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蓋公章的文件。唐元貞《敘詩送樂天書》:“因王公敢為所欲為,有的列兒孫自立,有的開導蠻夷自重,存廟封印,甚至阻礙聖旨,視壹處為壹室,罰殺為仆畜。”(2)符號上使用的字符數。宋周覓《董祺野坡野話》:“人聚行刺,以手護腰,至死方休,印方寸,如玉,字刻,不詳,蓋自然文。”明代陶的《方舒亭》:“今朝有雨,余先生不談儒學,只問家世典故。雖然他回答了這些問題,但他可能無法詳細說明。最後,他問,“妳能做多少個人物印章?”說‘不’。”③。指符箓。明郎英《七修文稿·國事八解粥藥》:“自嘉靖二十年起,每年壹月,朝廷發粥二百石,丸六千粒,粥壹勺,自白三五,藥百丸,方子壹張。”《清史稿·始祖紀二》:“任旭,八泰賦傳而皇經。”
單詞分解
文字的解釋者→古代朝廷發布命令或招募士兵時使用的證件:虎符。傑夫阜新。符號:代表某物的符號。筆記。巧合:符合。言行壹致。道士畫的驅趕鬼神的圖形或線條:符咒。護身符。在古代,它被稱為吉祥的標誌:傅銳。傅瑩(篆書解釋)壹種漢字:大篆。小篆。篆書。篆書書寫篆字:篆額。印章常被用作篆書,所以它是公章的同義詞,也是對他人名字的尊稱:篆刻。照片印章。二次密封。臺灣印章。部首: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