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論語》全文增加了音標和解釋。

《論語》全文增加了音標和解釋。

先學後寫。

這段引文

雪兒是《論語》第壹篇的標題。《論語》中,壹般用第壹章的前兩三個字作為文章的標題。雪兒包括16個章節,涵蓋了很多方面。其中,重點是“我壹天自救三次”;“節約金錢,關愛他人,讓人民利用時間”;“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範疇。

原文

1.1孔子說(1):“學(2)而學(3),何不言(4)。”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們不知道(7),也不關心(8)。難道不是君子(9)嗎?"

給…作註解

(1)子:在中國古代,是對有地位有知識的人的尊稱,有時也稱之為男人。《論語》中“子曰”指孔子。

(2)學:孔子這裏所說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間習慣:周秦時期,“時間”壹詞作為副詞使用,表示“在某時”或“在適當的時候”。然而,朱在他的著作《論語》中將“時”解釋為“常”。“Xi”指的是練習、儀式和音樂;評論詩歌和書籍。也意味著復習,實習,實踐。

(4)說:聲yuè,帶著歡喜,快樂,幸福。

(5)有朋友:有壹本書叫《朋友和朋友》。老紙條上說,“同校之友”,也就是在同壹個老師手下學習的朋友,也就是誌同道合的人。

(6)音樂:與說話不同。老紙條上說,歡喜在心裏,歡喜在外。

(7)人不知道:這句話不完整,沒有說人不知道的事。缺少對象。壹般來說,知道就是了解。人不知道,就是別人不知道自己。

(8)顏:憤怒,憤懣。

(9)君子:《論語》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之人,有時指人。這裏指孔子理想中人格高尚的人。

翻譯

孔子說:“學完之後經常復習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家不理解我,我不反感也不生氣。不也是賢惠君子嗎?"

評論和分析

宋代著名學者朱對這壹章評價甚高,說它是“開悟之門,積德之基”。這壹章的這三句話大家都很熟悉。傳統的解釋是:學完之後經常復習練習,不開心嗎等等。三句話,壹個意思,而且句子前後沒有連貫性。但也有人認為這種解釋不符合原意,指出這裏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理論或命題;“時間”不能解釋為壹直,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義。“學”不是復習,是運用,引申為采納。而且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而是連貫的。這三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妳自己的理論被社會采納,會很開心;退壹步說,如果不被社會采納,但很多朋友認同我的理論,我也樂意來這裏討論問題;退壹步說,就算社會不采納,人們不理解我,我也不反感。這樣做難道不是君子嗎?(見《齊魯學刊》第6期,1986)這個解釋可以自圓其說,也有壹定的道理供讀者在理解本章內容時參考。

另外,在“人不知道,但不要著急”這句話的解釋中,有人認為“人不知道”後面沒有對象,那麽人不知道的是什麽呢?當時因為孔子有特定的環境說話,不需要說自己知道的,別人也能理解,卻給後人留下了壹個謎。有人說這句話是上壹句的延續。壹位遠方的朋友向我請教。我跟他說了,他還是不明白,但我沒有反感。這樣看來,“人不知道”就是“人不知道我在說什麽”這種解釋似乎有些牽強。

總之,這壹章提出了學習是壹種樂趣,使人不知,也不為之煩惱,體現了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註重修養,嚴於律己的思想。這些思想在《論語》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有助於理解第壹章的內容。

原文

1.2遊子(1)說:“他也孝順弟弟(2),而他容易得罪(3),臉皮厚(4);不容易犯錯誤,但是容易搞得壹塌糊塗,不在那裏(5)。君子商書(6)以道(7)為基礎。孝順也是壹個人的根本和(8)?”

