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李白和孔子,誰的境界更高?

李白和孔子,誰的境界更高?

《涼談老子》第壹章(13~16):名可名,名不尋常(中西哲學傳統差異)。

名字是可以命名的,但那不是真名。

《涼談老子》第壹章(13)孔子居然用壹句話傷害了大詩人李白。1、

首先,我們要解決第壹個問題:

所以老子說“名可以是非常名”。

上壹節我們已經說了“道非凡”,通過三個層次討論了“只能接近真理,不能到達真理”。因為這三個層次都不靠譜:

第壹個層次是客觀世界不可靠。

第二個層面是人本身不靠譜。

第三個層次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不可靠。

事實上,還有第四個層次:

也就是說,即使客觀世界是可靠的,主觀的人是可靠的,我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也是可靠的,我們可以100%到達真理的彼岸,或者妳可以通過自己的實踐去認識和體會這個世界的真理。

那麽問題來了,怎麽表達呢?目前,我們人類只有三種表情:

首先是用詞,就是用通俗的說法說話。

二是運用語言,也就是俗稱的文字。

三是用沈默,通俗地說就是暗示,也可以叫眼神交流。

比如西周的暴君周厲王,性格剛愎自用,聽不進批評,就找了很多巫師充當間諜,在大街小巷偷聽人們的談話。任何膽敢談論國家大事的人都會被逮捕並立即處決。最後人們在路上遇到都不敢打招呼,只好“用眼睛看路”,用眼神交流。

2、

顯而易見:

“道可道,不可道”屬於言語表達;

“壹個名字可以被命名,但不尋常”,屬於書面表達。

可惜無數事實證明這兩種方法都不靠譜。所以,最好的表達其實是“沈默”,但我能用“沈默”來表達嗎?不能!因為當時沒有人能理解他的“無聲吶喊”。

孔子去拜訪他的時候才34歲,只能聽懂他說的話,不能聽懂他說的話。不然老子絕對不會拋下壹切眾生,騎著青牛西行離開函谷關隱居。

所以,不是每個好老師都像釋迦牟尼那麽幸運。開壇的時候,什麽都不用說。妳只需要摘壹朵花,就能從德高望重的葉佳那裏得到會心的微笑。從此佛教有了“無字,交心”的禪宗。

3、

後來孔子在晚年終於覺悟了,於是有壹天在課堂上,他還當著所有弟子的面說了壹句話:

“我要無語了。”

意思是:

“我不想再談了。”

結果所有的學生都沈默了,沒有壹個人在笑。反倒是子貢壹聽就哭了,於是問道:

“老師,妳不說話,我們怎麽上課錄音交流?”

孔子失望地擡起頭,嘆息道:

“天何話哉?四點出行,萬物生,天是什麽??"③

對!天堂什麽時候說話了?但四季依舊交替,萬物依舊生機,壹切不都是自然發生的嗎?其實孔子想表達的是,沒有神的話,我還能理解“天道”嗎?明白天意,為什麽不能理解我的沈默?

4、

恐怕孔子也沒有想到,壹千年後,他的話竟然間接傷害了唐代詩人李白。

據說李白30歲時,夜夜笙歌,天天喝酒。他喝醉後,經常壹呼五喝六,弄得自己懵懵懂懂的。結果有壹次半夜酒駕,騎著馬的鞭子,擾亂了當地常石(省參謀長)的車隊。所以李白的酒在十裏八鄉壹直是“知名”的。

後來新長史裴寬上任,李白決定為自己辯護。妳絕對想不到他寫的第壹句話是:

“當日子壹聲不吭地過去,壹切都會壹聲不吭地發生。白,擁擠,非天地,安全無字而知乎?”④

裴長時不可能不知道孔子的這個典故,所以這個開篇就相當於說:

我是李白,不是天空,也不是大地,而是壹個人,所以我不能沈默。妳們這些傻逼怎麽知道我李白是什麽樣的人?

但任何壹個正常人,恐怕都會有拔掉李白門牙的沖動。不過這個裴長時很大方,但是不會重用,也沒有對李白做過什麽。那李白為什麽借孔子之口自吹自擂呢?說到底,是因為沒有人能和他進行“無聲的交流”。

沒辦法,“沈默”是最高級的語言,壹般人壹輩子都聽不懂。

5、

正因為如此,老子不得不選擇前兩個不太好的表述:

“詞和詞。”

而且還特意提醒我們: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有名。”

這是他寫《道德經》的初衷。

好了,老子為什麽寫“名可名不可名”的問題解決了。下壹個問題是:“壹個名字可以被命名。這兩個“名字”是什麽意思?”我們將在下壹節討論它。

參考資料:

1,“普通話?《周漁商》

2.“五盞燈?第壹卷?七佛”

3.論語陽貨

4.李白《商安配昌史》。

《酷老子》第壹章(14)西方用了兩千年才到達東方哲學的起點?1、

好了,上壹節關於我為什麽寫“名可名不可名”的問題解決了。第二個問題是:

“壹個名字可以被命名”。這兩個“名字”到底是什麽意思?"

