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月光》是貝多芬什麽時候創作的?

《月光》是貝多芬什麽時候創作的?

貝多芬的奏鳴曲《月光》寫於1801年,當時他三十壹歲。這部作品是目前最受觀眾歡迎的鋼琴奏鳴曲之壹,它的文學標題也帶來了無盡的遐想。有人認為“月光”壹詞的來源是以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布將這首奏鳴曲第壹樂章的音樂比作費爾法克斯湖上的月光夜景而命名的。但是,也有人反對這種觀點。比如安·魯賓斯坦就認為《月光》這個名字與作品不符。他認為第壹樂章的音樂情緒是悲劇性的,與月光的意義完全相反。然而,“月光”這個名字壹直沿用至今,受到了最熱烈的尊重和喜愛。

貝多芬的作品總是植根於他生活的現實。現實中,他承受著所有的痛苦,享受著每壹份快樂,並在作品中表現出來。從1796到1800,貝多芬的耳病開始對他的影響越來越深。他的耳朵壹天到晚響個不停,好像內臟都在受罪,聽力越來越下降。他對自己的耳疾壹直保持沈默,直到1801,他悲傷地向好友韋格勒博士吐露,“我最高貴的部分,我的聽力,已經大大下降了。我們在壹起的時候,我覺得很多病都瞞著我;但是越來越糟糕了...會恢復嗎?我當然希望如此,但希望很渺茫;這種疾病無法治愈。我不得不過著悲慘的生活,躲避所有我愛的人,尤其是在這個貧窮自私的世界裏!..... "我們很容易從這些話中看出他內心深處的悲傷,但他是如此需要歡樂。當沒有歡樂時,他創造歡樂!就這樣,在1801,他戀愛了。雖然他不斷地戀愛,夢想著幸福,但幸福最後總是幻滅,讓他陷入痛苦的煎熬,但他還是壹次又壹次地戀愛。《月光奏鳴曲》是他對這段愛情的心理體驗。他創作了這部作品,並獻給了他當時的愛人凱莉·艾泰夫人。正是在這種復雜的痛苦經歷和激烈的內心矛盾沖突中,在對愛情的期待和失望中,誕生了這部偉大的作品。

1800是貝多芬思想和創作日趨成熟的時期。他了解了法國大革命的情況,接觸了法國大革命的音樂。此時,他的創作風格已經拋棄了早期奏鳴曲中陳舊僵化的條條框框,追求崇高的理想和新的表現手法、形式的完美和內容的深刻,強調形式從屬於內容。《月光奏鳴曲》也是形式服從內容這壹美學思想的最好例證。正是基於這種美學思想,他在奏鳴曲中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成為他在音樂史上最重要的貢獻。比如它打破了舊的三個樂章的奏鳴曲式:快-慢-快。在這首樂曲中,第壹樂章不是快板,而是連續的慢板。它的所有音樂形式都成為表達真摯感情和表現戲劇性沖突的方式,其中充滿了現實主義的心理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