給…作註解

(1)遊子:孔子的學生,姓遊,名若,比孔子小13歲,小33歲。後者更可信。在《論語》中,記載的孔子學生壹般稱為“子”,只有曾參和尤若才稱為“子”。所以很多人認為《論語》是曾參、尤若所寫。

(2)孝:孝,奴隸社會時期子女對父母的正確態度;兄弟,讀音和意思都和“Ti”壹樣,就是弟弟對哥哥的正確態度。孝和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範。舊註說:父母行善是孝順,兄弟行善是兄弟。

(3)進攻:進攻,進攻,進攻。Up,指處於上位的人。

(4)鮮:音Xi m: n,意少。《論語》中的“鮮”字就是這麽用的。

(5)無是也:這是“無是也”的倒裝句類型。古漢語的句法有壹個規律。如果否定句的賓語是代詞,通常放在動詞之前。

(6)服務:服務、專註、承諾。本壹點也不。

(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中,道有多種含義。這裏的道是指孔子所提倡的仁,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體現。簡單來說,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8)仁: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也是壹種道德準則。為仁之本,就是以孝為仁之本。還有壹種解釋,古代的“仁”字就是“人”字,仁的基礎就是做人的基礎。

翻譯

壹個兒子說:“人們很少孝順父母,服從哥哥,喜歡得罪上層統治者。”。不喜歡得罪上層統治者,但也沒有喜歡造反的人。君子致力於根本之事,治國與做人的道理就確立了。孝順兄長是仁的本質!"

評論和分析

有人認為,人在家裏能孝順父母,服從兄弟,那麽在外面就能精忠報國,以孝為前提,以孝為目的。儒家認為,在家行孝,統治者內部就不會有“犯上作亂”;如果把孝道擴展到勞動人民身上,人民就會絕對服從,而不是造反,從而維護國家和社會的穩定。

這裏所說的孝是仁的基礎,對於讀者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和倫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時,周天子采用長子繼承制,其他嬪妃分封為諸侯,以下諸侯也是如此。整個社會的政治結構,從皇帝到諸侯再到大夫,都是建立在封建宗法血緣關系基礎上的,孝與孝的理論反映了當時宗法社會的道德要求。

孝道直接關系到社會穩定。孔子看到了這壹點,所以他所有的思想都是基於此。他從孝不會發生這壹點來解釋孝就是仁的根本道理。自春秋戰國以來,歷代封建統治者和文人都繼承了孔子的孝論,主張“以孝治天下”。漢朝就是壹個明顯的例子。他們把道德教育作為實施封建統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錮在儒家道統和倫理道德的枷鎖中,對老百姓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對中國整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孝道理論是為封建統治和宗法制度服務的。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分析和判斷,摒棄封建毒素,繼承其合理內容,充分發揮道德在社會穩定中應有的作用。

原文

1.3孔子說:巧言令色(1),鮮(2)仁。"

給…作註解

(1)巧言使色:朱註:“善言,善色,使外好看,盡說人話。”喬和淩都是指美女。但這裏應該解釋為假裝愉快。

(2)鮮:少的意思。

翻譯

孔子說:“妳說得好聽,裝得討人喜歡,這種人就沒什麽善心。”

評論和分析

上壹章已經指出,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現形式之壹是孝與善。這是對什麽是仁的正面解釋。在這壹章中,孔子仁學的對立面是修辭和修辭。儒家崇尚樸素,反對浮誇;我們提倡妳說話要小心,說話要先做好。我們反對說做就做,只說不做,停留在文字上。這說明孔子和儒家註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別強調人要言行壹致,切忌空談和表裏不壹。這種腳踏實地的態度和樸素的精神長期影響著中國人,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精髓。

原文

1.4曾子(1)說,“我在日本的三個省②就是我的身體。為別人出軌(3)?交友無信(4)?學不會嗎?”

給…作註解

(1):曾子生於公元前505年,姓曾(音shēn)。他出生在魯國,是被魯國所滅的山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聞名。據說他寫了《孝經》。

(2)三省:省(音xǐng)、檢、檢。三省有幾種解釋:壹是三檢;二是從三個方面查;三是多次檢查。其實在古代,有動作的動詞前加數字表示動作多,不壹定要認定為三次。

(3)忠:舊註曰:盡忠。在這裏,我們應該盡力而為。

(4)信:舊註曰:信者誠。相信誠實。人們被要求按照禮儀規則相互守信,以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5)不學而傳:傳,舊註曰:“師傳。老師自學的。學習和“邊學邊學”這個詞壹樣,指的是復習、練習、鍛煉等等。

翻譯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很多次。我有沒有盡力為別人做事?和朋友交往是誠實守信的嗎?老師教的妳復習了嗎?”

