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給傑作下了定義嗎?
我個人認為《阿凡達》的故事太簡單了,以至於太簡單了。我不需要它從深層次“打動”我,但我希望它能在我需要觀眾情感參與的時候“煽動”我,讓我忘記自己在看電影,想跳進畫面和主角們壹起殺四方。從大的方面來說,《《阿凡達》》的劇情沖突設定是單純的善惡、黑白的對立;在各個陣營內部,同樣缺乏多樣性,仿佛兩塊鐵板在那裏相撞,陽剛氣息在那裏,但又有點傻。另外,這種單純的對立關系,最大的負面後果就是角色形象的單壹。本來我以為人類傭兵這邊應該會有不同意見,尤其是武將和行政首長之間,想法應該會略有不同,這樣會讓故事和人物更加立體,可惜沒有。整體來看,人類似乎是壞人,納維人是好人,壞人中好人(主角和他的朋友)的行動也是常見的例子;此外,每個字符組有壹個單壹的想法...這樣看來,這個故事也是壹個誠實乖巧的“羅伯特”;妳不妨想壹想:全誠能強於未央生的帥氣浪漫嗎?所謂“傑作”壹定不是誠實的(不知道“全誠實”和“未央生”名字的,請打電話給小學語文老師,強烈要求補課)。目前,關於《阿凡達》的故事有各種各樣的類比。我個人認為最合適的壹部有著相似框架卻從未被提及的電影應該是宮崎駿其人的《幽靈公主》:同樣是那部原本毫不相幹卻牽扯進兩部的電影。這類故事比《與狼共舞》更“青澀”,比《風中奇緣》更有社會群體背景,與《《阿凡達》》想要表達的內容基本壹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