事實上,這並不難理解:

第壹個“名”是名詞,意為“名”。

第二個“名”是動詞,意思是“命名”。

但是,古人在創造“名”字的時候,有壹個很有意思的由來。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

“名字,自命不凡。從早到晚。晚上,鬼也來了。不相見,以口稱己。”

意思是在壹個月中壹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兩個人在狹窄的馬路上相遇,沒有路燈,看不清對方的臉。其中壹個不得不問:

“新來的人是誰?報名吧!”

對方只好回答:

"我是黑旋風李悝jy也!"

這就是“名”的由來,相當於自報家門。既然是“自命不凡”,說明“名”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名字和事物之間沒有本質的聯系,只是在特定空間、特定時間、特定條件下的對應關系。但是如果動物、植物、石頭除了人不會說話呢?

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為他們說話。

那麽,問題就來了,當我們給壹個事物命名的時候,是否符合事物的真實本質?

2、

例如,有這樣壹種生物:

兩條腿,有毛,會下蛋,會打鳴。我們給它們取名為“雞”。

但是在我們稱之為“雞”之後,雞的本來面目就變得模糊了,甚至縮小了。為什麽?因為當我們談到“雞”的時候,我們能想到的都是壹些雞的表面特征,比如“毛腿會下蛋,會打鳴”。其實這些特征只是我們通過自己的主觀意誌給“雞”貼上的“標簽”。

其實雞作為動物界的脊索類鳥類,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而且不管我們對雞的基因、品種、繁殖、發育、習性等等的研究有多深入和完整,有壹點是肯定的:

我們不可能從頭到尾全面、準確、100%的了解雞的壹切。

更重要的是,即使我們能完美地理解雞的壹切,也無法完美地表達出來。

3、

那麽我們該怎麽辦呢?有兩種方法:

第壹個是加法,提高語言描述的準確性。

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創造新的詞匯,這樣我們就可以更詳細、更透徹地理解和描述這個世界。

二是做減法,提高人類認識的全面性:

我們不需要創造什麽新詞,而是在現有語言的基礎上,通過教育和訓練,根除我們心中的偏見,讓我們不僅能看到浮在表面的“語言”,還能看透包裹在“語言”背後的“內涵”

用壹句話來概括就是:

加法——也就是讓語言數學化。

減法——就是讓語言詩意化。

那麽,哪種方法更好呢?

4、

事實上,對於東方文化,尤其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第二,做減法比較好。

所以中國壹直推崇的最好的表達方式就是文言文,講究簡潔。比如,歷史上有這樣壹個典故:

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有壹天和幾個同事出去玩。在路上,他看到壹匹受驚的馬踩著壹條狗,幾個人互相戲弄。這件事應該怎麽描述?

第壹個人說了十二個字:

“大道上躺著壹只狗,從馬蹄下逃出來,打死了它。”

第二個人想了很久,去了壹個字,說了十壹個字:

“馬邑當街,臥狗被殺。”

歐陽修哈哈大笑,說道:

“如果讓妳寫史書,恐怕壹萬卷也寫不完。”

這些同事問,這應該如何描述?歐陽修只說了六個字:

“艾瑪要殺安在濤的狗。①"

是的,歐陽修只用了六個字來形容壹部電影的動態超長鏡頭。雖然這個故事講的是寫歷史的方法,但我們可以從古代文人的思想中讀出壹個文化傳統:

字斟句酌,惜墨如金。

而這個傳統很早就開始了,從《周易》到《道德經》。中國的哲學家早就看到了“名”的局限性,所以在文字上強調“以小見大,窺壹斑而知全豹”。

正因為如此,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名家”之壹,如公孫龍、惠施等,能說會道,油腔滑調,但他們的哲學理論根本找不到在中國生根發芽的土壤,所以早就失傳了。

5、

但是,對西方人來說就不壹樣了。他們更喜歡第壹種:

就是補充。

尤其是17世紀啟蒙運動之後,歐洲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無數哲學家。但是,我們會發現壹個特點:

