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屈原,司馬遷,陶淵明,哪壹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身體殘疾而意誌堅強的典範?試分別談談他們的主要經歷和成就。

屈原,司馬遷,陶淵明,哪壹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身體殘疾而意誌堅強的典範?試分別談談他們的主要經歷和成就。

司馬遷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身殘誌堅的典範。

司馬遷,西漢夏陽龍門人。夏陽,縣名,今韓城,龍門附近。所以司馬遷自稱“遷龍門”(《太史公序》)。龍門,龍門山,很有名。傳說大禹曾經在龍門開山治水。龍門山的南面是黃河。司馬遷的家就在黃河和龍門之間。有許多當地的名勝古跡。司馬遷從小就喜歡山水名勝,但也有機會聽到很多歷史傳說和故事。

司馬遷生卒年,沒有明確的歷史。根據王國維對太史公興年的考證,司馬遷生於漢景帝五年(公元前145年),卒於漢昭帝元年(公元前86年),享年60歲。據說司馬遷的家族是從唐虞傳到周的歷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錯是秦惠王伐蜀時的名將,司馬昌是秦始皇的鐵腕官員。到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也是漢武帝的官,他恢復了祖上的史官恒業。

司馬遷青年時代,“耕讀河山之孫”。司馬遷就嵌在這“山水帶”裏?NB021?在自然環境中長大(《韓城縣誌》序)的我,不僅受到了山川風雅的熏陶,也有了壹些民俗生活的體驗。

十歲時,司馬遷跟隨父親來到首都長安,拜師於老醫生傅生和大學者孔安國。家學淵源深厚,從名師教育和啟發誘導中受益匪淺。此時正值漢朝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張騫出使西域,衛青、霍去病剿滅匈奴,漢武帝建立樂府...;那也是司馬遷知識豐富,熱衷於在北京產生的時候。

二十歲左右,司馬遷開始出國旅行——“南遊江淮,赴會,探禹洞,刺探九疑,浮於元、項,北蓋文、司,談齊、魯之都,觀孔遺風,射鄒、伊、爾、昆、薛、於鄉,渡梁、楚回國。”回到長安後,成為皇帝近臣,隨漢武帝到平涼、崆峒,侍奉巴蜀,南至昆明。

元豐元年(110年前),漢武帝大巡崇禪,騎軍十八萬,旗數千。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壹位歷史學家。他本該去工作,卻死在了洛陽。司馬遷接受了父親的遺願,趕到泰山,參加了禪定,然後沿東海返回長安,繞過了塞外長城。?

元豐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馬遷三十八歲時,正式下詔修正史,有機會翻閱了漢朝朝廷藏有的全部書籍、檔案和各種史料。他壹邊整理史料,壹邊參加歷法修訂。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中國第壹部歷書《太初歷》成書,他開始撰寫史籍。

天漢二年(前99年),李陵出征匈奴,戰敗被俘。司馬遷為李陵說了幾句解釋的話,激怒了漢武帝,把他投進了監獄。第二年,漢武帝殺了李陵全家,判司馬遷宮刑。閹割是奇恥大辱,而且汙染祖先,所以要見見親朋好友。司馬遷在獄中受辱。“手牽著手,被木繩拴住,暴皮,被單子拴住,隱居在墻裏。這時候看到獄卒就先搶地,看到徒弟就著急。”(司馬遷《包仁舒安》)差點毀了他的壹生。但為了完成史記的書寫,他忍辱負重,茍且偷生,希望有機會。

太史元年(公元前96年),漢武帝改元朝,大赦天下。此時司馬遷50歲。出獄後,他成了壹名秘書。在別人眼裏,他可能是“養尊處優”,但他仍然專心致誌地寫他的書。直到該書完成於鄭和二年(91年前),* * *得130篇,52萬余字。

屈原

(339之前?~ top 278?)

楚人,戰國末期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先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壹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和清襄王三個時期,其主要活動在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是中國即將統壹的前夕。“秦皇橫,楚王豎。”屈出身名門,善於治亂辭令,早年深受器重,是的左土大夫。為了實現楚國統壹大業,屈原積極輔佐變法圖強,堅持聯合齊國對外抗秦,壹度使楚國富強。但由於屈原與楚國腐朽的貴族集團在內政外交上的尖銳矛盾,以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恨,屈原後來被小集團陷害,被楚懷王疏遠。

王懷十五年(前304年),張儀從秦到楚,以巨款賄賂晉商、子蘭、鄭袖等人為奸細,同時以“六百裏地獻商”欺騙王懷,導致齊楚斷交。上當受騙後,惱羞成怒,兩次出兵秦國,都被打敗。於是,屈原受命派遣壹位使者去齊國重建齊楚之間的友誼。又壹次,張儀從秦國到楚國瓦解齊楚聯盟,失敗了。二十四年,秦楚與黃刺結盟,楚完全被秦國擁抱。屈原也被逐出郢都,遷居北漢。

