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導組織是植物中負責物質長距離運輸的主要組織,是植物中最復雜的系統。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和無機鹽通過運輸組織運輸到地上部分。葉片光合作用的產物通過運輸組織運輸到根、莖、花和果實。植物不同部位之間物質的頻繁再分配和轉移也要通過運輸組織來進行。
運輸組織分為兩種,壹種是木質部,主要運輸水分和溶解在其中的無機鹽;另壹個是韌皮部,主要運輸有機養分。
運輸組織:運輸組織是植物中運輸水分、無機鹽和營養物質的組織。其* * *特點是細胞長,往往上下相連,形成適合運輸的管道。
(1)管胞和導管:是專門將水和溶解在水中的無機營養物質自下而上運輸的運輸組織,存在於植物的木質部中。
1.氣管:氣管是蕨類植物和大多數裸子植物唯壹的輸水組織,也起著支撐作用。某些被子植物或被子植物的某些器官也有管胞,但不是主要的輸導組織。管胞狹長,末端尖而斜,末端不穿孔,細胞無生命,細胞壁木質化增厚形成凹坑,特別是梯狀凹坑和邊緣凹坑。管胞相互連接,成群聚集,靠紋孔(非加厚部分)運輸水分。所以液體流動的速度較慢,是壹種原始的運輸組織。
2.導管:導管是被子植物最重要的輸水組織,少數裸子植物如麻黃也有導管。導管由許多縱向的管狀細胞連接而成,每個管狀細胞稱為壹個導管分子。導管分子的側視圖與管胞非常相似,但其上下兩端往往不像管胞那樣呈錐形和傾斜狀,連接處的橫壁往往穿入壹個大的穿孔,因此輸導水分的功能比管胞快得多。壹般細胞壁實質上增厚,產生不同的紋理或紋孔,如環狀、線狀、梯狀、網狀、單紋紋孔和具邊緣紋孔的導管。
環狀導管:加厚部分呈環狀,導管直徑較小,存在於植物的幼嫩器官中。
螺紋導管:加厚部分呈螺旋狀,導管直徑壹般較小,多見於植物的嫩器官。
梯形導管:加厚部分與非加厚部分之間的間隔為梯形,多存在於生長器官中。
網狀導管:加厚部分呈網狀,網眼為未加厚的細胞壁,導管直徑較大,多存在於器官成熟部分。
紋孔導管:細胞壁大部分已加厚,未加厚部分為簡單的紋孔或邊緣紋孔。前者為單純小窩導管,後者為邊緣小窩導管。導管直徑較大,多存在於器官成熟部位。
浸潤體:浸潤體是由於導管附近的薄壁細胞通過導管壁的非增厚部分,連同其內含物如單寧、樹脂等侵入導管管腔而形成的。浸潤體的生產者降低了導管的液體滲透性,但對細菌的入侵有壹定的防腐作用。有填充物的木材更防水防潮。
(3)篩管和伴胞:是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營養物質輸送到植物其他部位的運輸組織,存在於植物的韌皮部。
1.篩管:篩管是由壹排長管狀的活細胞組成的,由它組成的每個細胞稱為篩管分子。篩管分子上下兩端的橫壁由纖維素不均勻加厚形成篩板,篩板上的許多小孔稱為篩孔。上下相鄰篩管分子的細胞質通過篩孔相互連接,形成運輸同化產物的通道。
胼胝質:冬季溫帶樹木在篩管篩板處產生壹種粘性碳水化合物叫胼胝質,堵塞篩孔形成胼胝質,使篩管分子失去功能,直到第二年春天,這種膠體被酶溶解,運輸功能恢復。
壹般篩管分子只能活壹兩年,所以在樹木增厚的過程中,舊的篩管會被新的篩管所取代,舊的篩管會被擠壓成腐朽的組織,但在多年生單子葉植物中,篩管可以長期行使其功能。
2.伴胞:位於篩管分子旁邊的長度幾乎相同、直徑較小的薄壁細胞。細胞質致密,細胞核明顯,含有多種酶。篩管的運輸功能與伴胞密切相關。伴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蕨類和裸子植物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