更著名和更有影響力的哲學家往往來自同壹個國家。

比如,我就列個清單:

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謝林、費爾巴哈、叔本華、尼采、馬克思、恩格斯、胡塞爾、雅斯貝爾斯、海德格爾等等。

是的,這些哲學家都是德國人,他們只是部分,而不是全部。那麽為什麽壹個小小的德國(國土面積僅相當於中國的雲南省)卻產生了占據世界近現代哲學史半壁江山的哲學家呢?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他們有自己的努力和天賦,但有壹個很重要的原因不容忽視,那就是:

德語是世界上大多數人公認的最細致、最準確、最嚴謹的語言。

有多準確?講壹個小故事來說明。

例如,康德寫了壹本名為《純粹理性批判》的書。剛出版時,壹位讀者來信抱怨道:“親愛的康德先生,妳知道妳的書有多難讀嗎?我的每壹個手指頭都會按住妳的壹個從句,結果十個手指頭都用光了,妳還沒看完壹句話!

我們可以想象壹下,三分鐘看不到句號是什麽感覺。我不能在三分鐘內讀完壹個句子。妳能告訴我世界上哪種語言能做到嗎?語文可以嗎?妳能用英語做它嗎?妳能用法語做它嗎?

甚至做不到!但是德語可以。

6、

然而,在這壹點上,我們會發現壹個問題。既然德語這麽精細,這麽精確,這麽嚴謹,是不是解決了人類最根本的問題?

答案是,沒有!

不僅沒有解決,反而隨著語言越來越準確,導致問題越來越多,分歧越來越大,於是哲學的流派越來越多。直到二十世紀前後,西方哲學才開始掉頭改變研究方向,開始研究語言本身的問題。

7、

眾所周知,西方哲學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個階段是本體論階段。

本體論階段,哲學家走出神話,開始懷疑生命,尋求世界的本源是什麽。

第二階段是認識論階段。

在認識論階段,哲學家又開始懷疑世界。因為他們意識到,最重要的不是追求世界的本源,而是追求如何理解這個本源。於是他創造了語言,發展了邏輯,積累了經驗,制造了各種科學機械和技術工具。

第三階段是語言哲學。

這時哲學家開始懷疑語言了!因為他們意識到,如果語言表達不夠準確,那麽前兩個階段的研究成果就毫無意義。所以學習語言,怎麽分析,怎麽表達,加減。

西方人經歷了這三個階段,從古希臘開始,2500多年。但在東方,早在2500年前,印度的釋迦牟尼就已經在菩提樹下走過,中國的老子也已經在周朝的圖書館裏走過。所以,中國不僅是馬克思所說的早熟的政治家,也是中國哲學中早熟的孩子。

所以哲學三階段的劃分只適合歐洲,不適合中國。

8、

值得壹提的是,在二十世紀前後,西方哲學終於發展到語言哲學的階段,但幾十年後又開始分裂,大致分為兩派:

壹派主張加法,通過邏輯構建壹種人工語言。

它首先萌芽於柏拉圖,然後在萊布尼茨的著作中破土而出,最後在現代羅素手中成熟。這個學派叫做邏輯經驗主義。

另壹派主張減法,通過研究還原日常語言的本義。

當然,西方沒有兩千年的土壤,後期維特根斯坦奠定了基礎,這就是所謂的日常語言哲學。

那麽,哪種方法更好呢?我們將在下壹節繼續解釋它。

參考資料:

1,馮夢龍《古今譚概觀?預訂馬和狗的事務

2.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第116節”

酷老子第壹章(15)東方哲學誕生在喜馬拉雅之巔?1、

正如我們在上壹節中所說,大約在20世紀,西方哲學最終發展成為語言哲學,然後分成兩個學派:

壹派主張加法,通過邏輯構建壹種人工語言。它首先萌芽於柏拉圖,然後在萊布尼茨的著作中破土而出,最後在現代羅素手中成熟。這個學派叫做邏輯經驗主義。

另壹派主張減法,通過研究還原日常語言的本義。當然,西方沒有兩千年的土壤,後期維特根斯坦奠定了基礎,這就是所謂的日常語言哲學。

然後,我們面臨壹個問題:

當我們無法完美地理解和表達世界的時候,是否應該加減“語言”?

這兩種方法雖然各有各的道理,但都各有利弊。但是,我個人認為:

在哲學的終極意義上,減法的境界大概更好。

因為減法比較難,甚至減到了最後,就要用“沈默”來表達了。事實上,維特根斯坦在《論邏輯哲學》的序言中說過壹句充滿東方智慧的名言:

“能談的都可以說清楚,不能談的都要保持沈默。”

什麽是“可談”?

