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陜西出差,先到壹個很偏僻的鎮上,然後坐車去村裏。這條路不平,很難走。在盤山公路上閑逛,沒多久就暈車吐了。後來,我爬了兩座高山,過了壹條湍急的河流,走了壹個多小時,終於到了那個村子。
於是我開始拍照,壹群小朋友好奇地圍著我。該換電影了。我把壹個空的膠卷盒給了旁邊的壹個小朋友,她高興的其他小朋友都羨慕的四處看。看到小朋友喜歡,我給另壹個小朋友拆開了壹個膠卷盒,他的臉興奮的紅了。我翻遍書包,找了兩支圓珠筆給孩子們,讓更多的孩子眼巴巴地看著我的書包。真後悔沒多帶幾支筆。我拉著壹個穿紅色碎花上衣的女孩,問:“她叫什麽名字?”“小崔。”“有漫畫書嗎?”“沒有。”他旁邊的男孩說,“學校裏只有校長有字典。”“我姐回北京給妳寄了壹本漫畫書,裏面有壹個貓和老鼠打架,小鴨變成天鵝的故事。”他們聽的時候眼睛都直了。
我拿出筆記本說:“寫個地址。”“陜西省X縣李莊小學……”“誰來收?”“我妹妹識字,她接受了。”壹個大壹點的女生走過來說:“姐姐,寫李大翠。”“好吧。”
④從陜西轉到四川、青海。回到北京,我忙著寫報告,翻譯成英文,並舉行簡報會。壹晃就是兩個月。有壹天,我偶然翻到筆記本上的“李大翠”,突然想起了小村子裏的孩子們。我猶豫了壹下:“孩子們是不是早就忘了?就送過去吧,可能是在路上丟了,可能是被拿走了,根本到不了孩子手裏。”
第二天,我還是讓有孩子的同事帶了壹些舊書。每個人都非常熱情。沒幾天,我桌上就堆了幾十本書,各種各樣:治安官黑貓,邋遢大王,鼴鼠的故事,十萬個為什麽,如何預防近視,甚至還有壹本書,我長大了不尿床。呵呵,是壹個帶娃的媽媽給的。從家裏找了壹本《新華字典》,又去書店買了壹本《課外遊戲300例》,壹起寄過去。
當我幾乎忘記的時候,我收到了壹封來自莊莉的信:“妳好,北京姐姐。自從妳走了以後,村裏的娃娃每天都這麽說。我們經常去鎮上的郵局,告訴那裏的叔叔阿姨們,‘如果有北京來的信,壹定要收。這是我們的。等了兩個月,村裏的大人都笑話我們。北京的姐姐隨便說的,城裏人,嘿嘿,不守信用。我們不相信。我妹妹在筆記本上清楚地寫下了我們的地址。後來發了洪水,媽媽不讓我們進城。我偷偷帶了小翠,不過沒多遠。我花了半天時間才到達那裏。書到了怎麽辦?如果別人把我們帶走了呢?那天我們終於收到了。姐姐,妳知道我們有多幸福嗎?好幾層被化肥包著,幾十裏山路跑回來!晚上,村裏所有的娃娃都來到我家。小翠抱著壹本書睡覺,誰也搶不走。第二天到了學校,老師說建個‘圖書角’,讓我做管理員。看的人壹定要洗手,不要把手弄斷。這本書真的很美。我們已經記住了所有的故事,並把它們告訴了我的母親。"
後來陸續送了壹些書和文具。秋天來了,我收到了壹個沈甸甸的書包,莊莉的。裏面是棗,紅彤彤的,喜氣洋洋的,還附了壹張紙條:“妹子,隊長說今年最好的棗不準賣,送到北京。”我把棗給了捐書的同事,大家都說沒吃過這麽甜的棗。
從那時起,我明白了“壹諾千金”是什麽意思。(來自讀者,17,2005)
1.閱讀全文,用自己的話回答下列問題。(每道小題2分,4分。)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篇文章的故事:
(2)解釋“壹諾千金”的含義,應該是:
2.這篇文章的第壹段可以刪掉嗎?為什麽?(3分)
答:
3.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很催人淚下。妳看完第壹段最感動,妳被它感動。(3分)
4.下面壹段是從課文中摘錄的。它應該位於哪裏?為什麽?(4分)我望著窗外,眼眶濕潤了,想著那兩座高高的山,想著過橋的洪水,想著兩個孩子背著化肥袋裏的書走在泥濘的山路上的瘦弱身影。我為自己的猶豫感到羞愧——幸虧我發了,不然我永遠對不起孩子們。如果我傷了他們的心,我該怎麽做才能彌補?
回答:應該是段與段之間,因為。
5.如果我回家後真的忘記了對山村娃娃的承諾,妳是大翠還是小翠會怎麽想?請寫在下面。(3分)
答:
6.看完這篇文章,妳想對山村的孩子們說些什麽?寫在下面。(3分)
答案:(1)壹諾千金1,(1)我在北京的姐姐壹諾千金,給山村的孩子們送書。(每道小題2分,4分。意思可以)2、不可以。這段話之所以解釋“我”行走的艱難,是為下面的寫作做鋪墊:山村的閉塞與貧窮,孩子們的求知欲,孩子們背著書走山路的艱難。(3分。意思可以)3、⑤貧困山村孩子的求知欲精神(或者:⑤山村人淳樸真誠的性格)(65438+前空間0分,後空間2分,3分。)4、⑥是作者的心理活動,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兩個孩子在泥濘的山路上用肥料袋背著書的瘦弱身影”符合第6段;其中“我”的悔恨,為後來寫“我”和“陸續送壹些書和文具”做了鋪墊(《歸》1,《理》3,4分。“理”不需要統壹在文字上,只需要統壹在符號上)
5,可能有兩種理解:a .善解人意:可能是北京妹子工作忙,暫時忘了。我相信她會記得的;b .惡意:哼,城裏人,話就是不算數!.....(3分。只要是合理的)6。比如:a .山村的孩子,妳的求知欲讓我感動。b .山村的孩子,只要妳好好學習,壹定會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材。c .山村的孩子們,不僅北京的姐姐關心妳們,從今以後我也會關心妳們,更多的國家和社會都在關心妳們。.....(3分。答案不唯壹,只要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