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拼音:dūn,duì)是《漢語通用規範》中的壹級詞(常用詞)。基本含義:1,善良正直;2.真誠;3.監督;4.姓氏。
用作座位的石塊
基本含義(詞義):
1,土堆:土~。
2、又厚又厚的木材、石材等。;座位:橋~。蔬菜~(切菜的鐵砧器具)樹~。
3、量詞,用於叢生或幾株在壹起:1 ~小米。柳樹~。
4、古代的“蹲便”。
筆畫順序:橫、豎、提、點、橫、豎、橫折、橫、橫撇/橫鉤、豎鉤、提、撇、橫、撇、按。
“敦”筆畫順序圖
古籍解讀:
傳統的,如夏侯惇。
誠實的
解讀1厚重、善良;誠意:敦厚|催促。
②鼓勵
③姓氏。
解釋這些單詞:
生氣了。小也。說到無論妳是誰?他們都會問問題。高峰。王石催促我。毛說。敦厚也。按心而厚。然而,那些誠實和真誠的人都是虛假和焦慮的。這個詞的原意受到質疑。所以,我很聽話。誰想看演講部?從。
詞源分析
組成:墩、墩、墩布、墩官、墩、墩木、墩座、墩鎖、墩堡、墩武生、墩坐、油墩、煙墩、鎖墩、樹墩、塔墩、石墩、邊墩、禮墩、墳墩、烽墩、高墩和錦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