所有關於自然科學的命題都可以說。

什麽是“不能說”?

生命、倫理、價值、情感、宗教、形而上學本體等...壹切能賦予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東西都是不可言說的,因為這些都超出了語言的範疇。

所以維特根斯坦認為:

“面對真正的哲學性的東西,我們應該選擇沈默。”

但壹定要註意,他的“沈默”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不問問題的沈默”,而是壹種更高級的表達。這也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除了“說”和“寫”之外的第三種表達方式。維特根斯坦的真實想法是:

把沈默說不出的東西“秀”出來。

2、

但遺憾的是,維特根斯坦的思想在當時的西方哲學界,包括他曾經的導師羅素,都是普遍無法理解的。值得壹提的是,他在這個戰俘營裏寫的《邏輯哲學論》,就是後來他在劍橋大學的博士論文。

更有意思的是,他在1929答辯畢業時,導師是羅素和摩爾(英國分析哲學創始人)。三個人隨便聊了幾句,拉塞爾和摩爾都有些尷尬。為什麽?因為他們都說看不懂維特根斯坦的論文。這時候,40歲的維特根斯坦微笑著走到他們面前,拍拍他們的肩膀說:

"別擔心,妳永遠也不會理解這些問題。"

當然最後的畢業答辯就是這樣幽默的通過了。後來的事實也證明,羅素並沒有理解維特根斯坦的核心思想。《論邏輯哲學》這本書是羅素出版的,他親自寫了序言。他在序言中很困惑地說:

既然妳維特根斯坦說真正哲學中的壹切都不能說,但同時妳又說可以顯示,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羅素坦率地承認,他讀這本書時“智力上不快樂”。題外話,維特根斯坦曾在壹封信中聲稱,他的邏輯哲學理論其實是兩本書,壹本是有文字的書面書,另壹本是沒有文字的不成文但隱含的書。無字天書是最重要的不可言說的東西,結果當代很多哲學家天天在教室裏侃侃而談。

很明顯,維特根斯坦的空談哲學家名單裏壹定有羅素。不知道羅素看到這封信會怎麽想。恐怕不僅僅是“智力不愉快”,而是“精神崩潰”。幸運的是,維特根斯坦的信從未公開過。

我們可以從這裏看到它。羅素雖然非常推崇佛教,但對佛教的文化內涵並沒有深刻的理解。但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維特根斯坦的“矛盾”根本不是問題。

比如“無話不談,心與心的交流”——眼神交流,這不就是中國禪宗自古以來的日常生活嗎?再比如“遇而不語,見而不語”——暗示溝通,這是中國自莊子以來的思想傳統。

所以,即使是像羅素這樣西方公認的天才哲學家,也很難理解“沈默”的最高表達。妳可以想象,我們中國的哲學如此先進,我們東方的哲學可以說是誕生在喜馬拉雅山之巔。

3、

同樣,如果我們從哲學的最高層面講:

即使是被西方哲學界譽為“天才中的天才,哲學家中的哲學家”的維特根斯坦,也沒有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最高峰,他的理論還在半山腰,尚未成熟。

晚年,他否定了自己的邏輯哲學。他終於意識到,語言和世界並不是壹壹對應的。語言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情境、人物身上代表著不同的意義,用精密的邏輯“組裝”出來的語言是無法解決哲學問題的。

他甚至醒來了:

哲學家試圖用邏輯語言描述世界,簡直是壹廂情願。其實所有的哲學問題都是源於人們對語言的誤解。哲學的任務是消除人們對語言的誤用,回到日常語言的軌道。

當然,他還沒來得及消除人們對語言的誤解,就在1951年被上帝從世界上淘汰了,享年62歲。不得不說,維特根斯坦還是很幼稚的。恢復日常語言就能解決所有哲學問題嗎?我們將在下壹節揭曉答案。

參考資料:

1,穆尼,當代分析哲學?第五章語言的界限”

2.“五盞燈?第7卷

3.莊子?田子芳

4.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第116節”

酷老子第壹章(16)睿智的釋迦牟尼連豬都不知道?1、

正如我們在上壹節提到的,維特根斯坦主張恢復日常語言的使用,從而解決了哲學困境。那麽,還原日常語言能解決所有哲學問題嗎?

答案是,沒有!

