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壹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古老民族,它在過去有著輝煌的壹頁,而它過去的輝煌主要依靠漢字,或者說,它應該是從繁體字中壹個壹個流傳下來的。繁體字與歷史文化傳統緊密相連,不可分割。這種牢不可破的組合賦予了傳統漢字特殊的含義,這使它們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代名詞,象征著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國家的統壹,民族的團結和悠久燦爛的文化。
從字體的角度來看,復雜和簡單的明確區分始於1956年,在此之前主要是繁體,而大多數法文帖子都是在此之前制作的,因此法文帖子中編譯的字符自然主要是繁體。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人們在受到藝術熏陶的同時不自覺地傳承繁體字,以至於在書寫時也有意無意地書寫繁體字。本來,作為書法藝術的繁體字或筆畫不多的生僻字是無可非議的,因為此時他們往往更註重漢字的形式美,很少顧及其作為信息載體的意義表達。然而,在書法藝術的影響下,有些人盲目地用繁體中文寫壹些字,這是因為他們只知道模仿和臨摹,他們不區分不同場合的繁簡字的當前功能。
繁體字的現狀北京市中國應用語言學學會會長、中國國家語委原副主任陳章太告訴北京晨報記者,自2008年以來,聯合國決定對聯合國使用的繁體字和簡體字都使用簡體字。
1971年中國加入聯合國後,他全面推廣簡體字,將繁體字排除在外。聯合國關於國家語言文字的有關規定也規定,所有社區的語言文字應與語言文字起源國的現代語言文字保持壹致。
在臺灣省脫離聯合國之前,聯合國的所有中文文件都是繁體字。因為當時中國推廣簡體字有很多障礙和阻礙,所以聯合國壹直是繁簡不分。然而,近年來,由於中國政治和經濟實力的極大增強,幾乎所有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中文版本都趨於簡化。
現年100歲的中國大陸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指出,聯合國正準備將所有中文文件都改為簡體字,因為不必使用兩種字體。他說,如果使用簡體字,這證明簡體字的方向是正確的,並且得到了全世界大多數人的同意;同時也證明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世界上學習漢語的人數也在逐漸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簡體字將逐漸成為漢語的唯壹標準。
目前,中國臺灣省、香港、澳門和北美的華人社區使用繁體字,用戶數量約為3000萬。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東南亞的華人社區使用簡體中文字符,用戶超過13億。此外,日本和韓國也有壹些漢字,近年來還出現了簡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