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國英雄》的三大優勢
1,文化推廣,尋找失傳漢字
《漢字英雄》不同於現在的選秀,是壹檔調侃文化位的節目,以調侃鍵盤中失落的漢字為價值主張,意在關註傳統文化。這是《漢字英雄》在壹堆選秀節目中成功逆襲的最大優勢。
雖然參賽選手僅限於7-17歲的青少年,但很多都是接觸科技洪流的成年人。人們在每天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逐漸失去了另壹項基本技能。戲弄有文化的頭腦創造了新的媒體,而這些媒體讓文化所依賴的‘傳統技能’變得毫無意義。Neil Pozmann (1)現在看來調侃毫無意義,可能有些誇張,但毫無疑問,中國人寫作能力的弱化已經日益明顯。這個節目只是壹個喚起人們對漢字逐漸褪色的記憶的機會。
2.英雄輩出,打造頂級團隊。
(1)高級法官
節目除了全國播出,還有文化名人加盟。古典文化的傳播者,作詞作曲的高,中西智庫的學術流派,都是引領性的對漢字進行調侃的地方,讓觀眾在觀看的同時獲得很多內在的文化知識。
(2)頂級團隊
節目由壹個表演過很多優秀節目的團隊打造,比如好聲音,選秀節目等等。同時,馬東(原《挑戰主持人》導演,11春晚語言總監)擔任主持人和制作人。頂級的制作經驗和團隊理念保證了節目的質量。
(3)壹級階段
多屏舞臺構成了壹個虛幻的空間,很符合天文娛樂。對地面、立面、天花板十三宮的調侃看似簡單,但科技化的燈光和大屏幕為觀眾營造了壹種新興科技與古典文化融合的氛圍,讓人有被困在漢字魅力中的感覺。
3.多屏聯動實現實時互動
《漢字英雄》在愛奇藝、河南衛視、PPS同步播出,覆蓋電視、電腦、手機、Pad等多屏媒體。同時,手機用戶也可以體驗同名APP,互動分最高的適齡玩家也可以進入決戰現場。除了直播,節目官方微博還推出了微話題,如搞笑文化百科等,力圖搭建文化傳承平臺,打造新的互動模式。
二,漢字英雄的問題與不足
1,評價標準和賽制不好。
比賽主要看選手能不能寫出題目要求的漢字。但是,搞笑寫作場所和搞笑素養場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比如,人們寫不出來,不代表他們不知道。另外,對滑稽書寫場所的調查,並沒有建立漢字與其背後文化的關系。漢字的形、音、義缺壹不可。如果只研究文字,可能會導致音不準、意不清,無法真正理解漢字的內涵,這與節目文化傳承的理念相悖。
就賽制而言,初賽會根據選手年齡考慮節目難度。但在半決賽中,不同年齡段的選手需要經歷車輪PK,這無疑讓年齡較小的選手壓力倍增,比如小學生和高二學生的對決。所以年齡差距大造成的實力懸殊,讓節目賽制面臨人性化的問題。
3.草案的性質是突出的。
雖然節目搞笑秀文化的亮點在壹定程度上提升了當下節目的內容,但不能否認其表現形式是娛樂海選、煽情故事、評委點評。
不難發現,在《漢字英雄》的舞臺上,曾經出現過很多調侃輪椅男孩的煽情選手。除此之外,各種吸引人眼球的娛樂選手,比如唱歌跳舞,也充斥著每壹個節目。快板女王博爵,貓女劉冠文,都體現了節目的選秀特色。對於誓言挖掘自制節目新價值的節目來說,娛樂的煽情元素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沒必要刻意營造。
三,“中國英雄”引發的思考
1,漢字的調侃危機時代
隨著《漢字英雄》的熱播,人們忘詞的尷尬局面日益凸顯。零點指標數據[2]在12個城市進行的壹系列梳理中國人書法的調查顯示,近95%的被調查者(94.1%)表示自己已經忘記了自己的筆跡,其中26.8%的人經常這樣做,大多是因為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隨著電腦和手機的自動糾錯和快速輸入,人們在享受鍵盤為文字傳播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使用了六千多年的漢字的退化危機。
忘記漢字的代價是逐漸模糊的傳統文化和書寫習慣養成的思維方式,比如詩詞書法創作所需的專註力減弱。忘記個別漢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於漢字的使用環境及其所承載的深厚文化而逐漸喪失的漢語能力。說漢字是危險還是危言聳聽,還是言之過早。但是,改錯的出現,漢字的濫用,忘記寫字的新文盲地方的出現,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不能只記得鼠標而忘記了筆,漢字也不能淪為壹種戲弄世界遺產地的文明。
2.成年兒童
節目中壹個九歲的男孩引起了人們的註意。壹上臺,小大人就輪番逗大家笑。面對這種成年人的機械贊,評委們聲稱該幼稚的時候就應該幼稚。其實不僅有漢字英雄,還有目前各大舞臺上摩拳擦掌的青壯年。他們惡搞打扮時尚,表現明顯超越同齡人的純真。大多數觀眾壹笑置之,只有少數人脫穎而出。這種形象確實能帶來娛樂效果,但卻是以犧牲孩子的童真為代價的。
在競爭的時代,更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希望自己的女兒成功,然後給孩子灌輸成人的行為思想。但其實以孩子的心智和閱歷,是無法很好吸收的,所以我們看到節目中讓人哭笑不得的場景。
成年子女的出現,不僅與父母的期待有關,也與媒體內容的平等傳播有關。戲弄每壹個可以插在墻上的媒體,都有助於將孩子從童年有限的情感範圍中解放出來...有了符號和電子的奇跡,我們自己的孩子知道別人知道的壹切,好的壞的,兼收並蓄。[3]面對孩子守舊派的成熟表現,人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吸收媒體傳播的內容,在未來健康成長,是壹個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