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羅伯特·麥基
經典。我覺得每個想寫劇本的人都應該認真讀壹讀這本書。我來回看了大概八遍。每看壹次都會有新的收獲,雖然也有不同的看法。不過,這本書還是很有價值的。無論是寫商業片還是藝術片,都可以打開思路,得到壹些啟示。
2.《電影劇本寫作的基礎》西德菲爾德
很有名,但是看到的時候很失望。我覺得太教條了《故事會》是開放的心態,而這本書,我覺得是束縛的心態,把編劇變成了八股文。但是很多小影視公司的老板在討論故事的時候,會用這本書的理論公式來設置故事,第壹個情節點應該轉多少分鐘,第二個情節點應該轉多少分鐘。我覺得這本書裏的公式,如果妳想寫壹個老生常談的故事,還是有用的。但如果妳有更高的誌向,就不要看這本書。這本書還有壹個續集:《影視劇編劇故障排除指南》,我也覺得沒用。不過有個導演朋友覺得還不錯,比這個好多了。
3、《理解電影》路易·賈內蒂
當我第壹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認為這是壹本經典。那時候新版還沒出來,舊版是從朋友那裏借來的,如獲至寶。後來我在北京到處找這本書,在海澱書城找到,馬上買了。前後看了很多遍,但是兩年後看到第五部的時候,覺得這本書太幼稚了。後來就沒見過了。比如有壹些關於構圖的介紹,上拍表示偉大,下拍表示謙卑。乍壹看,突然意識到原來是這樣的。但後來我漸漸不這麽想了。這是壹種傳統的表達方式。就像表現壹個人的痛苦,總喜歡安排在雨中散步。符號、符號、圖解都是沒有意義的,故事和結構才是王道。總之,這本書是壹個很好的入門,但當妳長大後,妳必須完全忘記這本書。
4.香港電影的秘密
經典。我也是先找朋友借的,想著以後想辦法找。我是看著香港電影長大的,因為我愛上了它們。雖然後來接觸了好萊塢電影和歐洲電影,發現原來電影的世界是那麽的開放,但是香港電影的情結從來沒有消失過。所以當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感到非常興奮。大衛·博德威爾對香港電影的分析精辟而精辟。令人欽佩。
5、《好萊塢的敘事方法》大衛·博德威爾
因為香港電影的秘密,我崇拜大衛·博德威爾,所以買了這本書。可惜翻譯的不是很好,很影響閱讀。而且我也不太同意大衛·博德威爾在這本書裏的觀點。我覺得他有時候太專註於技術了。只要是拍出來的,他都舉例子,但問題是有的電影好,有的電影沒那麽好。然後忽略內容,直接分析形式,感覺不太對。
6.電影旁白範錢球
看著它。是的。但感覺並不深刻,只是總結了電影中的壹些表達。但是妳在自己的電影裏看不到這些技巧嗎?