評論和分析

儒家非常重視個人道德修養,以塑造理想人格。本章所說的內省,是修身養性的基本方法。

春秋時期社會變化非常劇烈,反映在意識領域,就是人們的思想和信仰開始動搖,傳統觀念似乎在人們的思想中出現了危機。因此,曾參提出了“自省內追”的修養方法,不斷檢點自己的言行,使自己成為完美的理想人格。《論語》多次談到自省,要求孔子弟子自覺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糾正個人言行中的各種錯誤。這種內省式的道德修養方式在今天仍然值得學習,因為它特別強調修身的自覺性。

在這壹章中,曾子還提出了“忠”和“信”的範疇。忠誠的特點就是壹個字“盡力而為”,盡力而為,至死不渝。就像後來儒家說的“盡己所能,以忠報國”。“為他人不忠是指所有人,不是指君主。意思是幫助所有人,包括君主。因此,“忠”在先秦時期是壹個普遍的道德範疇,不僅僅用於君臣關系。至於“忠”字在漢代以後逐漸演變為“忠君”,既與儒家的忠義有關,也有重要的區別。“信任”有兩層含義,壹是信任,二是信用。它的內容是誠信,用來處理上下級和朋友之間的關系。字母尤其與言語有關,意思是說真話,守信用。這是壹個人壹生的基石。

原文

子曰:“道(1)為國千倍(2)。就敬事(3)而言,省錢愛人(4)使人適時(5)。”

給…作註解

(1)道:壹書作“導”,作動詞。這意味著治理。

(2)千騎之國:騎,以shèng之聲,意為車。這是指古代軍隊的基層單位。每乘壹輛四馬戰車,車上軍事人員3人,車旁人員72人,後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千車國是指擁有1000輛戰車的國家,也就是諸侯國。春秋時期戰爭頻繁,所以壹個國家的強弱是以車輛的多少來計算的。孔子時代,千騎之國已經不是大國了。

(3)對事物的尊重:尊重這個詞壹般用來表示個人的態度,特別是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要謹慎、專壹、盡責。

(4)情人:在古代,“人”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是指所有的人;狹義的“人”僅指士大夫以上的各階層人士。這裏的“人”和“人”是相對而言的,可見其用法是狹義的。

(5)使人抓緊時間:時間是指耕作時間。在古代,農業是人民的支柱,這意味著人民應該根據農時強制耕種和收獲。

翻譯

子曰:“治壹千載之國,當務之急是認真辦理國事,守信用,廉潔奉公,節約財政開支,關心官吏,使百姓不至於錯過農時。”

評論和分析

孔子這壹章說的主要是針對國家的統治者,講的是治國的基本原則。他講了三個方面,即要求統治者認真處理國家各方面事務,恪守信用;節約開支,關心官員;為人民服務要註意不要耽誤農時。這是治國安邦的基本點。

康有為說孔子的學說是“愛”,愛所有人。但本章所說的“愛人”並不是這個意思。他說的“人”不是普通人,而是官員和有地位的人;“人民”是人民,是被統治者的對象。可見“情人”並不愛所有人,只是愛統治集團中的人。“濟人愛人,使人適時”的思想是合理的,體現了孔子的社會思想。但這與“愛”與否無關。另壹方面,孔子在這裏為統治者治國安民出謀劃策。

魯迅先生曾指出:“孔子曾經規劃過壹個極好的治國方法,但都是為了人民,也就是權貴們設想的方法,為了人民自己,卻什麽都沒有。”(近代中國的孔子:桀驁庭二論)這是壹種站在人民立場上對孔子治國方略的看法。所以,還是挺犀利的。

原文

1.6孔子說:“弟子(1)進者孝(2),出者幼(3)。他們真誠於(4)而信,他們愛人(5),而他們對人善良(6),有余力(7),所以他們學會了寫字(8)。”

給…作註解

弟子(1):壹般來說有兩層意思:壹個是弟弟,壹個是兒子;第二指學生。這裏是壹種“弟子”。

(2)入:古代父子居異地,學在外。《禮記·內則》:“從男兒之序到之上,父子為異宮”。進就是進父宮,也就是進父宅,或者家裏。

(3)走出去:與“進入”相對,指走出去跟老師學習。做弟弟就是用弟弟對待老師,也可以指比自己大的人。

(4)真誠:很少有人稱之為真誠。

(5)□:音fàn,意思相同,含義廣泛。

(6)仁:仁即仁,有仁之人。

(7)有余力:就是有閑暇時間。

(8)文字:古代文學。主要有詩歌、書法、儀式、音樂等文化知識。

翻譯

孔子說:“弟子在父母面前,是孝順父母的;出門在外,要服從師長,言行謹慎,誠實守信,安分守己,廣泛愛每壹個人,親近有仁之人。這樣練完,如果還有余力,再去學習文學知識。”

