編織的服裝材料越輕,織物手感越光滑,加工的服裝重量越輕,反之亦然。
紗線對織物外觀和性能的影響:
1.紗線對織物外觀的影響;
?長絲紗和短纖維紗:
1.長絲織物表面光滑、細膩、光亮。長絲紗的強度和耐磨性優於短纖維紗。
2.短纖紗有絨毛,其織物豐滿,比普通長絲紗更透氣透濕。
3.短纖紗的光澤不如長絲紗織物明亮。
4.短纖紗織物不如長絲紗織物輕。
?(2)梳理紗線和精梳紗線:
精梳棉紗的纖維多且平行平直,條幹均勻,紗線光滑,紗線細度細,相應的織物表面比普通精梳棉紗更潔凈光滑。
?(3)撚度對紗線性能和用途的影響:
1和撚度對光澤度的影響;
?(1)短纖紗:無撚時沒有光澤。隨著撚度的增加,光澤增加。當撚度達到壹定值(臨界點)時,光澤達到最大值。當撚度繼續增加時,光澤隨著撚度的增加而下降。
?(2)長絲紗:無撚時光澤最亮,隨著撚度的增加光澤逐漸減弱。由未加撚的長絲綢織成的絲綢光亮光滑。
2.撚度對起球的影響;
?(1)短纖紗表面有毛羽,撚度大,表面光滑,起球小。
?(2)起絨織物應具有較小的撚度,以利於堆積並使織物柔軟蓬松。
3.撚度對織物起皺的影響:使用強撚度可以獲得起皺效果。例如,真絲縐紗是壹種通過使用強撚編織而成的具有褶皺效果的織物。
4.撚度對強度的影響:紗線的撚度越大,纖維之間的抱合力越緊密,強度越高,但當撚度超過臨界值時,強度下降。
5.撚度對手感、吸濕性和保暖性的影響:
?(1)麻花大,手感硬,蓬松度小,爽口清涼。光滑感強的面料會有較大的撚度,例如夏天的喬其紗和其他薄面料。
?(2)撚度小,纖維間抱合力小,紗線松散,手感柔軟蓬松,吸濕性好,保暖性好。弱撚紗用於需要蓬松柔軟的面料,適用於冬季保暖服裝。仿毛面料采用低撚度紗線,增強羊毛造型感。
6.撚度對撚度收縮率的影響;
?(1)撚度:紗線加撚前後長度與加撚前長度之差的百分比。
?(2)撚度越大,紗線的撚縮率越大。
7.撚度對紗線延伸性的影響:撚度越大,延伸性越差。
8.撚度對染色和收縮的影響:撚度小的染料容易滲透到纖維中。強撚紗織物縮水率大,染色性差。
?(4)紗線撚向對織物外觀的影響:
由於不同撚向的紗線對光的反射不同,因此通過將經緯撚向與織物組織相匹配,可以織造出不同外觀的織物。
1,紗線撚向對織物光澤的影響;
?(1)在平紋組織織物中,當經紗和緯紗以不同方向加撚時,織物表面具有壹致的反光和良好的光澤。當經紗和緯紗采用相同的撚向時,織物的表面光澤較差。
?(2)在斜紋織物中,當經緯線的撚向與斜紋方向垂直時,織物紋路清晰。
?(3)當幾根S撚和Z撚紗線交替排列時,織物表面會產生隱條紋和隱格子效果。
(4)當S撚和Z撚紗線加撚在壹起,或不同撚度的紗線加撚在壹起形成織物時,表面會出現莫爾效應。
(5)利用強撚和撚向的配置,可織造出具有褶皺效果的織物。
2.紗線加撚方向對手感的影響:單紗和合股紗反方向加撚的手感比同方向加撚的手感柔軟。
?二、紗線對織物舒適性的影響:
?(1)對織物保暖性的影響:紗線結構越蓬松,能容納的靜態空氣越多,保暖性越好。
?(2)對織物接觸冷暖感的影響:表面蓬松的紗線織成的織物具有溫暖感,而表面光滑的紗線織成的織物具有強烈的冷感。
?(3)對織物粘感的影響:紗線表面有絨毛或毛圈的織物粘感弱;細而光滑的長絲紗織物具有很強的粘性。
第三,紗線對織物耐久性的影響:
?(A)紗線結構對織物強度的影響:
1,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用高強度紗線織成的織物的強度相應較高。
2.壹般來說,長絲紗的強度和耐磨性優於短纖維紗。
3.簡單紗線的強度大於復雜紗線的強度。
4.膨體紗的拉伸斷裂強度較小。
?(2)混紡紗的強度:混紡紗的強度總是低於其組分中性能良好的纖維的純紡強度。
(3)紗線結構對織物耐久性的影響:
1,無撚或弱撚長絲紗織物比短纖紗織物更容易勾絲和起球。
2.中等撚度的短纖紗耐久性最好。如果撚度太低,紗線容易解體,紗線容易使服裝表面起鉤、起球和起球;撚度過大時,由於內應力的增加,紗線的強度減弱。
3.花式紗織物比普通短纖紗織物強度低,容易起球和抽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