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e-r模型是概念模型還是邏輯模型?

e-r模型是概念模型還是邏輯模型?

這是壹個概念模型

1.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

E-R圖主要由實體、屬性和連接三個要素組成。在E-R圖中,使用了以下四個基本圖形符號。

2.確定系統實體、屬性和聯系人。

利用系統分析階段建立的數據字典,對照數據流程圖,對系統中的數據項進行分類組織,確定系統中的實體、實體的屬性、標識實體的代碼以及實體之間的關系類型。

在數據字典中,“數據項”是基本的數據單元,壹般可以作為實體的屬性。數據結構、數據存儲和數據流都可以看作是實體,因為它們總是包含幾個數據項。作為壹個屬性,它必須是壹個不可分的數據項,也就是說,它不能包含其他屬性。

3.確定局部(子)E-R圖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畫出壹些實體聯系圖。

這些實體中帶下劃線的屬性可以作為實體代碼,這些實體之間有幾種關系:1: 1,L: n,M: n。

4.整合完整的(總)E-R圖

在每個局部(子)E-R圖完成後,它們應該被組合並集成為壹個完整的(總)E-R圖。在集成過程中,應註意以下幾點:

(1)消除不必要的冗余實體、屬性和連接。

(2)解決各個E-R圖之間的沖突。

(3)根據情況修改或重建E-R圖。

6.2.3邏輯結構設計

邏輯結構設計的任務是根據所選管理系統軟件支持的數據模型(層次、網絡、關系),將概念結構設計階段建立的基本E-R圖轉換成相應的邏輯模型。這種轉換應該符合關系數據模型的原則。

E-R圖到關系模型的轉換就是解決如何將實體之間的關系轉換成關系,並確定這些關系的屬性和編碼。這種轉換通常根據以下原則進行:

(1)實體轉化為關系時,實體的屬性就是關系的屬性,實體的編碼就是關系的編碼。

(2)聯系人也轉換為關系,聯系人的屬性和由聯系人連接的實體的代碼都轉換為關系的屬性,但是關系的代碼會根據聯系人的類型而變化。如果是:

1: 1,兩個實體的編碼都成為關系的候選編碼。

1: n連接,N端實體的代碼成為關系的代碼。

M: n連接,兩端的實體代碼組合成為關系的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