其實早在2500年前,老子和釋迦牟尼就已經給語言判了死刑。老子之所以說“名可以是非常名”,是為了說明:

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可以用文字來描述的,包括壹只雞,壹根草,壹塊石頭,哪怕是壹個字。

因為只要說出來,就會同時造成兩種結果:

壹個是描述不夠準確,壹個是理解不夠全面。

總而言之,說的或者寫的都不可能像360度攝像那麽完美,肯定有偏差。這壹點釋迦牟尼也深有體會。為了教育弟子,他經常用“沈默”的方法來暗示。

比如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有壹天在精舍打坐。中午,兩個屠夫擡著壹頭豬經過他身邊。

釋迦牟尼睜開眼睛,問道:

“這是什麽?”

當時很多弟子都僵在原地,我不敢相信這是從佛口中說出來的。其中壹個弟子聽到後,忍不住笑著說:

“佛家是有智慧的,豬都不知道。”①

這個笑弟子的意思是佛要有天文地理人事的全部知識。他怎麽會連豬都不認識?

釋迦牟尼回答說:

“問了才知道。”

這個禪宗公案壹直被解讀為釋迦牟尼敏感好學,不恥下問,是謙虛的表現。其實錯了!為什麽?因為除非釋迦牟尼29歲出宮,他可能沒見過豬,所以不知道,有道理。但是我們需要知道:

他到了三十五歲才在菩提樹下悟道,然後開始傳佛。中間隔了六七年。除了苦修,他還拜訪了很多名師,遊歷了很多地方。他怎麽可能沒見過豬呢?

所以這個故事應該是講釋迦牟尼第壹次利用這種特殊的“寂靜”來尋找知音,可惜當時大乘不在身邊。結果不是會心的微笑,而是埋著臉的冷笑。

2、

那麽請問:

為什麽釋迦牟尼不直接說“豬”的名字,而只說“這個”呢?

因為他知道,壹旦說出“豬”這個詞,就會立刻在人們的腦海中留下“笨、懶、胖”等許多豬的表面特征,而這是代代相傳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很少有人能逃脫古人的“思維慣性”。結果是:

人們完全忽略了“豬”的本來面目。

於是他想通過這種“指壹物而不言”的方式,引導弟子們改變思維,看清世界的本質。如果其中壹個弟子能回答“不知道”,那他就可能成為佛教中的第二個大乘。

3、

至此,我們應該知道:

當我們談論“豬”的時候,想到的豬並不是真正的豬。它只是我們主觀意識中的壹只豬,只是豬的壹些特征的集合。

所以斯賓諾莎有壹個非常著名的論斷:

“規定是否定的。②"

意思是只要我們定義了壹個事物,就等於同時否定了它的本質。為什麽?因為壹切可以定義的東西,都要用壹些表面的特征來定義。而如果用文字和邏輯來描述事物的真正本質,那就太復雜了,難以想象。用佛教的話說,叫“不可思議”,所以事物的本質是無法準確描述和定義的。

關鍵的壹點是:

我們人類的大腦只能通過邏輯來理解世界,邏輯只能通過語言來記錄和表達。

換句話說,我們別無選擇!我們只能通過那些被定義的表面特征去理解和想象世界上的壹切。那麽,當我們全心全意關註事物的表面特征時,是否能看到事物背後的本質?

答案是根本做不到!

我們的心理其實就像電影攝影機。如果妳聚焦在某個點上,這個點周圍的景物會自動模糊。就像我們欣賞壹幅畫的時候,如果妳專註於某壹幅畫,那麽妳就看不清全貌。

結果是:

我們會把局部誤認為整體,把片面性誤認為整體,把現象誤認為本質。

4、

所以從語言學上講,比如人、狗、牛羊、父母兄弟、仁義、禮智、山水、花鳥、歷史、化學、地理等。,甚至是文字本身。所有這些形形色色的概念上的“名字”都不是它們的本來面目。只是我們主觀上為它量身定做的壹件“禮服”。

我們不能說“名”就是名字本身,就像我們不能說“人的衣服”就是“人”。

語言給內容穿上了衣服,方便了對內容的理解,但也模糊了內容。佛教中至高無上的經典《金剛經》其實就是在闡述這個道理:

比如世界,也就是非世界,就是名世界。

妳什麽意思?如來語中的這個“世界”不是原初的世界,而是人們約定俗成的名義上的“世界”。所以,老子也提醒說:

“名字能起名字,很有名。”

參考資料:

1,“指的是月份記錄?第壹卷

2.斯賓諾莎書信集?第50封信”

3.金剛經?三十種產品

作者:紫霞狼,90後,夜如墨,月色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