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香是白木香的含樹脂木材。)達芙妮家族的吉爾格。分布在廣東、上海、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平喘的功效。常用於胸脅脹痛、胃寒、嘔吐、呃逆、腎虛、氣虛、呼吸困難。味辛辣苦,性微溫。
喬木,5-15米高,樹皮深灰色,幾乎光滑,纖維堅韌;小枝圓柱形,縐,幼時被微柔毛,然後逐漸脫落,無毛或近無毛。?
2.檀香:檀香科檀香屬的心材。常綠小喬木,高6 ~ 9米,有寄生根。分布於印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中國和臺灣省也有栽培。全年均可恢復。檀香樹被稱為“金樹”,因為它幾乎充滿了寶藏。
將其切成小塊,去掉邊材(剩下的碎木也可以在制作檀香器皿時使用)。檀香也有重要的藥用價值。
3、麝香,中草藥的名稱。本品為麝雄性麝腺囊的分泌物。活麝取香:選擇3歲以上的成熟雄性麝,拴在麝取香臺上,腹部朝上。
調香師用左手固定麝香囊(香水腺囊),分離囊口。他右手拿著消毒過的香水勺子,慢慢插入。深度取決於麝香囊的大小,以防止麝香囊受損。插入後,輕輕轉動勺子,取出麝香,盛在盤子裏服用。
4.冰片是壹種鱗狀草,毛呈星形或盾形,木質部有樹脂。龍腦的樹脂和揮發油得到的結晶幾乎都是純右旋龍腦,龍腦的樹脂和揮發油含有多種萜類化合物。可用於閉經、頭暈目眩、眼睛腫痛、咽喉腫痛、瘡瘍腫痛、心絞痛。
擴展數據
中國使用天然香料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四大文明古國的發源地,最早使用香料的時間可以追溯到3000年到5000年前。在古代,在祭祀祠堂和天地之神的活動中,用香來燒祭品。
秦漢時期,在宮廷中熏香、戴香成為普遍現象。《漢·關彜》規定“尚持蘭以香,驅丹而去”,“含雞舌之氣,下奏事”,類似白領上班前噴香水,滿宮香雲。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的傳播使香火在貴族中更加普遍,文人開始寫關於香火的詩。這時出現了壹批治病的香方。到了南宋,香料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熏香配方和熏香造型更加豐富。
百度百科-中國四大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