評論和分析

本文第二章提到了孝道,本章再次提到。孔子要求弟子們致力於孝、信、愛群眾、善良,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如果他們還有閑暇時間和余力,就會用來學習古籍,增加文化知識。這說明孔子的教育是以德育為中心,重在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書本知識的學習是其次的。

孔子在辦學中,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壹位,文化學習只是第二位。事實上,歷史上任何壹個階級,無論是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教育都是為其政治服務的,特別註重學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現,把“道德”放在“知識”之前,這是階級的需要。他們就是想培養各種人才,滿足自己階層的要求。

原文

1.7夏紫(1)說:“賢賢(二)變色;父母能做到最好;事君,能致其身④;交朋友,說話算數。雖然我沒有學過,但我會稱之為學習。”

給…作註解

夏紫:孔子的學生,姓蔔,著名商人,,比孔子小44歲,生於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後,在魏國宣傳孔子的思想。

(2)獻獻:第壹個字“獻”作動詞,表示尊重。有德就是尊重有德的人。

(3)易:有兩種解釋;壹、變的意思,這句話是尊賢而變情欲;二是鄙視的意思,即重德輕女。

(4)對身體:表示“付出”和“盡力而為”。這意味著把妳的生命交給君主。

翻譯

夏紫說:“壹個人可以重視美德,而不是女人侍奉父母,盡心盡力;侍奉君主,能夠獻出生命;與朋友交流,誠實說話,守信用。這樣的人,雖然他自己說沒學過,但我必須說他學過。"

評論和分析

上壹章有壹句話,“有余力就去學文學。”。夏紫在這壹章中所說的實際上是前壹章的進壹步發展。夏紫認為,壹個人是否有知識主要取決於他的文化知識,而是取決於他是否能踐行傳統道德,如孝、忠、信。只要做到了後面這幾點,就算他說自己沒學過,也已經是壹個有道德修養的人了。因此,通過結合前壹章閱讀和分析本章,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教育註重德性的基本特征。

原文

1.8孔子說:“君子(1),不重則不驕(2);學習不紮實(3)。領主的忠誠(4)。沒有朋友的人不如自己;過了(7)就不要怕改(8)。”

給…作註解

(1)先生:這個詞貫穿本段始終,所以這裏應該有斷句。

(2)重量:莊重自持。

(3)學的不紮實:有兩種解釋:壹種是做的紮實,和上面那句話是連在壹起的。沒有莊嚴,就沒有威嚴,所學不紮實;二是認識紮實,就是人的知識和經驗少,不紮實也能學。

(4)忠:忠為主。

(5)無:傳之,意為“不要”。

(6)不如自己:壹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壹種解釋說:“不如自己的人,不像自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是如此。”將“如”解釋為“相似”。後壹種解釋更符合孔子的本意。

(7)過錯過重,過失。

(8)恐懼:聲丹、恐懼、恐懼。

翻譯

子曰:“君子,無莊嚴則無威嚴;學習可以讓人不閉塞;以忠厚為主,不要和與妳不同的人交朋友;如果妳犯了錯誤,不要害怕改正它。”

評論和分析

在這壹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應該具備的道德品質,主要包括莊重、認真學習、細心交友、過得去才能改變。作為壹個有理想人格的紳士,他應該從外表上給人壹種莊重、大方、端莊、深沈的形象,讓人覺得穩重可靠,可以信賴。他重視學習,不自我封閉,善於交友,會改正錯誤。上面提到的四個原則相當重要。作為壹個人格高尚的君子,對待錯誤和失誤,不畏懼,才是正確的態度。可以說,這壹思想閃耀著真理的光輝,體現了孔子理想的完美品德,對於學習和理解孔子的思想具有重要意義。

原文

1.9曾子說:“慎終(1),追遠(2),人之德重於厚。”

給…作註解

(1)謹慎到底:死就是終結。這裏指的是父母去世。舊紙條上寫著:小心翼翼到最後的人會悲傷。

(2)追遠:遠指祖先。舊紙條上寫著:追到遠方的人,獻上敬意。

翻譯

曾子說:“慎終父母之死,緬懷先人,自然會使人民越來越誠實。”

