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亞位於黃海丁字灣畔,距即墨市東北44公裏,現屬鳳城鎮管轄。它向東俯瞰大海,面對迎面而來的白馬島。西邊的山峰與後面的玉皇山密切相關。地勢險要,位置正好。它實際上是壹座古代海防要塞。因為對面的白馬島上有壹座雄偉的赭色懸崖,所以被稱為“熊亞千戶衛”或簡稱“熊亞府”。
元末明初,我國東南沿海屢遭倭寇侵擾,沿海居民深受其害。據清代同治版《即墨縣誌》記載:“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日軍入侵,即墨、諸城、萊陽沿海居民多被殺害。”因此,明朝政府選擇在東南沿海設立衛生所,以抵禦日本人的入侵,保護環境和人民。明初在即墨設立鰲山衛、熊亞和浮山。
當時,萊州府管轄範圍內沿海壹線有三個警衛隊、八個車站、七個檢查部門、十六個村莊和壹百四十二個碼頭。即墨的鰲山衛、浮山前千戶衛(今青島市南區浮山)和熊亞千戶衛都在其中。根據明代衛生所的人員配置,“每個衛生所前後約有5000個衛生所,有5600個衛生所,1120個衛生所,100個衛生所中有2個”(《史明兵制》)。事實上,鰲山衛管轄的右、前、後三千戶,以及守衛浮山和熊亞的兩千戶,有3000多名邊衛、京衛、城衛和屯田衛,以及50多名武官,如指揮官、指揮官、千戶、百戶和鎮衛,配備大型船只、哨船和鎮衛。沿著健康中心之間的海岸線有58個篝火碼頭。並分兵把守,如遇敵警,以烽火臺為信號相互支援,從而形成嚴密的防禦體系。
熊亞學院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3年)。城四四方方,墻兩面翻砌,中間用黃土壓實,有2公裏遠。城內有四個城門,門口上方有門樓。城市中的十字街貫穿城市的東西南北,街道寬敞,布局對稱。除了辦公室、官邸和兵營外,還有城隍廟、關帝廟、菩薩廟、玉皇廟、九廟、天齊廟和先農壇等宗教和祭祀場所。有2個世襲家族,2個世襲家族,5個世襲家族,252個春季守備部隊,365,438+09個秋季守備部隊,565,438+0個守備部隊,77個墾荒部隊。除了在日軍騷擾季節在海上巡邏和戰鬥外,守備隊還負責保衛首都和其他戰備任務。守城軍負責守城,負責守衛段村、王千、王家山、恭平、望山、青山、王飄漂山、北漸山、牛山、竹篙和白馬島的11碼頭和城堡。屯田軍負責管理分布在全縣8個墾區的近155公頃耕地。
當時,在熊亞管轄的軍營中,鳳城鎮的韓家屯是最大的。據《韓氏族譜》記載,明代韓氏始祖韓因隨永樂帝北伐有功,被封副千戶、飛將軍、軍略將軍等職,並在此定居。如今,鳳城鎮和田橫鎮的北、中、南三個韓家屯村是當年屯軍的墾區。據鳳城鎮彭家屯和金口鎮俞家屯的彭姓和俞姓族譜記載,彭姓和俞姓的祖先因在戰爭中建功立業而被評為當年熊亞的百家姓,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封地,並在那裏建村定居。目前,熊亞周邊的王家屯、蔣家屯、黃家屯、周家屯、柳樹屯和北前等鎮所轄的村莊都是熊亞管轄的軍營,這表明熊亞管轄範圍廣,海防重。
在明朝,魏的官職不受地方政府的控制。“它保衛著千家萬戶,不是來自魏,而是來自杜的辦公室。都護府都督,都督五軍都督”(《明史正史》)。清朝初期,朝廷減少了衛所的士兵數量,廢除了衛所長官的世襲制,僅在該部設置了1名軍官來管理駐軍。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熊亞學院與鰲山衛合並為即墨縣。但由於其位置險要,防禦森嚴,當時仍有1名巡邏軍官和1名將軍指揮官,以及30名馬步部隊駐紮在這裏。乾隆年間,熊亞檢查站遷至浮山縣海口。至此,這座擔負兩朝海防300多年的熊亞所城完成了歷史使命。隨著官兵的撤離,城市逐漸坍塌,甚至變成了壹個村莊,即鳳城鎮的南、北懸崖。
熊亞在歷史上為抵禦日本海盜和沿海地區發揮了積極作用,也為後人留下了歷史寫照。今天,昔日城市的雄偉外觀不復存在,但東西南北兩條筆直的街道仍然貫穿熊亞村。城東門和北門在乾隆年間已經倒塌,在村莊的東南部仍有城墻的遺跡。歷經近600年的風雨,城南門依然完好無損,門外有“奉恩”字樣,門內有“迎勛”字樣。西門的城門建築已不復存在,但其夯土磚結構的拱形門洞仍保留著原有的風格。門洞長12.5米,外入口高2.5米,內入口高3.5米,跨度2.5米。上面的石額上刻有“魏震”字樣,字跡仍然清晰,值得商榷。雄亞索城是山東省僅存的明代城堡式古建築群,被列為青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雄安索村西部的南、北嚴武兩個村莊也以該市武術場地的演變而命名。住在府的人大多是當年守城官兵的後代,如李、王、趙、韓、陸、陳等家族的祖先都曾在府當過千家萬戶。據研究所的《李家譜》記載:“李世居開封府縣。始祖李老豹,元代山東平章縣人。吳元年(公元1368年)加入明軍,後投降元軍何宗哲部,被囚禁並死於獄中,後被追授為榮祿大夫、左(壹等品)。二世祖李炎為武將(五品),三世祖李斌因在靖難之役中立功為武將,永樂二年被任命為熊亞千戶司,後被殺。第四祖李融和第九祖李毛鑫是世襲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