王懷三十年後,屈原回到了杜英。同年,秦約見武官,被秦扣留,最終死於秦。王祥登基後,繼續執行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在袁、項之間顛沛流離。清襄王二十壹年(公元前278年),秦將軍攻郢都無功,屈原憤而投汨羅江自盡,為政治理想而死。

工作

屈原的作品有《離騷》、《田文》、《九歌(11)》、《九章(9)》和《招魂》,共23篇。此外,《蔔居》和《漁父》是否為屈原所作,學界尚有爭議。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浪漫主義政治抒情詩。《田文》是古今少有的奇特詩篇。它連續向天問了172個問題,涉及天文、地理、文學、哲學等諸多領域,表現了詩人對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九歌》是壹套以民歌為基礎的祭祀神靈的音樂歌曲,詩中塑造了大量的神靈形象,其中大部分是情歌。

屈原的作品記錄了他對“美麗政治”理想的堅持和對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的鬥爭。他的“美政”理想在作品中有所體現,即“養才賦能,惟行而不相當”(《離騷》)。所謂“興才賦權”,就是選拔真正有才能的人治理國家,反對世俗事務,限制舊貴族對權力的壟斷,不論等級高低。他還以奴隸傅說、屠夫呂望和小販寧啟的歷史故事為例,說明不分身份選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謂“順繩而不蠻”,就是修法度,即法不貴,限制舊貴族的特權。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對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的尖銳反對,表達了他擺脫不良政治的進步要求,其最終目的是挽救祖國危亡,使楚國走上富強之路。與此相關,屈原的作品也深刻揭露了楚政治的黑暗、楚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現了他堅守“美政”理想、堅持節操、“九死不悔”的戰鬥精神;同時表明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獻身祖國的決心。屈原雖然被流放甚至流放,但他始終以祖國興亡、人民疾苦為念,希望楚王悔悟、努力,成為中興之主。他知道忠於誠實坦率會招致災難,但他總是“忍著卻不能放棄”;知道自己面臨諸多危險,在“用楚料”的時代,他本可以去他國尋找出路,但他卻不肯離開楚國。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和“與日月爭光”的人格與意誌。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壹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者,屈原熱愛祖國和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以及“與日月爭光”的崇高人格,激勵和哺育了千百年來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在民族危亡的時候。作為壹位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從集體唱和到個人原創的新時代,而且他的新詩風——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詩歌創作開辟了壹個新的天地。所以後人把《楚辭》和《詩經》合稱為《詩經》。“風”與“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也影響了漢賦的形成。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最受人民敬仰和愛戴的詩人。據《續齊·和誌》和《隋書地理》記載,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中國5月5日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起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壹,受到世維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陶淵明(365 ~ 427)是晉宋時期的詩人、詞家、散文家。壹個潛伏的、鮮明的人物,私人的寧靜的節日。旬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誕生。陶淵明出生在壹個沒落的官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以八州軍務都督兼靖江二州刺史傅為官,使長沙為縣令。陶淵明的祖父是太守,父親早逝,母親是東晉名士孟佳的女兒。陶淵明的壹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第壹期,太原十七年(392年)陶淵明28歲。由於父親早逝,他從十幾歲起就壹直生活貧困。第二期為官讀書,從太原十八年29歲到晉安皇帝伊Xi元年465,438+0歲。第三個時期,從晉安帝伊二年(406)至元嘉四年(427),為歸田時期。重返賽場後的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詩歌125首,其中四言詩9首,五言詩116首。他的四言詩不太好。他的五言詩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繼承和發展漢魏以來抒情傳統的詩歌,壹類是少有先例的山水田園詩。陶詩歌的藝術成就自唐代以來壹直受到推崇,甚至被奉為“詩之根本原則”。陶淵明逝世100多年後,蕭統收集其遺作,分門別類編目,編成《陶淵明集》8卷,並親自為傳記作序。後來,北齊楊秀芝在蕭本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其他版本的《五孝傳》和《四八序》,合序為《陶》10卷。楊本於隋末失序,為9卷。此後,其他書籍陸續出版,爭相湊夠10冊。北宋宋玉再版《陶謙集》10卷,是最早的陶詩出版物。以上書籍都沒有流傳下來。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版本是南宋到元初的幾個版本。主要有:曾集《詩賦》兩卷本,南宋邵熙三年本,有清代光緒片刻本;吉谷館有10冊,出版於南宋,印刷於清代。焦□集8卷,南宋刊本,有焦世明抄本。《漢魏七十二家集》今存5卷,即焦□翻宋本。此外,還有東坡先生和陶淵明的詩的宋版,蘇轍的大字文版的元版。對陶詩最早的註釋是南宋的唐漢。元代以後,對此書的註釋和評價與日俱增。元初李公煥《陶淵明集註》共10卷:叢書影印四冊。清代陶澍註釋《靖捷先生文集》10卷,有古籍出版社的兩次出版和排印。陶靜節日詩話中有“角樓系列”和“五層冰亭”,稱為“陶靜節日詩話”。