評論和分析

孔子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說“遠離鬼神”,就證明了這壹點。雖然他沒有提出人死後有所謂靈魂的觀點,但他非常重視葬禮儀式。在孔子的觀念裏,祭祀已經異化了,不僅是為了死者,而是作為壹個人孝道的延續和表達。通過祭祀,可以寄托和培養自己對父母和祖先的孝心。所以這壹章還是繼續深化“孝”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的內容。

儒家重視孝的道德,因為孝是忠誠的基礎。壹個不能孝順父母的人,也不可能忠於國家。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論語》中經常出現忠孝的道德觀念,說明儒家非常重視忠孝等倫理觀念,希望把人塑造成忠孝兼備的有教養的君子。這和春秋時期的宗法制度是兼容的。只要做到了忠孝,那麽社會和家庭就能穩定。

原文

1.10秦子(1)問子貢(2):孔子(3)至於國家(4),必聞其政,與之謀和,與之抑和(5)。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6)得之。主人想要什麽?有什麽特別的要求?”

給…作註解

(1):陳,姓。鄭玄在《論語》中提到他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仲尼列傳》中沒有這個人,所以說秦子不是孔子的學生。

(2)子貢:姓端木明慈,字子貢,愛國人士,比孔子小31歲,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20年。子貢口才好,孔子認為他可以當大國的宰相。據《史記》記載,子貢在衛國經商,家財萬貫,成為有名的商人。

(3)大師:這是壹個古老的尊稱,任何當過醫生的人都可以獲得。孔子曾經是魯國的統帥,所以他的學生稱他為“大師”。後來,它被用來稱呼老師。《論語》中提到的“孔子”,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稱呼。

(4)國:指當時分離出來的諸侯國。

(5)克制:表示選擇的文言連詞有“或”的意思。

(6)溫柔、善良、禮貌、節儉、退讓:字面意思是溫順、善良、尊重、節儉、謙卑。這是孔子弟子的贊美。

(7)語氣詞有“大概”或“或”的意思。

翻譯

秦子問子貢:“壹個老師到了壹個國家,總是聽到那個國家的政治事件。是他自己要的,還是君主給他的?”子貢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得到了這個資格(這個資格也可以說是獲得了),但是他所尋求的方法可能和別人的不壹樣嗎?"

評論和分析

本章通過秦子與子貢的對話,勾勒出孔子為人處世的性格。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國統治者的禮遇和推崇,就在於他溫和、善良、尊重、節儉、謙遜的道德品質。比如這五種道德品質中的“屈服”,在人格塑造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讓”就是在名譽和權力上把自己放在別人前面,在職責和義務上把自己放在別人前面。讓它用在外交上,比如國事訪問,也是符合客觀需要的重要條件。正是因為這種性格,孔子每到壹個國家,都受到各國君主的禮遇。孔子認為,爭強好勝,爭功成名就;贊功德,爭名利;贏不了就恨別人,貪圖名利,不符合退讓原則。由此可見,讓這個基本原則成為壹種社會風尚的價值在於,就人情而言,人只要謙虛,謙遜,就會學習別人的長處,學習別人的短處。前者能把人引向團結、親密、善良;後者有魅力,吃醋。兩者的社會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1.11孔子說:“父在此,故可觀其(1)誌;父親沒有,觀察他的行為②;三年(3)不改父(4)之道,可謂孝順。”

給…作註解

(1)齊:他指的是兒子,不是父親。

(2)行:音xìng,表示行為等。

(3)三年:不必太機械地理解古人提到的數字,只是說需要很長時間,不壹定只是三年。

(4)道:有時是壹般意義上的名詞。無論善惡善惡,都可以稱之為道。但更多的時候,它是壹個陽性名詞,表示好的、美好的事物。這意味著“合理的內容”。

翻譯

孔子說;“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他沒有獨立行動的權利),我們要觀察他的野心;他父親死後,我們應該審視他的行為;如果他長期不改變父親的合理部分,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了孝心。”