7.電影的力量霍華德·蘇伯
就像壹本字典,它講述了電影的許多觀點。有些很有見地。但也有很多平庸的。不過入門還是值得壹看的。
8.萊昂內爾的過去
萊昂內爾采訪集。萊昂內爾是我最喜歡的導演大師。買後兩天看了兩遍。有壹些很有價值的觀點,也有壹些關於他拍攝的小道消息。我個人只喜歡看觀點,不喜歡看八卦,但還是值得壹讀的。
9.“大師編劇班——編劇大師名作訪談”
對好萊塢和歐洲壹些受歡迎的編劇的采訪。買的時候特別激動。買回來的時候發現小道消息太多,觀點太少。我覺得沒多大意義,但是我壹個朋友覺得還可以。
10,電影音樂皮特·拉爾森
買的時候有點沖動。買回來的時候發現有《西北偏北》等幾部電影的樂譜分析。因為沒看懂工作人員,所以沒看懂。我搬家的時候,把它賣了。
11,《什麽是電影》巴贊
聽說巴贊的影評集很牛逼。不知道為什麽看了很多遍,就是看不下去。後來,我送給了我的朋友。
12,施拉德街上的施拉德
施羅德是《出租車司機》的編劇。因為他喜歡出租車司機,所以他買了這本書。但是因為他導演或者編劇的很多電影除了《出租車司機》沒有看過,所以我沒有看完。但是,關於編劇有壹句話很有價值,我還記得,雖然每把椅子的形狀不同,但它仍然是壹把椅子。這是我看這本書最大的收獲。
13,《導演作業》馬梅
課堂討論記錄,談談編劇和導演。很多人覺得寫得很好。看了三版,就不再讀了。他們認為這對他們沒有太大的啟發。
14,希區柯克和特呂弗的對話
希區柯克和特呂弗談到了他的手機,但仍然有太多關於拍攝的八卦。所以我看的時候,並不覺得很有啟發性。
15,《雕刻時光》塔爾科夫斯基
塔爾夫斯基談自己的電影,談自己對電影的看法。壹個導演朋友很喜歡很崇拜境界。於是買了看了三遍。但是因為個人口味問題,感覺收獲不大。因為對於塔爾夫斯基來說,他認為電影可以完全沒有故事,但我認為電影應該講故事。但這本書還是值得壹讀的。
16,光影大師,對話當代優秀攝影師
我對攝影不太了解,很多技術方面也不懂。但這本書絕對值得壹讀。
17,全球華人——李安
李安的采訪,看起來內容和《十年眠於壹場電影夢》差不多。這是壹個關於他拍電影的故事。有些想法很有價值。值得壹看。
18,導演電影:電影導演的藝術
許多好萊塢導演對電影的看法。經典。非常有價值。
19,《電影寫作劄記》布列松
布列松談自己對電影的看法。第壹次看這本小冊子,沒什麽感覺。第二次看的時候發現真的很經典。雖然我不太喜歡布列松的電影,但是太晦澀了。但是這本關於他談電影的書,只是看了壹眼,就又看了壹眼。
20.“電影的意義”梅斯
我用巴贊的什麽是電影買的。區別在於什麽是電影?能看懂,就是看不懂。《電影的意義》這本書看不懂,讀不下去。我壹起送給朋友的。
21,“赫爾佐格論赫爾佐格”
每個想拍電影的人都應該看這本書。即使妳不喜歡電影,妳也應該讀這本書。赫爾佐格的經歷是傳奇的。看完之後,妳會充滿力量,發現:嗯!原來生活可以沒那麽簡單。非常經典的采訪,無論是電影還是生活。
22.黑澤明自傳
好像是“蛤蟆油”,我不確定。黑澤明的自傳《從童年到羅生門》。對於我來說,還是有太多的流言蜚語。但是還是可以看的。
23、《電影剪輯技巧》米勒/萊茨
關於電影、新聞短片和紀錄片剪輯技巧的書籍。看了三遍,技術上還是有用的。不過我總覺得關於剪輯,還是要多看電影,多自己剪,找感覺,而不是理論理論。
24.“影視導演”艾倫·阿莫爾
就像《知道電影》壹樣,剛開始覺得很好。後來覺得沒什麽用。當然入門是很有用的。
25.“我的第壹部電影”
科恩兄弟、阿莫多娃、李安等多位導演講述了他們是如何拍出第壹部電影的。對於想拍電影的人來說非常非常有用。
26.“我是如何制作電影的”山田洋司
我讀了從《世界電影雜誌》中選出來的幾章,覺得很有用。因為書太舊買不到了,所以我把整本書都抄了。可惜抄完之後發現精華在《世界電影雜誌》的章節選擇裏。但還是值得壹看的。這裏面有很多創作方法。
再補充壹本書,電影編劇新論。雖然也是教條主義,但壹開始對我很有幫助。當妳完全不知道怎麽寫劇本的時候,好萊塢經典的戲劇方法至少可以給妳壹個明確的方向。
但是,書讀多了,就容易局限於理論,束縛思想。當妳理解了基本的故事概念和邏輯,就不用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