評論和分析

這壹章還是講“孝”,把“孝”字具體化。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只要思想不閉塞,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強壯、更健康、更聰明、更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自己,超越過去。如果我們超越了它,我們必須改變,所以我們的後代應該改變他們祖先的事情。‘三年不改父之道,是孝順’,當然是歌裏說的,這是退嬰的根本原因。"(“墳墓,我們現在怎麽當爸爸了”)

孔子在這壹章裏說,壹個人在父親去世後三年內不能改變父親制定的壹套規矩,這就是孝順。這樣的孝道其實是單方面強調兒子對父親的服從。如松的遺書說,如果妳不能改變妳父親的方式,即使妳很好,妳也不能盡孝。這樣,從父不改之道就成了最大的善,否則就是惡。這樣的判斷原則,正如魯迅所說,是扭曲的。歷史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觀念、言行不能總是停留在過去的水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人超越上壹代,這是歷史的必然。

原文

1.12有壹句孔子說:“禮(1)用,(2)貴。王之道(3)之前,斯裏蘭卡(4)很美。小的大的,都有問題。不禮而知和,不可行(5)。”

給…作註解

(1)禮:春秋時期,“禮”泛指奴隸社會的法律法規和道德規範。孔子的“禮”是指“周禮”,禮儀和儀式,也指人的道德規範。

(2)和諧:和諧與協調。

(3)前王之道:指堯、舜、禹、唐、文、吳、等古代帝王的治國之道。

(4) s:這個,這個意思。這裏指儀式,也指和。

翻譯

壹子曰:“禮之應用,以和為重。古代君主的治國之法在這裏彌足珍貴。但是,再大再小的事情,用和諧的方式去做,都是不可行的。(這是因為)為了和諧而和諧,不以禮控和諧,是行不通的。”

評論和分析

和諧是儒家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禮記·中庸》寫道:“壹切情誌、喜怒哀樂之中,中節為其和。”楊毓夫在《論語》中寫道:“節中之事,謂之和,不唯喜怒哀樂。”適合這個演講,演講合適,演講恰到好處。“孔子認為,禮儀的實施和運用應該以和諧為基礎。但凡事講和諧,或者為了和諧而和諧,不受禮儀約束,都是不可行的。也就是說,要遵守禮所規定的等級差別,彼此之間不能有不和。孔子在這壹章提出的這個觀點是有意義的。在奴隸社會,不同等級之間的區分和對立是非常嚴重的,它的界限根本不能錯亂。上壹級的人以自己的禮儀顯示自己的威望;下壹級的人是帶著恐懼聽話的。但到了春秋時期,這種社會關系開始瓦解,大臣殺夫、子殺父的現象屢見不鮮。對此,玉子提出了“和為貴”的理論,其目的是緩和不同等級之間的對立,使之不至於崩潰,穩定當時的社會秩序。

但從理論上來說,我們也覺得孔子在禮法運用上不僅強調和為貴,而且指出不能為了和而和,要以禮為和。可見孔子提倡的和諧不是無原則的,這是有道理的。

原文

1.13有壹句孔子說:“信(1)義(2),言可答(3);禮近於禮,遠於(4)恥;因為(5)沒有失去親人,他也可以住在(6)。”

給…作註解

(1)接近:接近和符合的意思。

(2)義:義是儒家的倫理範疇。意味著思想和行為符合壹定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禮”。

(3)復雜:實踐的意義。朱的《集註》說:繁,實用之言也。"

(4)遠:音yuàn,動詞,用於使其遠離,也可譯為避開。

(5)起因:依靠,依賴。都說寫作要以結婚為主題,但是從上下文來看好像有問題。

(6)教派:主觀可靠,壹般解釋為“尊重”似乎不妥。

翻譯

壹個兒子說:“信守諾言必須符合義,符合義的話才能實行;尊重要符合禮,這樣才能遠離羞恥;依靠可靠的人是值得尊重的。"

評論和分析

孔子的弟子遊子在本章所說的話,說明他們非常重視“信”和“禮”。“信”和“禮”都要以周禮為基礎。不符合禮者,絕不能言。如果說話,就不是“忠厚”的態度。千萬不要做任何不符合禮義的事,做了也不是“恭敬”的態度。這是待人接物的基本態度。

原文

1.14孔子說:“君子不思吃飽,不思安生。他對事物敏感,說話謹慎。至於(1),他是對的(2)和(3)。可以說他好學。”

給…作註解

(1) Just:接近並對齊。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